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日本便当文化看日本儿童的食育教育

2015-06-24 01:39吕田
亚太教育 2015年10期
关键词:食材美学细节

文/吕田

一、日本儿童便当文化及其蕴涵的教育意义

饮食便当在日本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但便当的来源其实是中国,只是日本人对其进行了发挥和创造,后反传入中国,影响着我国国民的饮食习惯。便当,顾名思义是便携式实物,我国大部分将其称为“盒饭”,其制作方式是通过一个简单的木制或者塑料制外盒,将食物包装在其中,具体的食材选择和搭配由制作者自己决定。在江户时代便当饮食就已经风靡日本,不过那时的便当制作相对简单,通常是一些饭团加简单配菜。后来由于日本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便当的制作方式也五花八门,甚至出现了迎合专门主题的便当比如“赏花便当”,是专门为顾客观赏樱花而制作的。现在的日本,便当饮食已经成为其最大的饮食特色,而且由于学习和工作等原因,日本人通常在午餐时间选择便当,方便快捷而又营养健康。对于日本儿童而言,携带便当上学也已经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习惯。但是,便当虽然是一种就餐方式,却不仅仅停留在解决饥饿问题,事实上日本儿童便当蕴含着非常丰富的文化意义和教育意义。从制作到包装完工,日本便当鲜明地反映了日本文化中勤俭节约、尊重自然等美德,而这些细节对孩童的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日本便当文化与儿童教育的具体结合点

便当文化与儿童教育的相通点有点和中国佛家文化中的“平常心即道”理念相似,所谓穿衣吃饭,无非修行。日本妈妈正是知道这一点,从每一个便当制作的细节入手,对孩子进行文化教育。

(一)制作食材传达的节约意识

便当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就是重视食材选择,这与日本人注重细节的文化传统是一脉相承的。众所周知,日本由于地处海岛,资源匮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节约资源、珍惜资源的良好品质。在制作便当时,日本妈妈一般会把孩子叫到身边,跟他讲述今天便当的主要食材,以及从菜市场买到原材料的价格,具体到青菜多少钱一斤,豌豆多少钱一斤,日本妈妈就是用这样细致耐心的教学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引导他们珍惜来之不易的食物,常念物力维艰,培养他们的节约意识。

(二)食材搭配传达的营养意识

日本对蔬菜的种植过程有严格要求,这来源于他们文化中对自然的尊重和敬畏,这也是日本便当文化的重要部分,即尊重自然,也敬畏生命。日本人严格遵照蔬菜本身适宜的生长环境控制其生长过程,对食物的营养搭配也是一样,日本妈妈非常关注小孩子的身体健康,因此几乎每顿便当都会有合理的食物搭配。比如主食和副食的搭配,肉类和蔬菜的搭配,这就是为什么看到的日本便当总是五花八门的原因,他们的食材搭配非常丰富,其中一个层面就是为了均衡儿童的饮食营养,促进他们健康成长。而儿童在耳濡目染之中,也会自然而然地追求营养健康。

(三)食材颜色组合传达的自然和美学意识

一位日本文学家说过,日本表达爱的方式不是“我爱你”,而是“今晚的月亮很美”,可见日本人对于美学的追求和表达方式的含蓄。在便当文化中,家长也会借用食材颜色组合向孩子传达自然和美学意识。儿童时期是美学教育的启蒙时期,这个时期对孩子进行美学的相关教育能够唤醒他们内心对美的追求和渴望,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日本人长大以后注重细节和美感的原因所在。日本妈妈在制作便当时,会尽可能地选择易于搭配的食材,选择颜色相协调的食材,然后会戏谑地和小孩子进行交流,这实际上是一种美学教育。

(四)便当设计所传达的创造意识

日本是世界上最有创造力的国家之一,他们尊重传统,又会跟随时代发展进行观念和制造的创新。在便当文化中,这一点也得到了生动体现。在这一环节中,日本妈妈通常会让小孩参与到设计制作中来,让他们发挥创造力,制作出自己喜爱的便当,这一点对于培养小孩的创造意识是非常有帮助的,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锻炼小孩的动手能力。

(五)就餐要求所传达的独立意识

独立是大多数日本人的基本品质之一,与西方国家相比,日本文化更偏向于自律意识,这也是便当文化的重要特色。日本儿童在就餐时,有专门的就餐食堂,而且是在老师的指导之下进行的。幼儿教师会要求学生自己拿取碗筷,完成就餐将便当盒收拾好放回自己的小包。这些看似细节的东西却是最有效的教育方式,儿童在这其中能够培养自己的独立意识,这也就是为什么日本人长大以后独立而且坚强的原因所在,正因为他们对儿童日常教育非常重视,因此儿童在日复一日地熏陶中会逐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三、日本便当文化与儿童教育的融合对我国儿童教育的启示

从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日本儿童便当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饮食方式,更是一种“寓教于食”的教育方式,而且对小孩子的性格养成和人生发展意义重大。对比与我国的儿童教育,我们就能轻易地发现二者之间的差距。目前我国的儿童教育还远远不够,教育方式也过度地依赖幼稚园和小学等教育机构,家庭特别是日常对孩子的教育是非常薄弱的。家长往往忽视最容易对孩子产生教育意义的关键点,而一味地寄希望于学校教育,所以很多儿童容易滋生一些生活陋习。日本的便当食育教育告诉我们,生活的很多细节,都可以成为教育小孩的重要途径,而且往往比学校的文本教育和课堂教育更加具备生动性和现实性,能够给孩子最直接的教育指导。因此,日本便当文化对儿童教育的影响,的确值得我们深思。

四、结语

综上所述,日本便当文化与儿童教育及文化的形成密切相关,具体体现在制作食材传达的节约意识、食材搭配传达的营养意识、食材颜色组合传达的自然和美学意识、便当设计所传达的创造意识、就餐要求所传达的独立意识,从而为形成独立自主、坚强勇敢及节约环保意识强的文化氛围做铺垫。相比而言,我国的儿童教育应当更加注重家庭教育,特别是对生活细节的关注,应当在现实生活中对小孩进行耳濡目染,促进他们的人格养成。

[1]黄亚兰.浅谈学龄前儿童教育与行为发展 [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S2期

[2]谷贤林.国外儿童教育理论演进探略 [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05)

猜你喜欢
食材美学细节
仝仺美学馆
巧用食材铺“地锦”
盘中的意式美学
以细节取胜 Cambridge Audio AXR100/ FOCAL ARIA 906
每天吃20种食材 可能吗?
留心细节处处美——《收集东·收集西》
纯白美学
细节取胜
“妆”饰美学
链农:搞定食材采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