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蚕丝与柞蚕丝混纺产品定量化学分析方法研究

2015-06-26 13:26熊小平周梅吴楠
中国纤检 2015年11期
关键词:氯化锌氯化钙甲酸

熊小平+周梅+吴楠

摘要

用甲酸/氯化锌法测定桑蚕丝与柞蚕丝混纺产品的纤维含量,考察不同溶解条件对混合物溶解程度的影响,选出最优溶解方案。在此条件下,检测结果与实际含量对应良好,且与FZ/T 40005—2009《桑/柞产品中桑蚕丝含量测定 化学法》中氯化钙/乙醇法相比,结果无显著差异,样品溶解时间缩短,溶解温度降低,可操作性增强,检测数据稳定可靠。

关键词:桑/柞蚕丝混纺产品;甲酸/氯化锌;氯化钙/乙醇;纤维含量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活舒适度的要求越来越高。桑蚕丝作为一种优良的天然纤维深受消费者喜爱。相对于桑蚕丝,柞蚕丝为野蚕产出,在其纤维的色泽、手感、舒适度和可纺性等方面都差于家蚕产出的桑蚕丝,其受欢迎的程度较小,但价格低廉。因此,市场上出现了以柞蚕丝冒充桑蚕丝的现象。其中,蚕丝被最为突出。

目前检测桑/柞蚕丝混纺产品使用的标准是FZ/T 40005—2009《桑/柞产品中桑蚕丝含量测定 化学法》。该标准中氯化钙/乙醇试剂配制复杂,试验所需温度较高,耗时长。在检测过程中发现,常温下,桑蚕丝在甲酸/氯化锌溶液中溶解效果较好,且柞蚕丝不溶于甲酸/氯化锌溶液。本文拟采用甲酸/氯化锌法测定桑/柞蚕丝混合物的纤维含量,考察不同溶解条件对混合物溶解程度的影响,并将试验结果与使用氯化钙/乙醇法溶解结果进行对比研究,为桑/柞产品中桑蚕丝含量的测定提供新的检测方法。

1 试验准备

1.1 试剂与仪器

主要试剂:甲酸/氯化锌,稀氨水,氯化钙/乙醇,石油醚(馏程为40℃~60℃)。

主要仪器:电热恒温水浴锅;真空抽气泵;快速烘箱,烘干温度为(105±3)℃;分析天平,精密度为0.1mg;干燥器,装有变色硅胶;具塞三角瓶,容量250mL;玻璃砂芯坩埚,容量30mL~40mL,微孔直径为90?m~150?m的烧结圆形过滤坩埚;称量瓶;温度计。

1.2 试剂配制

甲酸/氯化锌溶液:将20g无水氯化锌和68g无水甲酸加蒸馏水至100g。

稀氨水:取20mL氨水,用蒸馏水稀释至1L。

氯化钙/乙醇溶液:按无水氯化钙:无水乙醇:水为110g:120mL:140mL的比例配制,先将氯化钙溶于水,待冷却后再加入无水乙醇。

1.3 样品预处理

将样品放在索氏提取器中,用石油醚萃取1h,每小时循环6次,待试样中的石油醚挥发后,把样品浸入冷水中,浸泡1h,再在(65±5)℃的水中浸泡1h,并不时搅拌溶液,抽吸或离心脱水、晾干。

1.4 样品准备

从预处理的样品中称取试样,每个样品约1g,放入称量瓶中,把装有样品的称量瓶放入烘箱中,在105℃下烘干4个小时,然后取出放入干燥器,待冷取至室温后,称重。

2 试验方法

2.1 试验原理

由于柞蚕丝的丝素结构中支链较多,能保持一定的交联作用,对盐类的抵抗作用比桑蚕丝强。因此,利用高浓度的盐溶液,可使桑蚕丝发生无限溶胀溶解,从而达到定量的效果。

本文分别用甲酸/氯化锌溶液和氯化钙/乙醇溶液将桑/柞产品中的桑蚕丝溶解去除,用已知质量的过滤坩埚收集残留物,并清洗烘干和称重,计算得出混合物的纤维含量(绝对干燥百分比)。计算公式如公式(1)和公式(2)所示。

(1)

溶解纤维含量(%)=100-不溶纤维含量 (2)

2.2 试验过程

(1)在不同条件下,用甲酸/氯化锌溶液分别溶解纯的桑蚕丝和柞蚕丝样品,观察桑蚕丝与柞蚕丝的溶解情况,并探讨不同溶解时间及溶解温度对柞蚕丝的损伤,寻找最优溶解桑/柞蚕丝混合物的条件。

(2)取10份经石油醚预处理且已知干重的纯柞蚕丝,用最优条件进行溶解,探讨柞蚕丝在该溶解条件下的质量修正系数。

(3)配制10组不同比例的桑/柞蚕丝混合物,分别用甲酸/氯化锌法和氯化钙/乙醇法对混合物进行纤维含量定量分析,并对二者结果进行比较。

3 试验结果与讨论

3.1 甲酸/氯化锌法溶解桑/柞蚕丝试验条件的探讨

利用纯的桑蚕丝和柞蚕丝进行试验,设定不同的温度和溶解时间,寻找最佳溶解条件,结果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桑蚕丝在甲酸/氯化锌溶液中极易溶解。柞蚕丝在甲酸/氯化锌溶液中的损伤值随温度的升高与时间的延长均略有提高。从试验的可操作性以及节约能源,提高工作效率等方面考虑,并结合柞蚕丝的损伤情况,我们选用(20±2)℃、20min作为定量分析桑蚕丝/柞蚕丝混合物纤维含量的最优试验条件。

3.2 修正系数推导

准确称取(1±0.1)g预处理后的柞蚕丝,加入100mL甲酸/氯化锌溶液,在(20 ± 2)℃水浴中振荡20 min。用稀氨水中和洗涤,将残留物和坩埚烘干、冷却、称重。

柞蚕丝损伤值计算公式如公式(3)所示。

d=m/r (3)

式中:m为溶解前柞蚕丝干重,g;r为经甲酸/氯化锌溶液溶解后柞蚕丝干重,g。

表2为柞蚕丝在甲酸/氯化锌溶液中溶解后的质量修正系数。由表2可知,在(20±2)℃的水浴中振荡20min,柞蚕丝在甲酸/氯化锌溶液中的损伤值不大,质量修正系数为1.01。

3.3 桑/柞蚕丝混合物纤维含量定量分析试验结果

分别用甲酸/氯化锌法和氯化钙/乙醇法对桑/柞蚕丝混合物进行纤维含量定量分析,溶解前后混合物微观图像如图1所示,试验结果如表3和表4所示。

(1)溶解前

(2)甲酸/氯化锌法溶解后

(3) 氯化钙/乙醇法溶解后

由图1可以看出,甲酸/氯化锌和氯化钙/乙醇对桑/柞蚕丝混合物中桑蚕丝完全溶解,且经两种试剂溶解后柞蚕丝纵向显微形态均无明显变化。由表3可知,甲酸/氯化锌法(20℃,20min)溶解桑蚕丝/柞蚕丝混合物的实测值与真实值有一定偏差,经修正后与理论值非常接近,准确度高。由表4可知,氯化钙/乙醇法(80℃,30min)溶解桑蚕丝/柞蚕丝混合物测得结果与真实值接近。比较甲酸/氯化锌法与氯化钙/乙醇法,二者测得结果准确度均较高。说明,甲酸/氯化锌法对测定桑蚕丝/柞蚕丝混合物的含量是可行的。

4 结论

试验表明,采用甲酸/氯化锌法,在20℃,溶解20min的反应条件下,对桑蚕丝/柞蚕丝混合物进行定量分析是完全可行的。

相对于氯化钙/乙醇法,甲酸/氯化锌法降低了试验温度,减少了溶解时间。不仅降低能源消耗,同时提高了桑蚕丝/柞蚕丝混合物定量分析的效率。因此,甲酸/氯化锌法作为一种新的桑蚕丝/柞蚕丝混合物定量分析方法,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FZ/T 01112—2012 蚕丝与羊毛/羊绒的混合物 甲酸/氯化锌法[S].

[2]FZ/T 40005—2009 桑/柞产品中桑蚕丝含量测定 化学法[S].

[3]GB/T 2910.1—2009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 第1部分:试验通则[S].

[4]吴俭俭,郑少波.桑蚕丝/柞蚕丝纤维含量定量化学分析初探[J].浙江丝绸工学院学报,1998,15(2):93-97.

(作者单位:四川省纤维检验局)

猜你喜欢
氯化锌氯化钙甲酸
氯化锌渣分离工艺探讨
2028年氯化锌市场预计将达到4.264亿美元
甲酸治螨好处多
油套管钢在氯化钙溶液中腐蚀及缓蚀性能研究
五元瓜环与氯化钙配合物的合成及晶体结构
ZnCl2活化法制备甘蔗渣生物质吸附剂吸附性能研究
甲酸盐钻井液完井液及其应用之研究
日本氯化锌原料供求紧张
基于环己烷甲酸根和2,2′-联吡啶配体的双核锰(Ⅱ)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光气法合成二乙二醇双氯甲酸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