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的遗憾

2015-06-29 14:14李鹏
中小学德育 2015年6期
关键词:枷锁园丁错误

李鹏

比起普通的科任老师,班主任的工作总是会多一些遗憾,而这些遗憾多少会给人带来一种职业的挫败感。

其实,任何工作都会有遗憾,对此,该反思的要反思,该改进的要改进;但对于一些非主观努力就能改变的状态、就能挽回的损失还要大包大揽,那就属于典型的没事找事了。而很多“敬业”的班主任恰恰如此——总是摆不正自己的位置,特别喜欢给自己戴上种种枷锁,在内疚、悔恨中踟蹰独行,这实在不是一种明智的做法。

有的班主任爱心泛滥,喜欢把许多本该学生做的事主动承揽过来,结果把自己累得半死不说,还容易出错。比如有位班主任每天早早到校,帮学生打扫教室,而且非常认真、仔细,每周班级卫生都能拿到流动红旗。久而久之,学生养成了依赖班主任的习惯。有一周她因为要照顾病人而没能早到校,结果班级卫生一塌糊涂,第二周就被大会点名批评——于是,这成了她心中的“遗憾”:要是自己能克服困难,坚持跟学生一起打扫就好了。在赞美这位班主任勤劳、善良的同时,我们也特别想说:管理学生不仅要有爱心,更要有智慧,该学生做的事情我们千万不要越俎代庖。在这件事上,班主任的主要责任不是帮学生打扫卫生,而是教会他们如何打扫,同时建立完整的管理、监督及奖惩机制,这才是真正的教育。当学生们把本该自己做的事都打理得井井有条时,班主任就不仅可从繁杂事务中解放出来,更可以少一些不必要的遗憾。

有的班主任总是以“园丁”自诩,看见某些学生没有按自己的“设计”发展,便忍不住想拿出刀“修剪”一番。但结果往往事与愿违:不听话的孩子要坚持自我,要另辟蹊径,班主任只能替他感到遗憾;听话的孩子按老师的设想走了,若干年后走上社会却处处碰壁,这样的结果也让班主任遗憾。其实,把教师比作“园丁”是不太合适的,因为“园丁”只根据自己的喜好或社会的需要来修剪花木,但“花木”是怎么想的他未必清楚。事实上,我们并没有替学生选择人生道路的权力,我们所认可的道路也并不一定就正确。所以,我们应该把学生真正当成发展中的人,尊重他们自身的需求,在合乎道德、不违背法律的前提下,力所能及地助他们一臂之力;即使力有不逮,也不一定非要强按牛头——也许,当我变“改造”为“帮扶”的时候,遗憾也会少一些。

有的班主任好胜心太强,事事争第一,把自己搞得很累,学生也很疲惫。而当结果不遂人愿时,心里难免产生遗憾。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一个班级总会有不足,所以,班主任须调整心态,认识到积极上进固然精神可嘉,但不切实际、好高骛远就是强人、强己所难。带班也要从实际出发,为班级制定合理目标,该放弃的就放弃,而不要让过多的欲望压制了师生愉悦的心情。如此,遗憾就会少一些。

还有的班主任把自己当成能全能之神,学生失败时喜欢替他们的错误买单。于是,天天有学生犯错,他便天天陷入自责、惭愧中不能自拔。这是毫无必要的。首先,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好多东西不见得能立竿见影,需要岁月的沉淀与发酵;其次,经历挫折也是人生的必修课,不要以为给学生打过“预防针”他们就不会感染疾病,也不用担心他们一定会在(下转第页)(上接第页)犯错后一蹶不振,他们必须为自己的错误付出必要的代价。唯有如此,他们才会吸取教训,深刻铭记以免重蹈覆辙。而作为班主任,当我们尽了提醒、劝说、告诫等等义务之后,不必为此而抱有太多的遗憾,因为教育并非万能。当我们能客观而理性地看待自己的能力,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错误时,遗憾一定会少一些。

做教师是个良心活,当班主任尤其如此。当社会的汹涌舆论、学校的各种检查、家长的种种奢求将我们重重包围,让我们艰于呼吸的时候,请不要庸人自扰地为自己套上“遗憾”的枷锁,整日活在消极的情绪里,这样既不利于班级的管理顺畅,也不利于个人的身心健康。所以, 班主任应该摆正位置,调整心态,智慧经营,最终实现教学相长。

(作者单位:西安市航天中学 陕西西安 710100)

责任编辑 余志权

猜你喜欢
枷锁园丁错误
在错误中成长
奇怪森林
螃蟹当园丁
我是小园丁
亨利园丁和小怪物
“怒”与“努”
“浮”字等
园丁vs采花大盗
枷锁 ——阿伦德(荷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