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安保检测线的布置方案研究

2015-06-24 23:10范祖庆陈小龙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5年23期
关键词:检测站汽车

范祖庆 陈小龙

摘要:汽车安保检测线应根据具体条件而设置,设计成功与否关键在于工位布局。工位布局的合理性不仅可以提高检测效率,也可以让检测工艺过程更科学合理化。面对新形势下的检测法规要求,对传统设计进行更科学合理的优化是安保检测线面临的问题。文章阐述了一种汽车安保检测线的布置方案,旨在提出一种工位设置上的优化建议。

关键词:汽车;安保检测线;布置方案;工位布局;检测站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P274 文章编号:1009-2374(2015)25-0019-02 DOI:10.13535/j.cnki.11-4406/n.2015.25.009

检测站按照功能分为安保检测、维修检测、综合检测三种类型,安保检测站是国家执法机构,它根据国家的条例法规,定期对在用车辆进行安全和环保方面的检测,保证汽车行驶的基本安全,并使污染排放达到法规要求。对检测结果出具书面的“合格”、“不合格”判定,按照新的法规要求安保检测站不承担维修任务,结束“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历史。随着计算机技术、传感技术、智能设备控制技术的快速发展,全自动检测线检测技术成为了现实,大大提高了检测精度和效率,如何科学合理地进行检测线布置,成为许多新站建设研究的关键,本文主要探讨安保检测线的建设研究。

安保检测线涉及检测内容主要为两类:一种是与行车安全相关的灯光、制动、侧滑等;另一种是与环保有关的尾气、噪声等。涉及的检测设备、检测工位较多,目前新建检测站主要采用按汽车性能检测项目进行工位布置设置。国标《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 7258-2012)对检测技术标准做了较为详细的阐述,指导思想是检测报告准确可靠,采用代表当前的检测技术、设备,布置方案的原则是:安全与效率并行,各检测工位不发生相互干涉,检测时间大致均等,提高检测效率,同时不得发生逆向引车操作,确保安全作业。

笔者最近的一个课题涉及到新站检测线的布置方案,该站安保检测线布置方案初步设计如图1所示。

此检测站目前的场地条件为:南北长90m、东西长40m,呈长方形区域,东边有沿墙河,西边靠主干道,综合考虑将检测线的一、二、三工位设在东边沿河,以利于排污和清扫,避免东边沿路汽车噪声的干扰,停车场安排在西边沿墙靠近进站路口,方便车辆进出,西南角单独设置尾气检测工位,旁边留有通道,以便返修车辆返检需要。

1 技术路线设计

进场检验→车速检验→轴重检验→制动检验→声级检验→灯光检验→侧滑检验→废气检验→出场。

这种技术路线与传统设计最大的不同是将废气检验作为最后项目,优点是经过前面的几个检验项目车辆完全预热完成,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由于车辆三元催化预热温度不够造成尾气检测超标的误判,提高了检测的通

过率。

2 工艺流程设计

上述工艺流程相比较传统的安全检测线多了一个工位——尾气,将一工位中的尾气检测项目单独拿出来作为最后一个独立工位,从以往检测过程中发现,尾气检测项目耗时较长,设置在工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效率,进厂车辆容易积压,同时基于尾气检测项目是环保检测的关键,响应环保部门对年审环保日益愈发严格的要求,也为后续尾气检测设备响应升级提供预留空间,而且第四工位可单独设计在一个独立区域,具备良好的通风条件和人员办公条件,改善尾气检测工位长久以来的空气污染重、噪声大条件差的格局,保护检测人员的健康。从2014年12月起,汽车检测站全新的机动车尾气检测法——简易工况法已投入使用,尾气检测需采用底盘测功机,检测车辆置于底盘测功机上,由测功机给车辆施加一定的载荷,让车辆按照一定的车速工况运行,模拟车辆实际行驶时的车况,排放状况更接近行驶时的真实水平,检测结果更精确、科学,所以无论是从检测法规、检测手段,还是办公环境上考虑,尾气检测工位的设置独立化都势在必行。

3 工位设计

3.1 预检工位

项目:整车装备及外观检视。

作为第一道检测工序,进行待检车辆基本检验、资料的登录、缴费等,外检是安检的前提,必不可少,为后续的安检提供基本的个体资料,为后续的安检提供基本的资料,设置在进口15米处,根据需要设置地沟,以便于检查汽车底部的基本情况,如外检关键项目检测不合格,不得进入内场上线检测。此工位一般不设置固定工段设备,主要仪器工具有底盘游动角度检测仪、拉力计、卷尺、轮胎花纹深度尺、轮胎气压表等。

3.2 一工位车速检测

项目:车速表误差。

设备:车速表检测仪。

车速表的检验是在滚筒上进行,速度较高,尾气排放污染突出,使用放在通风条件好的入口处。传统的尾气检测放在这个工位加大了污染,同时工位作业时间大大延长,不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单项目车速检测的另一个好处是不需要下车加装尾气装置,快速进入下一个项目,防止车辆的积压现象。这个工位考虑大车比小车要多设置一个浮筒,以便检测双联桥驱动汽车。

3.3 二工位轮重、制动检测

项目:轴荷、整车质量、制动力、制动平衡率、阻滞率、踏板制动力、制动协调时间等。

设备:轮重检测仪、制动试验台、制动踏板力计。

距车速检测台10米处设置,位于检测线中部区域。轮重和制动力的检测项目密切相关,所以放在一起,制动项目参数对下一工位侧滑有一定的影响,而侧滑检测参数不对制动检测结果产生影响,故两者有先后之分,二工位先检测制动。这个工位对于滚筒和轴荷检验台间距要充分考虑不同类型汽车检测时不干涉,如三联轴检测前轴制动时,确保中后桥不在轴荷检验台上,微型车检查时前后轴不能同时处于制动台和轴荷台上。还要考虑长客车、挂车检测后轴制动时,一工位能有空间检测同类型的车速项目,避免工位干涉。

3.4 三工位灯光、声级、侧滑检测

项目:前照灯发光强度、照射位置;喇叭声级;车轮侧滑量。

设备:侧滑检测台;灯光检测仪;声级计。

距制动检测台10米处设置,灯光、声级检测仪绑定在一起,采用自动检测仪自动检测,侧滑由于对车辆行驶的速度和轨迹有严格要求,故放在灯光检测后进行,距离灯光检测仪2.5米,做完可以直接开出检测线,进入单独尾气检测工位,节省场地空间。

3.5 四工位尾气检测

项目:尾气排放污染值(碳氢、氧化碳、氮氧化合物、碳烟等)。

设备:底盘测功机;废气分析仪;烟度计。

尾气检测单独设置一个独立区域的必要性前面已经阐述,相比于前面的检测项目,尾气检测无论从检测方法、设备上都一直与时俱进,不断升级,从笔者参与建站环评、验收上可以体会出这个项目在整个检测线的重要性,现在年审强制的绿色环保标志核发直接体现了此工位的重要性,设置独立区域便于作业人员的操作,因为采用的新检测方法必须根据电脑实时进行测试,驾车员需要和测试员全程沟通,独立区域的工位也为以后尾气检测升级改造提供空间条件。

上种检测线经过测试各工位停留时间大致相等、工位衔接合理,建站验收后从营业效果看较为成功。目前检测站都规划两条以上的检测线,将大车和小车检测区分开来,适用车型复杂、地区车辆较多的检测站,其工位设置与单线工位设置较为类同,主要区别在于检测设备不通,如悬架检测,在小车的相应工位设置上可以增减微调,将更需要有针对性的工位设计方案。

参考文献

[1] 王维志.汽车检测线设计与研究[J].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学报,2005,(4).

[2] 戴晓峰.浅析机动车检测站检测线工位布局技术要求[J].汽车与安全,2013,(6).

[3] 周健锋.浅谈汽车安全性能全自动检测线设计与技术要求[J].科技风,2013,(15).

[4] 蔡健.机动车综合性能检测站总体规划与设计的探讨[J].汽车维护与修理,2010,(10).

[5] 柴建山.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建设和工艺布局设计的若干要素[J].汽车维修与保养,2003,(10).

作者简介:范祖庆(1978-),男,江苏宜兴人,江阴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讲师,研究方向:车辆工程。

(责任编辑:周 琼)

猜你喜欢
检测站汽车
地下汽车检测站建设的约束条件分析
2019年8月汽车产销环比增长 同比仍呈下降
苏坊检测站“八一”建军节慰问军民共建单位
汽车们的喜怒哀乐
高职道桥专业检测站管理运行中发现的问题
河南省超限检测站四级联网系统研究
黄黄超限超载检测站机电系统关键技术探讨
会飞的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