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企业工场、工作室、课室”三位一体教学模式的探索实践*

2015-06-28 03:04张承霞ZHANGChengxia
设计艺术研究 2015年4期
关键词:服装职业教学模式

张承霞 ZHANG Chengxia

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广东中山528404(Zhongshan Polytechnic , Zhongshan , Guangdong province , 528404)

随着服装产业的转型升级,对职业教育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企业对技术人员的职业素质要求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对技术人员的职业应岗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二是对技术人员的学习能力越来越注重。以服装设计专业为例,服装市场的品类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从最初的树干逐渐长出一个个分支,这都是伴随着人们日益丰富的生活需求而来的;服装上货周期加快,要求产品不断更新,需要设计师紧跟市场的变化,分析产品工艺的可行性、产品时尚性,发现新产品的不足并能找到解决方案。而服装专业的学科教学模式多以理论教学或者单项技能教学为主,尽管在革新教学模式中也出现了项目式教学、过程教学模式等,但在这些教学模式中有利有弊。例如项目教学过程中可能会忽略学生的基础知识教学环节,学生的基础技能参差不齐,或欠缺完成项目的某些能力,如果不在课堂上及时补进知识点,会影响到项目完成的进度和质量;基础课程教学模式又侧重老师的知识输入,学生大多是对技能的模仿、重复,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自主创新的能动性。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在职业教育领域提出“一镇一品一专业”的专业办学布局创新理念,与当地产业对接,服务区域经济,推行“镇校企行”协同育人,与中山休闲服装产业镇——沙溪镇共建“沙溪纺织服装学院”,大力推进工作室建设,邀请多家服装企业入驻产业学院,使“企业工场—工作室—课室”三位一体链接起来成为可能,营造了互动的、富有活力的教学大环境,努力建设成为互融、互进、互赢的“厂中校—校中厂”产业学院模式。

一、三位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组合功能

1.企业工场:提供真实项目任务和实战支持平台,构建学习情境

根据德国汉堡大学职业教育学与技术研究学教授雷茨的观点,学习领域的构建应使情境性、科学性和人本性这三个结构性原则的应用处于平衡和互补的关系中。这三项原则与人的主题性特征相对应的是:行动、知识和能力[1]168。“企业工场—工作室—课室”三位一体化教学模式可以同时发挥项目教学、工作室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功能及作用,同时平衡和运用了情境性、科学性与人本性的三个原则。如笔者于2013年与陌上服装有限公司共建“陌上服装设计工作室”,并负责主持此产品研发平台的运营。主要项目任务是研发该公司旗下的男装品牌“写生”的系列产品(见图1、图2),及男童装品牌“比吧帅”的系列产品(见图3、图4),并研发男装与男童亲子装系列,项目任务明确。由于该服装公司管理规范及品牌运作成熟,产品的设计风格定位、市场定位、价格定位、年龄定位等均指示明确,为开展项目教学和工作室产品研发运营过程中提供了有力的实战支持平台,有利于学习领域转换成为具体的学习情境。

图1 陌上公司“写生”专卖店之形象设计

图2 “写生”男装2014冬季发布会主题《回声》

图3 “比吧帅”童装设计版单

图4 “比吧帅”童装图案设计版单

2.工作室:发挥持续创新与质量把控的功能

工作室的运作如同微型公司,可以长期、持续地参与到企业的产品研发工作中去,工作室工作时间灵活,较少受到课程时间安排的影响。工作室人员组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推荐适合来工作室发展的学生,二是各个班级自选工作室的学生,一般有6~8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些学生在老师和企业人员长期、持续地培训下,将成为企业项目设计小组的骨干成员,为产品研发质量方面提供有力的保障。在企业项目进程中,企业工场与工作室之间,工作室与课堂之间不间断地互动、交流,工作室发挥着显著的设计质量把控功能。

质量把控同时也是问题导向的学习,问题导向的学习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发现问题和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从而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相应的知识(见表1)。

表1 工作室质量把控的任务分析

3.“课室―课堂”教学提供核心技能与基础性理论知识的支持

职业教育的课堂教学大多还是满足常规的学科教学要求,即“课室—课堂”式教学,其优势在于:一是大多数学生习惯于课堂教学模式,接收统一知识点效率比较高;二是课堂教学有时间上的保障,有一定课时量可以让学生深入项目的同时,发现知识和技能的不足之处,老师也能及时地发现并进行统一教授,补足相应的核心技能与基础理论知识点;三是有优秀的师资配备,在项目引入时可以组织学生分组参与讨论,产生多层次的丰富的设计思维与设计理念,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主动性。

二、三位互动链条式程序的实践路径

1.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可以高效地对各个环节产生积极的影响,发挥互为支持、互为影响、层层推进、环环相扣的作用,搭建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

学习活动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表述为“建构—重构—解构”的循环过程。学生通过对某认知对象的自主决策,建构并把它结合自己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去,才能理解和使用所学的新知识。企业和老师的任务就是通过与学生共建一个适宜的环境帮助他们实现自主式构建。在三位一体教学活动中,通过企业项目、工作室、小组活动等形式构建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见图5)。

图5 小组讨论及讲解

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时,侧重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职业技能,二是职场应变能力,三是专业创新能力[2],除此以外,职业教育还应该培养学生的市场能力。职业教育要与企业、市场紧密结合起来:企业有着丰富的实战经验和市场信息,可以提供源源不断的、最新的教学范例、实样与市场信息;课堂教学变得实操性较强、易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点,将理论知识与市场有机地结合起来(见图6);工作室一方面把控产品研发的质量,对不达标的产品提出相应的修改方案,另一方面又接受企业的专业技能培训。如此,三者相互支持、相互影响,形成紧密的合作链条。

图6 研究分析产品结构与设计特点

2.行动导向学习作为教学设计的指导原则,以培养学生多方位工作能力提供平台,在不同的链接点下自然转换工作角色

“行动”表示服务于特定目标的系列化动作,包括物质性的、实践性的,也包括非物质性的、智力性的活性。将企业项目带入到课堂教学中,班级成员模拟企业的员工,建立服装公司中设计研发部门运作模式,为学生营造出企业工作的平台;课堂讨论、小组互评、组长把握组员的学习进度,搭建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自我管理的平台;企业与工作室负责老师之间的意见交流、企业与学院提供的资源共享,搭建了学术环境与市场环境转换的平台。例如,学生分组模拟服装公司的创立,作为自办企业的一员(见图7),鼓励学生尝试从宏观方面去体会企业文化和企业定位与产品研发方向的关系。学生作为团队成员时,要团结合作、互相沟通,在与企业和工作室合作项目时,又作为下属设计个体,认真研究、理解企业与市场的需求,完成相应的工作任务。因此,每个链接下的行动具有目的性、主体自主性及动作连续性。

图7 产品解析分享

3.促进课堂与市场的链接,企业与工作室的链接,学习分析、研究市场需求与规律

学院与产业对接、校企合作最终的目标是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找到培养学生适合的方式方法与途径,有效地利用区域产业与高职教育的互动链接关系,让课堂教学接触市场、融入市场,寻求、分析市场的需求,尝试将职业教学介入到服装产业中去。

三、多维度考核评价的建设

1.过程性评价与目标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

改革学科教学模式“以目标评价为主”的教学评价方法,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目标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加大过程性评价比重,目标评价采用课程结束后综合性目标评价和每个工作任务完成后目标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过程和阶段性评价以考核每个项目的职业技能与职业素质为目标,综合性目标评价以考核项目最终完成的市场价值为核心。

2.协作与反思为主的教学活动设计

协作与反思这两个要素是设计教学活动、尤其是职业教育教学活动所必须突出强调的,这是现代职业教育活动和个人职业能力发展最为迫切需要的个人素质特征[1]248。

让企业、导师和学生参与到教学评价中,建立小组合作团队。企业项目负责人对学生完成项目的程度与质量给予恰当的评价,小组成员互评,组长在团队协作精神、工作态度及完成工作的质量成效等方面给予组员一定的评价与反思,激励同学们开展不同模式的交流与互动,分享每个人的观点,自我竞争、反思,最终形成团队意识(见图8)。

图8 分组设计款式

3.注重考核学生职业技能、知识在项目实践中灵活运用的能力

结合企业对职员的专业能力要求、职业素质要求、项目完成的研发能力要求、按时完成项目任务的自我管理能力要求、课堂理论教学的知识转换能力的要求,并结合国家职业技能资格要求(服装设计师)对教学效果进行较为全面的评估。

4.注重评价的多样性

结合出勤、课堂提问、同学与老师或同学之间的互动合作交流的主动性和深度、训练过程与技能掌握应用程度等,综合评价学生成绩。课堂评价可以承认评价对象之间发展的差异,但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确定这种差异,而是要从对这些差异的分析中去判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找到适合评价对象改进与发展的方法,促进评价对象在现有基础上的发展[3]。

举例来说,期末考核评价及方式,以学生提交的童装2015年春夏系列产品策划及设计方案作为考核依据,通过小组来完成品牌策划方案的初步评审,企业再根据学生提交的评价方案给予复审,教师进行讲评,三者结合完成最终的项目成绩。课程成绩=“服饰品牌形象策划书(小组)+品牌定位(个人)+项目任务模块1(个人)+项目任务模块2(个人)+综合展示”的分值(见表2)。

表2 项目评价参考表

四、校企信息共享助推教学模式实践

1.企业成功经验分享

企业在经过多年的市场运作后,会有大量的资料实样与图片信息,可以提供给教学过程,如品牌的市场定位和风格定位及相应的产品手册、店面装修图片、服装陈列方式等图片资料,还有每一季的产品实样、布料样板、服装样板、图案样板等。一个较为成熟的服装品牌运营案例,可以连贯、有逻辑性地将各品牌策划的知识点串联起来,生动地展现理论在实际应用中的成功经验,使学生有比较充分的市场体验。

2.企业产品资源的共享

在学生进行产品设计研发实操之前,企业将上一季的热卖产品向同学们展示学习,并由老师引导大家分组讨论、观察、描绘产品的设计特点及设计风格,归纳出有效、适用、新颖的设计方法,做成PPT跟班级同学分享、讨论(见图9)。

3.技能、理论课程与企业要求之间的信息互通

图9 产品分析PPT

在课程开始之前,负责的老师与企业需要进行深入、全面地沟通,将企业的项目要求与学生的课堂学习目标、任务进行交流,确定教学的步骤、明确项目内容,有重点、有步骤地规划教学内容。项目内容下达之前,由老师向学生讲解关键的知识点,例如设计主题创意的思维方法、服装版单的设计方法、服装尺寸的度量与确定、效果图的比例细节等,为项目的顺利完成提供技能、理论知识的信息支持。

4.网络资源的支持共享

企业在营运过程中留存有大量的款式图片(如订货手册、品牌形象手册、官方网站、网店等),还有推荐的服装参考网站资料等;学院有大量的图书馆藏书资源,可以查阅到比较全面的、多领域的信息;学院还开通了收费服装网站,教师和学生可以多方位地同步接收到最新的时尚信息,并作为实训教材分析、解读、使用。

五、结论

在广东地区服装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常态下,高职院校必须与区域产业链接,培养促进产业发展的、市场急需的人才,通过三位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践过程,较为全面地推动服装专业企业化、市场化、项目化的课程规划建设,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促进行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1]姜大原.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168,248.

[2]赵倩倩.关于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探讨[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5(2):13-16.

[3]袁丽英.职业教育课程评价:问题与对策[J].职业技术教育,2009(34):44-48.

猜你喜欢
服装职业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让人心碎的服装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现在可以入手的mina风高性价比服装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服装家纺个股表现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