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教育三境界

2015-06-29 14:14陈立军
中小学德育 2015年6期
关键词:境界出版社温暖

陈立军,湖南省长沙市明德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长沙市德育(班主任)特色工作室首席名师。

推荐书单:

1.亨利·戴维·梭罗,《瓦尔登湖》,上海三联出版社,2009年。

2.卢森堡,《非暴力沟通》,华夏出版社,2009年。

3.吴非,《不跪着教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4.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

5.檀传宝,《浪漫:自由与责任——檀传宝德育十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

6.傅国涌,《过去的中学》,同心出版社,2012年。

7.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中信出版社,2010年。

8.陈之华,《芬兰教育——全球第一的秘密》,中国青年出版社,2011年。

9.阿黛尔·法伯,伊莱恩·玛兹丽施,《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中央编译出版社,2013年。

10.岳晓东,《登天的感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11.张文质,《唇舌的授权》,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年。

12.肖川,《教育的理想与信念》,岳麓书社,2002年。

13.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北方文艺出版社,2006年。

14.朱永新,《新教育之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

15.刘铁芳,《教育生活的永恒期待》,湖南教育出版社,2010年。

16.王君,《一位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之路——王君专业求索笔记》,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2年。

17.孙绍振,《愧对书斋-孙绍振心灵自述》,中国青年出版社,2011年。

18.李中莹,《重塑心灵:NLP——一门使人成功快乐地学问》,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6年。

19.斯科特·派克,《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中国商业出版社,2013年。

20.叶圣陶,《叶圣陶教育名篇》,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

有人说,把别人的钱装进自己的口袋,很难;把自己的思想装进别人的脑袋,更难。而陶妙如老师的《做温暖的教育》所传达的教育思想——“自己暖和,别人感到温暖,这才是教育”,却那么轻易地俘虏了我的心灵,让我舒展身心吸纳精髓,畅饮琼浆。

在《做温暖的教育》里,我品悟到了温暖教育的三境界:智、思、美。

智。妙如老师说:“孔子是我们教育工作者追寻的高度,也是我的方向,不负学生,孜孜以求。”妙如老师的言语中有德的境界,更有智的高标。孔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孔子将智与仁并提,将仁纳入智的内核,表达了对人格的完美追求。作为孔子境界的“心向往者”,妙如老师在这本书中所体现的智慧的核心也是仁爱。让智慧与仁爱牵手,视仁爱为智慧的核心。当太多的人对教育现状表达出诸多的不满甚至是尖锐的批判时,妙如老师始终是温暖的,柔和的。她以温柔、平和且能持久的方式润泽她的学生,她的学员,她的同事。她谨记那份义不容辞的社会良知和教育情怀,对学生给予真切的关注和深切的关怀她以冷静、睿智、温暖的人文情怀对待学生,以激情、浪漫、恬淡的心境对待人事,以安详、从容、自在的状态对待生命。在这份教育的温暖里,展现了为师者伟大的人格魅力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这份智慧而深沉的仁爱之心,使教育有了最温暖的注脚——快乐写在脸上,幸福洋溢内心。是的,智者的教育是驿站,是港湾,是锚地,弟子、同事都愿意来此同享世界的温暖与美好。

思。王小波说:“对于一位知识分子来说,成为思维的精英,比成为道德精英更重要。”帕斯卡也说:“人类的全部尊严在于思想。”《做温暖的教育》就是这样一本启迪思维和思想的书。书中的许多思想振聋发聩,引人深思。

首先,其思想的深邃在于引领人们走进经典的源头去注目美好的未来。妙如老师的温暖教育从经典中寻找本源,特别是从《易经》中汲取智慧,吸收养料,将教育思想的触角伸向博大精深的《易经》,又将《易经》的思想信手拈来运用到教育教学的实践中,从而使她的教育之树枝繁叶茂,思想之灯熠熠生辉。她以《易经》中的思想来解读一个人“成长如易”的成长史,引导学生畅想自己可能登临的高度,从而“开拓求索的视野,催动奋进的脚步,孕育生活的奇迹”;又引导老师思考“用明天的思维来引导今天”,思考自己能抵达的高度,能创造的妙境,从而拥有“光辉、从容、大气、温和、淡泊、厚实、高度”。

其次,在于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的发展眼光和思辨精神。在“换”这一章节里,妙如老师接连发问:“你知道吗,你遇到过吗,你看到过吗,你听到过吗,你怎样引导,你怎样解决……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世界的瞬息万变和我们一定要有的与社会发展同步的与时俱进的态度。她建议我们“虚己以游世,把自己变成一艘空船”,提醒我们“将静态的知识变成动态发展的能力”,敦促我们“教师不器,向着极致出发……”。在发展眼光的背后,是其思辨智慧的闪光:“当我们有种自我满意的感觉的时候,会有幸福感,但也可能是一种老化的趋势”,提醒我们及时转换路径与思维;“人不但要想到领头,更要想到追随。领头的只有一个,紧跟着,协助实现他人的理想,自己的理想也就跟随实现了。”启发我们处理好领头与跟随的关系;还有“强者为自己,更强者为他人”,急功近利的同时注意长远利益,等等。特别是,妙如老师提出“将复杂的事情简单化”“将简单的事情深刻化”“将痛苦的事情幸福化”“将神秘的领域平常化”“将庸俗的习气高雅化”……极具思辨地告诉我们如何深入浅出,如何融会贯通,如何推陈出新,如何悦纳万物……发人深省,催人奋进。

美。美是妙如老师的精神境界,个人风度,也是温暖教育所呈现的教育生活之美。

首先,美,是妙如老师言行合一天人合一的境界,是师生相融主客同一的境界,是其教育理想和生命自觉完美统一的境界。美,也是妙如老师的个人风度。这一风度的基本内涵是本真、质朴和温暖。从对学生的教育教学到对教师(校长)的教育讲座,以本真为美,以质朴为美,以温暖为美。没有居高临下的说教,没有故作高深的理论,没有佶屈聱牙的语言,有的只是真诚之心真切之感的自然流露。她始终将自己的教育言行与学生的幸福发展交织在一起,从而使个人风度得以高标,人格精神得以闪光。这份美还在于教育生活之美。在妙如老师的笔下,教育生活是温情的,是诗意的。那一束束温情与诗意之花开在妙如老师的心田里:三十年前的、二十年前的、十年前的、近十年的无以数计的曾经的学生,那一个个电话,一条条短信,一声声问候,让我感觉不是春天胜似春天,宜人春景处处显。开在学生家长的“嫉妒”里:我养育了孩子十六年他都没有为我心疼过,您才教他几个月他就心疼得要哭;开在学生深刻的认知里:相信他们以后都会明白,您教他们的不仅仅是高中课程,更是人生道路上的课程。开在学员深情的感念里:追随陶先生的温暖教育,即可渐入妙境,终生不会遗憾,她将影响我的一生。

是的,温暖教育的温暖正向空间的纵深处漫延,正在时间的长河里流淌,正如妙如老师所言:雅藏空灵间,犹有高禅悟。待到儿郎布雨时,溪自心中著。做温暖教育的追随者,我愿意。你呢?

责任编辑 余志权

猜你喜欢
境界出版社温暖
温暖冬夜
我等待……
温温暖暖
给狗狗一个温暖的家
今日華人出版社有限公司
学习算法的“三种境界”
给妈妈送上温暖的爱!
石油工业出版社
最高境界
最高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