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扶阶段移民教育培训需求状况分析

2015-06-30 10:08张嫒梁媛媛谢强强邹晓娟
老区建设 2015年10期
关键词:教育培训政策建议

张嫒+梁媛媛+谢强强+邹晓娟

[提 要]以江西省138份大中型水库移民调研数据为基础,分析了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扶阶段移民教育培训需求状况。研究发现:水库移民培训需求的迫切程度、期望的培训内容、培训付费意愿分别与其性别差异、从事职业、收入水平有关。据此,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旨在完善水库移民教育培训。

[关键词]水库移民;教育培训;政策建议

[作者简介]张 嫒(1989—),女,江西农业大学人文与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政府治理;梁媛媛(1980—),女,江西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农业经济管理;谢强强(1992—),男,江西农业大学人文与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政府治理;邹晓娟(1967—),女,江西农业大学人文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水库移民经济、公共管理。(江西南昌 330045)

[基金项目]江西省“十二五”教育规划重点项目“江西省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扶阶段交互式人力资源教育培训机制”(10ZD051);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青年基金项目“扶贫移民适应期生计可持续研究——以江西为例”(13YJCZH272)

一、引言

为改善大中型水库移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帮助水库移民加快脱贫致富的步伐,促进库区经济发展,实现社会和谐稳定,国务院于2006年5月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完善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意见》。在这一宏观政策框架下,江西省从实际情况出发,出台了《江西省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后扶政策),明确了后扶工作的目标、范围、实施步骤、保障措施等。后扶政策经过多年的实施,库区的基础设施得到了加强,生态环境得到了改良,移民收入得到了提高,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改善,库区经济得到了一定发展。然而,水库移民整体文化素质、生产和就业技能低下,已逐渐成为制约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经济进一步发展和移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的“瓶颈”。因此,有必要从水库移民教育培训需求和参加意愿视角出发,加强对水库移民的教育培训,进一步开发其人力资本,促进库区经济持续发展和移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二、文献回顾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数量和规模的增加,国内学界关于水库移民的相关研究也逐渐增多,特别是自2006年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开始实施后,学者们围绕后扶政策展开了大量研究(张春美、施国庆,2007;易斌,2008;陈晓楠等,2009)。随着后扶政策推进,部分学者们将研究视角转向水库移民教育培训(邓高权、郎永健,2009;马传松等,2009;孙达林,2010;唐世刚、陈立行,2012),但是并没有将其延伸到需求层面。有学者指出水库移民是一个特殊群体,但却不是特殊的公民,隶属于农民群体,对部分进行的研究离不开对整体的研究。因此,可借鉴农民教育培训需求状况的一般研究,总结归纳出水库移民教育培训需求相关内容。国内学者基于宏观数据和调研获取的第一手数据,从培训目的、方式、地点、内容、费用等方面,分析了农民的培训需求,并提出相应对策(张建浩,2009;李鑫,2011;张亮等,2013)。

总体上讲,目前国内学者对农民教育培训需求的研究颇多,但是并没有从农民群体中细分出水库移民,研究其教育培训需求状况,且还存在以下不足:一是学者们基于各自调研数据,得出的教育培训需求结论并不一致,有些甚至相互矛盾;二是部分文献运用实证研究方法指出了影响培训需求的各因素,但是缺少从培训对象(农民或者移民)角度来阐述影响机理;三是研究多从培训供给层面出发,探讨应该为水库移民提供什么培训,缺乏从培训受益者——水库移民角度来探讨符合其需求的教育培训。

基于上述研究启示,本文运用SPSS17.0,分析江西水库移民教育培训需求和培训意愿,拟提出改善水库移民培训效率和相关的对策建议。

三、数据来源及样本基本特征

(一)数据来源

本文分析所用数据来源于江西省九江、吉安、赣州、抚州等市、县移民安置点及库区移民的随机抽样问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80份,收回160份,问卷回收率88.88%。剔除回答明显错误或者信息填写不全的无效问卷后,得到有效问卷138份,样本的有效率为86.25%。问卷的受访目标群体明确,样本具有代表性,数据分析结果符合库区状况。

(二)被访者基本情况

基于调研数据,对被访者基本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如下:从性别构成上看,男性水库移民比例(占80.4%)明显高于女性。与女性水库移民相比,男性水库移民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善于与调查员交流,参与调查问卷的热情度高;从年龄构成上看,水库移民主要集中在40岁以上至50岁及以下年龄组;从受教育年限上看,72.5%水库移民受教育年限为9年及以下,即初中文化及以下水平,整体文化水平偏低;从职业构成上看,水库移民以种植业和务工为主,二者所占比例分别是41.3%和42.8%;从年均收入水平上看,近八成水库移民年均收入水平在20000元及以下,远低于江西省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现金收入21150元。

四、江西省后扶时期水库移民教育培训需求分析

(一)水库移民培训需求的迫切程度与性别差异有关

对受访者性别和培训需求迫切程度进行交叉分析,结果表明(见表1),男、女水库移民“培训需求迫切”所占比例分别为50.4%和40.7%,二者相差近10个百分点,男性水库移民培训需求迫切程度高于女性。原因在于,男性水库移民承担着维持家庭生计和提高家庭生活水平的重要责任,他们对参与培训提高相应技能,进而提高收入,改善家庭生活条件的培训需求强烈。然而,随着男性水库移民向非农行业转移,留守库区的女性承担着照料家庭和农业生产的双重任务,逐渐成为家庭生活和农业生产的决策者,她们对培训需求的迫切程度将日益增加。

(二)水库移民期望的培训内容与从事职业有关

表2显示,水库移民倾向于接受农业技术方面的培训,其中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的水库移民选择这一培训内容所占比例分别是82.5%和50%。由于水库移民从事养殖业生产主要是以商品化获利为目的,因此其选择农产品营销知识培训内容的比例为100%。务工为主的水库移民选择接受农业技术培训所占比例接近50%,原因在于移民外出务工稳定性差、生活成本高,多数希望利用当前国家强农惠农政策,掌握好农业技术,一旦有合适的农业项目,可以通过从事农业生产增加收入。经商为主的水库移民选择接受非农技术和企业经营知识所占比例分别是40%和30%,然而与预期不同是,其选择农业技术培训比例为40%,原因可能是经商存在较大风险性,水库移民抗风险能力低,将农业生产作为最后生存保障,希望学习农业技术,为日后重新从事农业生产做准备。

由此可见,不同职业的水库移民对培训内容的需求偏好不同,但对农业技术培训都有一定需求。

(三)水库移民培训付费意愿与收入水平有关

收入水平对培训参与度具有直接影响,不同收入水平的水库移民培训付费意愿不同。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选择“完全免费”培训的被访者比重呈下降趋势(分别占90.6%、87.1%、82.2%、62.1%);只要实际培训效果明显,愿意“按比例承担部分费用”参加培训的被访者总体上呈增加趋势(所占比例分别为6.3%,12.9%,17.8%,17.2%),详见表3所示。值得注意的是,仍有3.1%的年均收入为5000元以下被访者愿意“承担全部培训费用”,可能原因是,收入水平越低的移民,致富欲望最强烈,希望通过实际效果明显的培训脱贫致富。

(四)水库移民的其他培训需求

在培训时间、频次方面,水库移民希望将培训时间安排在农闲季节,培训时间为1-7天,培训频数为一年开展2次培训。这样的培训时间、培训时长、培训频次对正常农业生产的影响较小;在培训地点方面,水库移民希望在本村或本乡(镇)开展培训。水库移民在离自己生产、生活较近地点参与培训,一方面不会耽误正常农业生产,另一方面可以节约交通、食宿等培训成本。同时,调查发现,水库移民喜欢更具权威性、可信任度高的官方组织提供培训服务。水库移民首选的培训主体是移民管理机构。移民管理机构直接负责与水库移民相关的各项工作,与水库移民接触频繁,其组织的培训容易受到水库移民的信任。其次是农技推广机构和政府部门。

在众多培训方式中,水库移民更青睐的是简单易学的现场指导培训方式。因为对于文化水平低的农村水库移民来说,现场指导传授生产技能和技术,直观性强、易接受、效果好。此外,还有部分水库移民偏好教学与实习相结合、实地考察这两种培训方式。

五、结论与建议

通过分析水库移民教育培训需求状况,得出如下结论:第一,总体上讲水库移民培训意愿(占92.6%)较强,且水库移民培训需求的迫切程度、期望的培训内容、培训付费意愿分别与其性别差异、从事职业、收入水平有关;第二,水库移民对教育培训有其他客观需求,如水库移民希望培训时间安排在农闲,培训周期短,培训频次少,培训地点就近安排,培训主体是官方组织,培训方式简单易学等。因此,在水库科移民后扶阶段,首先,水库移民培训供给方应根据水库移民个体特征、职业差异及需求特点制定培训计划、确定培训内容,尽量在农闲季节,就地组织开展简单易学、实践指导性强、效果明显的短期培训。同时,一方面要侧重农产品营销知识和企业经营管理知识等非农技能的培训,另一方面要加大以女性水库移民的现实需求为导向农业技能和技术培训。其次,政府部门要加大水库移民教育培训的财政投入,增加培训机会,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内容的培训,扩大培训受益范围。此外,在水库移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非官方培训主体承担着重要的非农培训任务,政府应加大对其的补助力度,提高其培训积极性。第三,培训前要搞好移民培训需求调研,培训中切实做好培训工作、提升培训能力,培训后做好培训效果评估和跟踪,夯实培训成果。

[参考文献]

[1]张丽丽,赵邦宏,王哲,刘子刚.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教育培训的需求分析——以河北省为例[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2]张亮,张媛,赵帮宏,李逸波.中国农民教育培训需求分析——基于河北省农民教育培训调查问卷[J].高等农业教育,2013,(8).

[3]周银珍,张岩冰,孙达林.水库移民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研究[J].企业经济,2009,(8).

[4]罗万纯.中国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状况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201,(2).

[5]黄圣男.李腾飞,王志刚.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参与行为分析——基于福建、安徽、山东和黑龙江4省的调查数据[J].中国农村观察.2013,(2).

[责任编辑:李佳佳]

猜你喜欢
教育培训政策建议
关于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研究与思考
江苏省中小企业融资现状调查与思考
美国职业安全教育培训方式对我国的启示研究
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注重教育培训 保障职工安全
科研经费管理政策改革研究
城市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县级党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