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汽车营销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分析及改革思路研究

2015-06-24 01:39冯学敏陈小刚向波
亚太教育 2015年10期
关键词:万州生产性顶岗

文/冯学敏 陈小刚 向波

引言

实践教学是高职院校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其教学的内容和场所,大致可概括为校内专业课程实践教学和校外顶岗生产性实践教学两大模块。校内实践教学主要是由专业课程教师布置任务,并指导学生在专业实训室或短期 (1-2周)外出调研提交报告完成。校外实践教学目前大多数院校采取的方式是毕业顶岗实习,或半年或一年集中到企业实习。校外实践教学因涉及地域、学校、企业、学生、家长等多方面因素,始终存在不少问题。如何解决学生在校外实践教学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直接影响着高职院校的学生培养质量。

1.现行校外实践教学模式的不足之处

本课题被选为2013年度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课题以重庆三峡职业学院农业机械与车辆工程系 (以下简称农车系)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 (以下简称汽服专业)作为教学研究对象。

目前汽服专业学生校外实践教学主要采取毕业顶岗实习模式,一般是安排在大三下学期,学生离校到企业实习,其余学期主要以在校授课及校内实训为主。分析并总结近几年的顶岗实习实施状况,发现汽服专业学生在现行顶岗实习模式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1 思想认识不够充分

大部分学生第一次正式到企业实习,企业和学校跨度较大,现实与理想差距较大,会产生种种不适情况,学生适应能力较差,到一个新环境实习,时间达半年甚至一年,放假时间少,突然没有了学校寒暑假的安排,会产生想家现象。加之不能适应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出现违反纪律,更可能中途离岗现象[1]。学生到企业工作后,与其它员工相比,难免会发现岗位与待遇有所差别,工作条件也不尽相同。这样,有的学生不从自身找原因,只从外界比较,觉得不公平,怨学校怨企业,进而产生失落感,工作期间若再出现失误,或者受到别人的批评与指责,就会产生负面消极影响。

1.2 实习质量得不到保障

企业考虑到自身的利益和生产安全等因素,对于新参加实习的同学,很少企业让学生直接参与到一线生产实践中,更多的是让学生参观一下生产车间,给老师傅跑腿打杂,或者从事一些简单重复的流水线作业,这些工作时间做久了后会对学生的积极性产生严重的打击,会使学生怀疑顶岗实习的真正目的,使实习的初衷发生偏离,实习质量无法保证。

1.3 学校监督不到位,实习评价形式主义严重

由于实习人数较多,单个单位人数需求有限,所以存在学生分散在大量不同单位实习的情况,而教师人数有限,不可能每个企业都分配教师驻厂监督,因此不可避免存在监管不到位的情况[2]。实习评价方面,是先由顶岗实习单位师傅,对学生顶岗实习期间业绩进行打分,再综合学生填写的实习日志、个人总结、学生平时表现的印象等各项内容,由校内实习指导教师评定成绩。但是,在评定过程中,成实习单位师傅和校内教师各自独立评分,相互之间沟通交流有限,评价流于形式,较难反应实习成果[3]。

1.4 实习时间有待商榷

大三下学期开始实习,有好处也有坏处。上完了所有专业课程,有了完整的知识体系,对实习岗位、整体流程的认识有了大局观;但同时许多学生早先学完的课程记忆不清、印象不深,不利于细节知识的把握和能力的形成。

2.校外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思路

2.1 改革思路

针对毕业顶岗实习出现的上述问题,本课题拟对现行校外实践教学模式进行部分改革。即在原有第六学期顶岗实习环节的基础上,增加学期中校外实践教学环节。具体为将第六学期部分实习任务分出来,从第三学期开始到第五学期,在每学期的教学中抽出1~2个月时间组织学生到校外合作企业开展生产性实训。

增设学期中的校外实践教学环节后,可弥补原毕业前顶岗实习模式的不足之处。在最后一学期毕业顶岗实习前,增加了3次1~2月的实习机会。这几次实习,可以加强学生的思想认识,认识到企业和学校之间的不同,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距,正视岗位的分配,正确对待工作中的挫折,增强学生的环境适应能力,及时把所学专业知识与工作岗位需求的能力融会贯通,学以致用,为最终的毕业顶岗实习及今后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此外,学期中顶岗实习时间短、实习集中,也利于学校指导老师的监管和指导。

2.2 改革可行性分析

学期中生产性实训的顺利实施,重点在于三个方面:第一,实习企业。学期中生产性实训时间较短,只有1~2个月,企业通常更愿意接收实习时间长、相对稳定的实习学生,是否有企业愿意接收我们的实习学生,是需要首选考虑的问题;第二,实习质量。即使有企业愿意接收我们的实习生,那么又如何保障实习质量,如何确保实习单位不会敷衍了事,让我们的实习学生走马观花、得过且过;第三,实习评价。即使实习质量得以保障,那又怎样正确合理的评价学生的实习成果,真正了解学生实习的效果,使实习评价不流于形式。

实习企业的选择,要依托万州汽车行业协会,要与行业协会紧密合作,进行人力资源、技术设备的互补,实现双赢。重庆三峡职业学院是万州汽车维修协会的副会长单位,负责汽车从业资格人员的培训。农车系与万州汽车行业协会的多家汽车4S店建立了合作关系,与帝威汽车、商社汽贸、百事达汽车、互邦公司、万友都城、中汽西南等多家实力强劲的汽车销售服务企业签订了校外顶岗实习协议。农车系领导与万州汽车维修行业协会关系密切,曾担任郑州日产汽车区域经理,东风本田汽车帝威特约销售服务店常务副总,长安福特汽车万州4S店总经理。综上所述,依托万州汽车行业协会,实习企业的选择能够顺利完成。

实习质量的保障,要校内实习老师与校外实习老师共同监督。考虑到学生对岗位的不了解,对工作流程的不熟悉,对知识能力运用的不到位,或多或少会对企业的工作效率、工作业绩和工作盈利造成影响,应适当给予企业一定的实习专项资金补偿,这样企业才可能把实习生与他们的员工一视同仁,认真培养学生的各方面素质。校内实习指导老师也应经常去实习企业,与学生、与校外指导教师沟通交流,监管和指导学生的实习。

实习评价体系,要不流于形式,不止口头和书面寥寥几句评语,要真正的对实习质量和实习成果做出有效评价。要把校外实习老师、校内实习老师、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等多种评价方式按权重综合起来,得出最后的评价结论。评价内容,要对思想政治素质、身体心理素质、专业理论基础、职业技能应用能力、组织沟通协调能力、团队合作创新能力、工作业绩等多项内容进行打分,合理评判实习生的工作能力。此外,也要加大反馈信息的汇总,要采集学生对实习企业、实习指导教师、实习质量等多方面信息的反馈,要采集实习企业对实习学生、学校、校内指导教师的反馈信息和改进措施。

3.结语

课题通过对原有校外实践教学模式不足之处的分析,提出了增设学期中校外生产性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思路,论证了学期中校外生产性实践教学的可行性。课题后续将以2012级汽服班为观察研究样本,对其学期中校外生产性实践教学进行跟踪调研,最终建立切实可行的校外实践教学模式模式和制度。

课题简介:本课题是重庆市2013年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立项课题,项目编号133310。

[1]吴建新.高职院校顶岗实习学生学业管理问题探讨 [J].职业圈,2007,(20).

[2]雠和芳,邓木生,粱洁婷.顶岗实习运行管理与实践探索[J].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马建富.高职学生顶岗实习评价体系的研究和实践 [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5)

猜你喜欢
万州生产性顶岗
少数民族传统医药知识生产性保护研究
我们万州人
煤矿工人生产性粉尘对身体健康影响的研究
基于生态的京津冀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探讨
重庆万州无公害蕹菜生产技术
新媒体时代的生产性受众浅析
基于现代学徒制下高职学校顶岗实习的安排与策划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
后三峡万州城市空间结构演变与重构
在顶岗实习中加强中职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