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离退休职工社会化管理问题的思考

2015-06-27 23:55赵武王莉
企业文化·中旬刊 2015年5期
关键词:代管社会化养老

赵武++王莉

据有关方面统计资料:我国目前有60岁及以上年龄的老年人口数量已达2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4%,并且老龄化的速度还在快速增长,已经出现了“未富先老”的社会问题。在老年群体中,企业离退休职工占有较大的比重,因此,企业离退休职工的管理问题日渐突出,管理服务及养老模式已成为人们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之一。本文将就离退休职工管理由目前的“企业代管”向社会化管理过渡进行分析探讨。

一、企业代管模式是历史的选择

我国是一个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不长的国家,在解放后的二、三十年里,退休职工不多,构不成企业重负和社会压力,因此,退休管理工作基本上由本单位工会自行管理,普遍采取“居家养老”的模式,,显然,离退休职工管理存在明显的缺陷。1986年,我国出现了第一次“退休潮”,其后果一方面是退休高潮的骤然到来,另一面是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严重滞后,连养老保险制度都没有,直到1993年国家才建立养老保险制度,对离退休养老工作显然应对不足,社会压力陡然增加。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由大型企业“代管”本单位离退休职工,分担政府压力,虽是权宜之计,但也是历史的选择,在当时的情况下,“企业代管”模式是合理的。

“企业代管”实际上是除了养老金、医疗保险由政府统筹外,企业延续并逐步完善了原有的管理办法,各单位设立退管站,增加活动场所和设施,管理人员的工资、房屋、场地、设施、活动场所、增拨经费等全由企业承担。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使离退休管理工作出现了政府和企业两种模式并存的“双轨制”

现象。

这种情况的出现,是历史的选择,它反应了党和政府对离退休管理和养老工作的高度重视,在“未富先老”、快速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的情况下,虽然困难重重,党和政府依然做出了很好的安排,用“两条腿走路”的办法应对了复杂的局面,是值得肯定的。

二、企业代管模式的利弊浅析

从现在看“企业代管”有利,有弊,从曾经的利大于弊到今天的弊大于利。我们不妨作个简要的分析。

(一)“企业代管”是依托原有企业施行的管理模式,其优势明显

一是企业对离退休职工的所有信息是清楚在案的,有利于实行动态化管理和有针对性的管理服务。二是人员居住相对集中,互相熟悉,便于交流沟通。三是方便企业组织离退休职工“发挥余热”,传承企业好传统,为企业发展献计献策。四是经济效益较好的企业,可以增加一些为老职工养老、健康、活动的投入,有利于离退休职工的养老。

(二) “企业代管”模式的另一面,就是它的先天不足和越来越明显的弊病,其主要表现有如下几个主要方面

一是,离退休管理费用将减少企业利润增加企业负担,这是对企业不合理、不公平的。二是影响国家多项养老政策的落实。有些由政府落实的优惠政策,“企业代管”的单位就享受不到或打了折扣。三是不利于推行多样化的养老模式。“企业代管”基本上是居家养老,而要开展“以房养老”、养老院养老、异地集中养老等养老模式,企业无法行使政府职权。四是“企业代管”是“企业办社会”的残余延续,近乎“企业包管”是政企不分的表现,不利于发挥政府的管理优势。

经过分析比较,不难看出,“企业代管”模式弊大于利,它直接影响甚至阻碍着多元化养老事业的发展。

三、企业代管模式必然要向社会化管理过渡

“企业代管”模式应运而生,而且,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在各企业的全力支持下,我国的养老事业平稳地渡过了困难期,步入了正常推进轨道。经过20多年的努力,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进入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法制建设日臻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形成并覆盖全国全民,“老有所养”正在变成现实。在这样的情况下,离退休职工由“企业代管”的模式已无存在的必要,“双轨制”也该合二而一了。社会化养老提供的更广泛、更多样、更合理、更优质的服务。现实的角度还是发展的角度看,“企业代管”必然要向社会化管理和养老服务过渡,而且过渡的步伐正在加快,势在必行。

四、关于平稳过渡与无缝对接的思考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重大事件到来之前,做出科学的分析、判断和确定应急预案,是非常有必要的。由“企业代管”向社会化养老过渡,是一个事关国家大局的问题,影响到千家万户和数以亿计的人,如果处理不好,会影响安定团结的大局。

如何实现平稳过渡无缝对接,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决策,但做好企业离退休管理向社会过渡转接,必须遵守的原则是:

(一)必须有利于社会稳定、和谐,有利于社会文明进步,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是相反

(二)转移对接后,应有利于社会化养老事业的发展,让离退休职工享受到更优质的社会化养老服务,更多的快乐,而不是“缩水”

(三)必须保证管理人员和离退休职工的收入不降低,已有的各种补贴、慰问金、统筹外养老金等福利待遇不降低,不缩减,而应当有所提高,有所增加。在条件不具备时,不可勉强过渡,宁缓勿乱

无论何种办法,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离退休职工享受到社会发展成果,享受到更广更优的养老服务,而从国家层面上讲,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猜你喜欢
代管社会化养老
牵手校外,坚持少先队社会化
试论如何有效强化村级财务管理
“代管家长”到我家
行政权社会化之生成动因阐释
养生不是养老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养老之要在于“安”
资金代管应坚持以村为本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
公共文化服务亟须推进社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