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默对记忆的影响机制及其教育启示

2015-06-24 01:39车敬上蔡新华
亚太教育 2015年10期
关键词:注意力效应记忆

文/车敬上 蔡新华

一、前言

幽默效应指人对幽默材料的记忆好于非幽默材料。这种效应目前得到广泛的应用。在教学和演讲中,资深的讲师和演讲者都建议在演讲或教学过程中使用幽默,以加深观众对演讲或者课程内容的记忆;在广告行业,广告商通过幽默的广告来增加消费者对产品的印象;在娱乐界,演员通过幽默的表达形式增加观众对节目的喜爱程度。

那么,幽默效应的心理机制是怎样的?幽默效应对教育有何启示?文章将综合分析已有实证研究的结果,从记忆编码和记忆提取两个方面阐述幽默如何影响记忆,最后对教师如何运用幽默提升教学效果给出建议。

二、幽默对记忆的影响机制

(一)幽默影响记忆编码过程

1. 幽默提高唤醒状态

人在体验幽默时必然伴随情绪唤醒和生理唤醒,适当的唤醒可以提升人的能力。例如幽默时心率和呼吸率会增加,会使更多的氧气进入血液,使我们更有活力。幽默能促进内酚酞的释放,这种化学递质能让人体验到愉快的感觉,也会刺激脑的额叶,增加注意力和注意时间。脑成像研究也表明幽默激活了中脑腹侧被盖区,腹侧纹状体,以及与情绪和奖励加工相联系的脑区,这些脑区都是与记忆加工相关联的。

2. 幽默吸引注意力

不协调理论将不协调定义为我们对某事的感官知觉与我们的抽象知识或者概念存在不匹配或者冲突。我们解决了这种不匹配或者冲突就体验到幽默。根据这个理论,幽默材料中不协调项目所引起的新奇性会引起指向反应,使得幽默材料在认知过程中受到额外的注意,从而增加了对单个项目信息的存储。这个过程是自动化的,不需要运用有意策略,不占用其他认知加工资源。

3. 幽默促进对材料的深加工

在记忆获得时,对记忆材料加工越深,记忆效果越好。已有研究表明幽默材料会受到更深的加工。对比幽默材料与非幽默材料,幽默材料需要更多长时记忆中语义知识的激活,也就是说,要想理解幽默材料,就要在长时记忆中进行更多地搜索,这使幽默材料得到了更多的复述。此外,理解幽默材料本身就是一个问题解决过程,会得到精细加工或者优先存储,从而使得幽默材料具有记忆上的优势,这种优势是以减少对其它材料认知资源的分配为代价的。

(二)幽默影响记忆提取

基于提取的解释将记忆的提取看成是在众多存储的信息中进行检索的过程。它假设如果被检索集合中的所有项目共享一个特征,那么项目就很难被辨别出来,在记忆提取上也就不具有优势。相反,如果项目独享某个特征,那么在检索时就容易被辨别出来,在记忆提取上就占据优势。根据这个假设,幽默材料中的不协调项目具有新奇性、独享性,所以记忆提取时较容易被辨别。

三、幽默效应的教育启示

(一)用幽默调节课堂气氛,吸引注意、激发动机

在课堂上使用幽默可以调节课堂气氛,让大家感觉轻松,在轻松的环境中,学生的注意力得到提升,发散思维也会被促进。把幽默作为教学工具,还可以引导并维持学生的兴趣。研究已经证明幽默的老师所指导的学生倾向于学习更多内容。学生对授课风格幽默的教师所讲授的内容兴趣更大。在课堂上使用幽默吧,一个笑话就可以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

(二)幽默要与教学内容相关

记忆的幽默效应显示,人们对幽默信息记忆较好,是以损害对非幽默信息的记忆为代价的。在课堂上我们按照以下步骤使用幽默,会更有效地促进教学。首先,按照常规程序讲解一个概念;然后,用幽默来举例说明这个概念;最后,等学生的笑声平息后教师再解释一下材料。按照这个步骤使用幽默,可以提升学生的注意和动机,也加强对概念材料的记忆。

(三)使用幽默要考虑教学背景

使用幽默时要注意学生的特点和环境因素。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抽象思维发展还不是很好,他们对于幽默中所使用的讽刺、夸张或者扭曲可能造成混淆,可能会无意地学了不正确或者不准确的信息。而对于高年级的学生,使用与课堂内容相关的幽默会更有帮助。不能针对学生的无知、学生不恰当的行为或者不能领会讲课内容等制造幽默,这容易让学生产生恐惧、焦虑甚至是敌意。课堂上使用幽默不可过多,一次课三到四个幽默就可以发挥良好的效果。

四、小结

综上所述,幽默会影响记忆的编码和提取,幽默的材料会让人记忆更加深刻。在教学过程中将幽默与课程内容结合起来会带来潜在的好处,如释放压力、激发学习动机、促进思考、提升记忆等,但是在教育环境下使用幽默需谨慎,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和条件。

[1]Schmidt,S. R. (2002). “The humour effect:Differential processing and privileged retrieval.”Memory,10,127-138.

[2] Strick,M.,Holland,R. W.,Van Baaren,R.,and Van Knippenberg,A. (2010). “Humor in the eye tracker:attention capture and distraction from context cues.”J Gen Psychol,137 (1),37-48.

[3] Summerfelt,H.,Lippman,L.,and Hyman,I. E.,Jr.(2010). “The effect of humor on memory:constrained by the pun.”J Gen Psychol,137 (4),376-94.

猜你喜欢
注意力效应记忆
让注意力“飞”回来
铀对大型溞的急性毒性效应
懒马效应
“扬眼”APP:让注意力“变现”
记忆中的他们
应变效应及其应用
记忆翻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