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员工岗位成才 提升员工综合素质

2015-06-27 00:13王兴三
企业文化·中旬刊 2015年5期
关键词:成才提升素质

王兴三

摘 要:刘家峡水电厂是我国第一座百万千瓦级以上的大型水电厂,是国有特大型骨干企业。在甘肃乃至西北电网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刘家峡水电厂历来重视员工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曾先后为国内电力行业各企业培养输送了大批技术、技能人才。本文从培养员工岗位成才的角度分析了企业的现状;探讨了如何建立创新机制、构建培养通道;如何将岗位成才和职业生涯发展结合起来;如何拓展员工成才的途径。引导员工提高自身素质和技能水平,走岗位成才道路。

关键词:培训;成才;提升;素质

一、岗位成才是企业可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瓶颈问题

刘家峡水电厂作为甘肃电网唯一一家发电企业,有着专业方面的特殊性和培训管理方面的特殊性。同时,电网对发电厂的要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刘家峡水电厂从管理模式、安全生产工作等方面也不断的向电网的要求贴近,先后对主辅设备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大大提高了发电能力和输出能力。但是随着设备改造的完成和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的全面运用,对人力资源能力建设需求不断提高,而员工年龄老化、退休人员增多,新入职员工数量极少,结构性缺员情况突出。员工队伍的结构现状与企业发展要求相比存在较大差距,提高生产一线员工的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促使员工立足岗位,通过系统化的专业知识学习和实践技能操作训练,提高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使其达到岗位标准要求的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水平,全面提高岗位胜任能力,实现岗位成才,是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

目前刘家峡水电厂生产一线员工高级技师36人,技师185人,技师及以上占总人数的19.34%;高级工374人,占总人数的32.72%;中级工63人,占总人数的5.51%。取得技能等级管理类人员42人,占管理人员总数的14.69%,技术类人员15人,占技术人员总数的38.46%,技能类人员491人,占技能人员总数的76.72%,服务类人员110人,占服务人员总数的65.09%。从企业持续发展的情况来看,人员基本状况是文化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有待提高,特别是中、低级技能人员绝大多数在生产一线岗位,是生产骨干人员,是技能人员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生产发展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在加快企业发展、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水平、推动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增强企业竞争力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有效解决好员工综合业务技能培训提升是摆在人力资源开发运用工作面前的重要任务。

二、建立创新机制,为员工岗位成才构建通道

我们要建立起良好的创新机制,完善人才培养体制和使用机制,能使员工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为员工提供岗位成才的发展通道。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关键在于建立以体现劳动要素为基础的公平和高效的制度,我们要以实施绩效管理为契机,坚持改革创新,努力建立健全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人才创新机制,支持员工岗位成才。

(一)树立能为企业发展作贡献就是人才理念,鼓励多层次、多类别的技能人才脱颖而出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需要,要打破对人才传统的、狭义的理解,人才的概念不仅指高学历,高文凭的科研管理人员,还包括广泛的生产技能人员,在开拓成才领域中确立技能工人也是人才的观念,鼓励青工人人争当能工巧匠,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技能人才队伍,打好企业发展的基石。结合三支队伍的建设,更加重视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不仅要改变人才观念,更要在薪酬机制、激励机制等方面重点体现,其目的就是鼓励青工立足岗位成才,确保企业发展所需要的各方面人才不空缺、不断层,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技能人才保障。

(二)认真分析企业现状,进一步优化人才选拔聘用制度

要针对本企业工作实际和人员现状,做好深度调研和分析。坚持以公开、竞争、择优为导向,逐步破除凭资历选人、用人的传统机制,进一步完善有利于专业人才脱颖而出并能充分施展才能的选拔聘用机制,深化人事和劳动用工制度改革,加大竞争上岗力度,建立起公开、竞争、择优的选人、用人机制,激发员工队伍的活力。通过竞争上岗和有效考核,鼓励技能人才有序的、合理的流动,建立起动态管理机制,使优秀员工获得合理的待遇和更多的发展机会。用符合企业人力资源实际地好制度激发各层次、各专业员工的工作学习积极性。

(三)建立充分发挥员工岗位成才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激励机制

完善内部分配制度,使工资分配向关键岗位、关键人才和生产一线倾斜,增加工资的激励作用,让员工安心留在生产岗位,在生产一线建功立业。结合全面绩效管理,科学准确评估青工的工作能力、工作态度、工作业绩,激励青工不断加强学习,提高工作技能、改善工作业绩,主动改善自我,实现岗位成才。

三、立足岗位,使岗位成才和职业生涯发展有机结合起来

(一)确认职业生涯规划

员工岗位的选择是受组织需求以及所学专业影响的,由于自身缺乏左右周围环境的能力,导致在此期间,员工工作岗位的确立不能作为职业规划的起点,职业生涯规划不能只以员工自己的能力兴趣为权重而决定,也不能由员工的自身职业特质决定。这段时间应该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的设计积累素材阶段,即做好发现自身特质的阶段。员工应立足本职岗位,将自己的爱好以及特长和企业的需要结合起来,明确职业发展方向,规划职业生涯,应该充分发挥体现青工自我优势。经过实践检验和不断完善,随着员工的不断成熟,技能特长也得到更加完善而趋于精细,职业生涯目标也就由此逐渐得到强化。

(二)企业在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中的主导地位

企业的经营目标是在确保安全生产的基础上实现效益最大化,而实现这一目标的根本在于每位员工工作效率的最大化,影响员工工作效率最大化的最主要因素是员工的文化素质与技能水平,而这两个因素恰恰就是影响和决定员工职业生涯发展、实现岗位成才的两大主要因素。首先员工应当自觉达到企业对文化素质的要求,立足岗位,积极学习,掌握岗位要求的技术技能和文化知识;其次企业应当积极地协助员工,与其共同发现他们的特长和不足,运用激励理论,对员工进行物质、精神上的激励,引导员工积极主动地学习,提高生产技能。使员工在职业生涯规划的实践过程中为企业服务,从根本上认识员工的职业生涯的内在实质以及关键要素,创造符合员工职业生涯关键要素需求的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使企业发展需求与员工职业生涯实施过程相吻合,促使企业和员工达到共同发展。

(三)职业发展培训与企业需求相结合

员工培训的首要任务是为企业经营发展需要而实施,所以,企业不会孤立地为员工的职业发展需要提供培训。企业为使员工更加胜任岗位工作,针对员工现有能力水平与岗位的任职需求差异、以及员工在企业中任职发展方向提供培训。为使企业所实施的员工任职发展方向与员工职业生涯规划所需要的培训相吻合,企业就要建立一套客观的、科学的员工技能评估体系,同时对企业内不同的岗位制定出一个较为精细科学的任职要求,通过比较发现员工现有技能水平与岗位的任职要求上的差异,实施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

四、拓展岗位成才的有效途径

(一)双重引导岗位成才

首先,促使员工安心本职岗位,把工作需要和个人发展结合起来,从本职工作的实践中追求职业理想的高层次化。其次,要求每个岗位人员有强烈的求知欲,要刻苦钻研业务技术,用自己的专长为企业作贡献,要让员工做到自我发展与岗位需求的统一,忠于职守与精于本行的统一。

(二)开拓成才领域,更新成才观念

全员性的岗位成才活动,由于岗位特点不同、专业工种的差异性,其成才的规律也不相同。这就决定着对各类人才培养、管理的方法和具体成才道路不一致,所以培养时应遵循各种不同类型岗位成才的规律和具体实践,制定不同标准,“因材施教”。

(三)建立奖励制度、鼓励立志成才

建立各项奖励制度,充分利用物质奖励、精神激励,使员工获得成就感、更好的发挥积极性、创造性。

1.技能大师奖

广泛开展岗位练兵、岗位达标、技术比武、拔尖奖优活动,拨出晋级指标和专款,专门用于奖励在技能比赛中涌现出来的冠军、能手和优胜个人,并破格发给高级工、技师等职业资格证书,发放相应津贴。这些在平等条件下,通过激励竞争选出的佼佼者,即是技能岗位上的行家里手,又是生产一线的技能大师,为员工岗位成才树立了榜样。也可在企业内形成良好的学技术、比贡献的氛围。

2.小发明、小革新奖

对于在生产岗位上,潜心钻研,反复实践,攻克了技术质量关键和完成重大革新改造项目的员工,不论学历深浅、职务高低,只要是达到相当水平,具有一定价值的科技成果,就应按规定授予小发明、小革新奖,并给予及时的物质奖励。

3.自学考试奖

鼓励员工参加专业对口的自学。对于利用业余时间,自学各类学历继续教育以及相关专业技术课程,参加统考取得相应文凭的专业对口员工给予奖励,让其享受相应学历的工资待遇。并按照一定的比例对生产岗位取得后续学历的员工进行初级职称评定,并筹措资金为初级职称人员发放津贴,为其向中高级职称评定打开通道,引导员工积极参加学历教育。

4.自学成才奖

奖励那些原来文化程度低,由于长期坚持岗位自学,达到大专以上文化,在专业技术上具有很深造诣,而且取得突出工作成果的员工。

企业就是一部大机器,作为零件的每个工作岗位紧密相连,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企业各项工作都要求岗位成才。岗位成才这种全员性的要求,给我们提出了崭新的课题。岗位成才不仅靠个人结合实际工作,立足岗位,刻苦钻研,勇于创新,企业也要给员工创造结合实际的学习和成才条件,给予适度的物质奖励、精神激励、建立利益驱动机制,鼓励所有员工,以全员岗位成才为已任,根据本岗位的工作特点,走成才之路,提高科学、文化、技术素质,而且更主要的是提高员工胜任本职工作的能力,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技能人才支持。

随着“三集五大”的深入推进,对人力资源配置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管理要求高、工作任务繁重,而人力资源配置要保持现有规模或略有减少。这些要求只能通过优化人员配置挖潜能、加强岗位教育培训提素质来满足。同时“三集五大”体系的稳步推进,将对人力资源管理和运作带来变革。组织构架、业务流程将会发生变化,与此对应的岗位能力要求也随之变化。如何将员工的素质和能力与新的组织构架、业务流程和岗位要求相适应,确保“三集五大”体系的安全平稳运行成为了员工培训开发工作加以解决的紧迫任务。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是改革竞争时代。企业要发展,要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中立于不败之地,并不断壮大,靠的是经营管理、专业技术和技能人才的支撑。培训工作是以企业的组织、文化和制度为外部环境,以需求分析、培训规划、培训实施和培训评估为内在要素,与企业其它管理活动紧密相关的系统性技术。培训效率和效能的提高,需要内外部环境的支持。在加强培训开发体制机制和管理创新实现培训开发过程最优化的同时,还要通过企业文化和其它管理活动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这样才能达到提升培训开发效率和效能的目的。尤其像刘家峡水电厂这样的老发电企业,只能不断强化员工培训,拓宽员工发展渠道,依靠挖掘企业自身潜在的人力资源,将人员优势转换为人才优势,才能谋求生存发展。才能保证企业安全、稳定运行,刘家峡水电厂才会有更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马璐.企业战略性绩效评价系统研究[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年版.

[2]曹静.探索发电企业技能人才培养的新方法、新机制[J].电力职工教育培训,2008年第7期.

[3]赵捷.创新培训理念 提升全员素质 建设一流员工队伍 推进企业持续发展[J].电力职工教育培训,2009年第8期.

猜你喜欢
成才提升素质
牢记“三心育人”嘱托,坚守“育残成才”使命
为更多农民工读书成才创造条件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策略
如何提升公民生态意识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成才先成人 雷锋好榜样
迷途知返,奋发成才的汤佩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