大学生创新创业教学模式建构研究——以鞍山师范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为例

2015-06-24 01:39王笑楠
亚太教育 2015年10期
关键词:大学生专业课堂教学

文/王笑楠

当下,人才竞争愈加激烈。唯有那些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能有立足之地,才能得到相应的发展空间。创新精神是当今人才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它能提升人的本质力量。创业则是人们为开创事业而进行的社会实践活动,它在创新意识的驱动下,逐步深化、发展。因而,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该帮助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业能力,从而提升社会竞争力。

一. 创新创业教育现状

本专业把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复合型应用人才,这符合学校的办学实际,也适应社会对该层次人才的需求。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之具有自主创业的能力,从而提升人才社会竞争力,这些都是人才培养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已经意识到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加入“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

目前,我校已开设“职业发展教育与就业创业指导”系列课程。我们肯定前期教学成果的同时,也发现了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①通识教育,缺乏专业性。在通识教育课程中,开设创业基础、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大学生就业指导等课程。该类别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树立创新、创业意识,培养自主就业、创业能力。但该类课程与专业课程教学相脱节,如何把专业知识转化为专业技能,从而服务于职业发展,该类课程不能予以专业性的指导。②教学形式单一,实践性差。由于受学时、班型等因素制约,该类课程基本以“讲授”的教学形式从宏观角度介绍创新、创业理论。课程缺少实践机会,从而制约了理论知识的转化,以致学生从课堂上并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指导。③学习态度较消极,教学效果不理想。很多学生对待该类课程态度较消极,以获得“学分”为唯一目的,对教学内容并不关心。虽然老师精心准备了教学案例,但是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课堂教学效果并不理想。④少数精英受益,而大众缺少体会。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是推进教学实训的有效途径,但这毕竟是少数精英参加的项目,大多数学生得不到训练的机会。这导致学生对课程失去兴趣,不愿主动寻找机会,参与创新创业实践活动。

二、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探索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有必要更新教育模式,探索出具有专业特色的创新创业教学体系。我们尝试把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充分发挥“两个课堂”的教学优势,促进专业理论知识与创新创业实践相融合。具体措施如下:

(一)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增设创新创业内容。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加入创新创业内容,具体做法如下:①开设专业创新创业课程,即以专业为依托,使学生明确专业定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明晰就业、创业方向;②在专业课程中融入创新、创业内容,即在专业课教学中,授课教师利用一定学时带领学生利用理论知识解决实践问题,使学生直观体会专业知识的社会转化过程。

(二)充分利用“两个课堂”,实现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多元化。“两个课堂”即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所谓“第一课堂”,是指以专业理论知识为主要讲授内容的课堂教学活动。在创新创业教育中,要抓住“第一课堂”的授课时间,在教学中讲授理论知识,引领学生探寻专业创新、创业方向。所谓“第二课堂”,是指课外教学活动和实践活动,是对第一课堂的有益补充。第一课堂使学生获取理论知识,但实践机会少,不能实现“知识的自动化”,为此,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课程集中实践和课外实践机会,使教学得以延伸,提高实践能力。

(三)授课形式多样化,增加实践环节。在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中,授课形式应多样化。在课堂教学中,适度使用“讲授”的教学形式,有利于理论知识的输入。为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可采用技能训练、调查体验、课程设计等形式,即采用“理论+实践”的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力和应用能力。

(四)教学中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主导,任课教师设计教学内容、选择教学形式,但必须以学生为中心,了解学生需要什么,如何教学才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积极参与教学,使教学达到预期效果。学生要积极参与课堂,消除“学分至上”的心理,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五)教学要分层次,普及教育和重点培养相结合。在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中,以各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为依托,鼓励学生积极申报并予以指导,使得参与者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得到锻炼。此外,采用课堂嵌入式教学方法,充分利用“两个课堂”为学生提供多层次实践机会。在训练项目设计上,要以学生为中心,根据专业特点和学生兴趣设置项目,力争每名学生都能参与其中。

三、结语

我们认为,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我们首先要理清思路,帮助学生回答两个问题:“我们能做什么”和“我们怎么做”。这就要求专业任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以专业知识为依托,紧密结合社会实际需求,设立相关可行性项目,在此过程中,让学生明白“我们能做什么”。此外,我们要充分发挥“两个课堂”的指导作用,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迁移,让学生明白“我们怎么做”。与此同时,我们要进行教学形式的改革,寻找适合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新模式。

[1]黄林楠、丁莉. 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探索[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 年第6 期.

[2]王丽娟、高志宏.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J]. 中国青年研究,2012 年(10).

[3]蔡慧. 高校创业教育三种模式[N]. 文汇报,2003 年9 月2 日

猜你喜欢
大学生专业课堂教学
专业降噪很简单!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大学生之歌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