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公民道德建设,促进法治社会基础建设

2015-06-27 00:31李爱玲
企业文化·中旬刊 2015年5期
关键词:道德素养道德建设

李爱玲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我国的综合实力也在逐步增强,但公民道德素质却日渐呈滑坡趋势。社会上仍存在一些负面现象与我们所提倡的公民道德素养背道而驰。公民道德素养的高低是衡量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促进法制社会基础建设的前提务必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文章将从公民道德素质所存在问题的原因及如何加强公民道德建设,促进法治社会基础建设给出参考性建议。

关键词:道德建设;法制社会;道德素养

一个国家能否长久治安稳定发展,一个社会能否和谐安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民的道德素养。只有公民道德水平得以提高才能推动社会进步。加强道德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提高公民素养的基础性条件。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已明确提出“增强全民道德法制观念”刻不容缓。广大人民应从自身做起,用社会主义荣辱观严格要求自己,培育社会文明道德风尚,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一、我国公民道德素质所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传统道德文化缺乏科学性、平等性

在我国古代,理学思想的核心要求“三纲五常”常常被作为检验人们是否忠心、听话、孝顺的行为准则。无论对与错,臣民必须无条件听从皇帝之言,子女必须服从父母之命。人们丝毫没有追求自我决定自我选择的权利。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社会进步。直至今日,我们依然能听到“你们的婚事我坚决不同意”“要是执意在一起就断绝父子关系”等等沟通中缺乏平等性的言语。这些传统的文化观念从小就被灌输脑中根深蒂固,禁锢了人们前进的脚步,阻碍了公民道德素质水平的提高。

(二)社会公共道德的缺失

社会公共道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中必须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具有维护社会生活稳定发展的作用。从 “三鹿奶粉”到“毒胶囊”再到“染色馒头地沟油”。不难看出,目前我国社会公德严重缺失,公民的基本道德素养有待提高。在利益的驱使下个别企业不讲商德,为了追逐高额的利润丧失诚信理念,制假贩假的案例屡见不鲜。路边摔倒的老人如今连儿童都不敢搀扶;旅游景点总是在人声鼎沸后留下一片片垃圾。种种现象表明经济的进步却未能促进公民道德素养的提高。社会公德不但没有深入人心,更使当代国人的道德素养缺失问题暴露至极。

(三)社会主义道德法制制度不够完善

确定法律的权威并加强道德法制制度的完善是促进法治社会基础性建设的重要条件,既体现人民意志又体现党的主张。由于国家监督机制不健全、道德法制制度不完善,存在着一些官员贪污腐败、以权谋私、行贿受贿的行为,且时有发生,对社会正风气的形成形成一定的消极影响。好人好事、见义勇为者得不到及时的表彰,失信谋利者也得不到应有的惩罚。因此,加强社会道德法制完善,加强社会制度完善,在公民遵守法制制度的条件下,不断加强道德法制制度的管理成为提高公民道德素养的重中之重。只有不断完善道德法制制度,让法律和道德互为依存相互促进。通过道德制度的完善强化个人道德意识,让外在化的他律和内在化的自律有机结合,才能对社会的稳步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二、加强道德建设促进法制社会基础建设的参考建议

(一)大力加强公民道德教育,增强全民道德法制观念

加强公民道德教育,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本质要求。在我国经济体制深度变革、利益格局深度调整的情势下,人们的思想价值取向也朝着多元化发展,道德观念呈复杂多变的特征。部分人的思想道德取向出现偏差,是与非、对与错分辨不清,公民法制观念薄弱。加强公民道德教育可以在人民群众中大力普及道德知识,帮助人们辨别是非。可以开展表彰先进人物、先进事迹的活动,评选出优秀的道德模范,用道德模范的行为影响人们,从而鼓舞人们见贤思齐、积极向上,增强道德法制观念。

(二)发挥媒体正确的舆论导向

导向性是新闻媒体独具一格的特征。针对社会中不断涌现的好人好事、感动事迹能够以一定的宣传手段来进行宣传,为广大人民群众树立正确的理念。弘扬社会精神文明的主旋律。传播社会积极的信息,更正人们的错误观念,用新闻媒体报导出的先进事迹、模范代表激励人们争做好事,追求真善美。对不道德的行为能够进行有力抨击。不断发挥新闻媒体的影响力,对社会中普遍关注的道德热点加以宣传,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

(三)发挥思想道德法制化的时代价值

思想道德建设法制化是加强道德建设,促进法制社会基础建设的重要途径。将不道德行为逐一纳入法律程序,赋予道德明显的法律效力,让“道德”不再是纯粹的“道德”。明确的规定道德的主体应该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比如随手乱扔垃圾,仍一次罚款十元、扔两次罚款加倍;让看似只是公民缺乏道德素养的行为变成法律行为,让道德和法律相辅相成、密不可分,两者相互促进、取长补短。由此,最大限度的发挥思想道德法制化的价值,让受罚者引以为戒,受罚的同时能够提高其基本道德素养。

大力倡导公民道德建设,提高民族道德素养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谐社会也总以良好的公民道德为支撑,只有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才能促进法制社会基础建设。通过公民道德建设的不断深化能够树立社会新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育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参考文献:

[1]曹金荣,柏正杰.浅谈我国公民道德缺失的原因与对策[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12(64).

[2]孔玉芳.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大力加强公民道德建设[J].中共河南省委,2006(01).

[3]高力,廖炼忠.道德建设公民化的重要举措[J].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哲学系,2002(02).

猜你喜欢
道德素养道德建设
大学生“媒体素养”存在问题与解决策略的调查研究
加强高校领导干部道德建设的对策探索?
社会道德建设的法律重要性探讨与研究
加强员工道德建设的思路与对策
浅谈如何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