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铁生《命若琴弦》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2015-06-30 12:38李文博
作家·下半月 2015年9期
关键词:生命意义史铁生

摘要    史铁生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他在成年期间长期患病,用他自己的话说,“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但是史铁生却以残缺的身体书写了丰满的思想,用睿智的语言照亮了幽暗的心灵。《命若琴弦》是史铁生的代表作,也是一部极具文化内涵的哲理小说,该小说以老瞎子和小瞎子的生命故事诠释了深刻的生命哲理,表达了史铁生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和生命价值的终极思考。

关键词:史铁生  《命若琴弦》  生命意义

史铁生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他于1951年出生于北京,成年期间长期患病,用他自己的话说,“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但是史铁生却以残缺的身体书写了最丰满的思想,用睿智的语言照亮了人们幽暗的心灵。史铁生代表作有《我与地坛》《我的遥远的清平湾》《老屋小记》《来到人间》《命若琴弦》《合欢树》,等等。《命若琴弦》是史铁生的代表作,也是一部极具文化内涵的哲理小说。该小说以老瞎子和小瞎子的生命故事诠释了深刻的生命哲理,即生命的意义在于过程而不在于目的,人生不能没有希望的指引。

一  生命的困境

《命若琴弦》是一部具有哲理意味的短篇小说,该小说讲述了一个简单的人生寓言故事,并通过“老瞎子”、“小瞎子”的人生故事,揭示了人类与生俱来的生存困境。小说中,年轻的小瞎子跟着老瞎子学习弹琴说书,两人奔走于莽莽群山之中,每人带一把三弦琴,走乡串户,以说书为生。老瞎子的琴槽里封着一张药方,老瞎子的师傅临终前告诉老瞎子一个秘密——弹断一千根琴弦,然后从琴匣中取出药方,照方抓药,就可以重见光明。出于对重见光明的渴望,老瞎子翻山越岭、不辞辛苦地赶路、弹琴,耗尽毕生精力終于弹断了一千根琴弦,于是,他打开了那张珍藏了五十年的药方,结果那张寄寓无限期望的药方不过是一部“无字天书”——白纸。老瞎子非常绝望,在药店门口蹲了三天三夜,随后他豁然醒悟:人生就是如此,谁也无法摆脱生存的困境,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对待生命的困境。于是,老瞎子如法炮制,郑重地将白纸封进琴槽之中,并将生命的故事讲给小瞎子,“是我记错了,是一千二百根……是一千二百根”。

显然,失明是老瞎子的人生宿命,也是老瞎子无法逃避的生存困境,复明是老瞎子的生命理想和价值追求,“无字天书”是老瞎子实现生命价值的途径,它承载了老瞎子全部的希望。为了获得这部“无字天书”,为了弹断一千根琴弦,老瞎子历经磨难、费尽心机,离弹断一千根琴弦越近,老瞎子就越激动和充满信心,因为弹断一千根琴弦就可以重见光明,但事实却恰恰相反,因为世上并没有让瞎子重见光明的灵丹妙药,所谓的药方不过是一张普通的白纸。于是,在弹断一千根琴弦之后,老瞎子陷入了希望幻灭的困境,陷入了极度痛苦之中。对小瞎子而言,双眼失明也是无法摆脱的人生宿命,刚开始小瞎子并未体认到当瞎子的苦恼,并沉醉于短暂而快乐的爱情生活之中,但是他心爱的秀兰儿却嫁到了外村,原因就是秀兰的父母不同意她嫁给一个瞎子。那天,老瞎子跌跌撞撞地回到野羊坳,小瞎子却跌倒在雪地里等死,因为那个捂过他的眼睛、搬过他的头的小妮子嫁人了,小瞎子在老瞎子所点的篝火旁边哭了几天几夜,他发出“干嘛咱们是瞎子”的诘问,老瞎子平静地告诉他,“因为咱们是瞎子”,这句简单而无奈的回答包含了无尽的内心酸楚,表达了史铁生对人生命运的思索:人生下来注定只能是自己,必须孤独地活着;人生下来就有欲望,但人实现欲望的能力永远无法满足欲望;人生来就是向死的存在,人生就是慢慢地走向死亡。

作为一个残疾人,史铁生深深体会到残疾的切肤之痛,“残疾是残缺、限制和阻障”,“不仅仅是限于肢体或器官,更是心灵的压迫与损伤”。同时,史铁生也认为,即便是身体健全的人,也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各种“残疾”与“缺陷”,“残疾无非是一种局限……这些局限也送给他们困苦和磨难”。史铁生挖掘了人类“残疾”背后永恒的生存困境,即人有着无尽的欲望,人的能力和欲望之间有着永恒的距离,人类永远无法改变这种生存困境,总是会遇到各种困境,摆脱了一种困境之后会遇到新的困境,人生就是由这些大大小小的困境所组成。史铁生从残疾的人看到了人的残疾,并由己及人,把对残疾群体境遇的感叹上升到对人类命运的感悟,表达了他对人类生存状态的哲学反思。其实,人类的生存困境就是古希腊神话中西西弗斯的生存困境的再现,勇敢而睿智的西西弗斯触怒了诸神,为了惩罚西西弗斯,诸神让他将一块巨石推到山顶,每当巨石到达山顶,就从山顶滚落下来,于是,西西弗斯不断重复着无效而无望的劳作,永无休止,其实,人生也是如此,人们总是在重复着单调而枯燥的生活,重复着春、夏、秋、冬的生命轮回。西西弗斯的悲剧在于他是有自我意识,他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在进行无效的劳役,但是他又无法改变自己的宿命,其实,人类的命运也正是如此,人们清楚自己的生存困境,但是却无法改变这种结局。可见,西西弗斯的悲剧就是人类的悲剧,也是人类永远无法摆脱的生存困境。

二  生命的意义

既然生命的困境是永恒的、不可避免的,那么生命的意义何在呢?如何才能超越永恒的生命困境?对此,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解读。存在主义者认为,世界是荒诞的,生命是荒诞的、毫无意义的,是在无意义中寻找意义。老瞎子师傅留下的“无字天书”就带有浓重的存在主义意味,因为穷尽一生所追求的不过是一张毫无意义的白纸,犹如西西弗斯推着巨石上山一样,完全是一种徒劳的、没有意义的劳作。其实,老瞎子就是现实生活中的西西弗斯,明知奋斗也没有希望,明知抗争也无法改变命运,仍要倔强地坚持下去,将复明的希望传递下去,在荒谬的抗争中维护生命的尊严,实现生命意义的超越。

在野羊坳弹断最后两根琴弦之后,老瞎子拿出了师傅留下的药方—— 一张白纸,他的内心异常痛苦,“心弦也要两点,一头追求,一头是目的”,现在没有了目的,老瞎子的心弦空无所系,怎样才能绷紧它呢?老瞎子想起了师傅临终前所说的,“人的命就像琴弦……弹好就够了”。最后,老瞎子参悟了生命的终极意义,领悟了目标和希望的重要价值——“生命的意义在于你创造了这个过程的美好与精彩……欣赏这个过程的美丽与悲壮”,“一辈子都被虚设的目的拉紧,生活中丁丁当当才有了生气”。正因如此,老瞎子并没有绝望,而是以饱满的激情对待生活,用一个谎言带领小瞎子穿行于“莽莽苍苍的群山之中”,弹奏着生命的绝唱。可以说,《命若琴弦》对生命意义的关注超越了残疾人的生命意义,表达了史铁生对人生意义和生命价值的终极关怀,史铁生也借老瞎子和小瞎子的故事告诉世人:生命的意义不是目的,而是生命的过程,生命过程可能是黯然失落、毫无价值的,甚至是永远无法摆脱的生存困境,只能以充实而精彩的生命过程对抗必然的人生宿命,在抗争中彰显“大写的人字”。

三  生命的超越

第一,天人合一的人生境界。在《命若琴弦》中,老瞎子师傅留给老瞎子的药方是一张“空”、“无”的白纸,但是白纸并不代表空虚与无意义,因为它赋予老瞎子生命的“希望”,支撑老瞎子弹断一千根琴弦。当药方变成无用的白纸之后,老瞎子的希望彻底破灭了,他在“药铺前的台阶上坐了一会儿……其实已经几天几夜……有人以为他是疯了”,“骨头一样的眼珠在询问苍天”。在经过痛苦的思考之后,老瞎子终于明白了师傅的用意,彻底参悟了生命的真谛——生活本身就是生命的目的,体验人生、享受人生、超越人生就是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所在。正如加缪在《西西弗斯的神话》中所写,“西西弗斯的全部快乐就在于此……他的岩石是他的东西”,显然,西西弗斯并未因众神的捉弄放弃单调而枯燥的生活,而是不知疲倦地推动巨石,并在不懈的抗争中获得内心快乐和生命超越。老瞎子身上就有着西西弗斯的影子,他与西西弗斯一样,并未陷入生命困境而不能自拔,而是超越了生命的局限,获得了精神的解脱。在参悟了人生的真谛之后,老瞎子不再需要所谓的药方支撑生命,他放弃了自我主义的虚妄追求,回归了淳朴自然的生命本真,进入了至善至美、物我两忘的人生境界,完成了对生命永恒困境的超越,于是,“莽莽苍苍的群山之中走着两个瞎子……无所谓从哪儿来,也无所谓到哪儿去”。

第二,希望和目标的指引。对于普通人而言,无法参悟透生命的困境与存在的价值,也难以进入天人合一、至善至美的人生境界,只能为命运的偶然和生命的困境所摆布,痛苦、孤独、迷惘、绝望地生活于世上,直至生命的终结。但是,我们又无法与命运进行势均力敌的抗争,不能绝对地服从冥冥之中的命运安排,那么我们该怎样对待人生的宿命?怎样摆脱生命的困境?史铁生给了人们超越生命困境的另一良方——用希望指引人生。

生命中可以没有光明,但是不能没有希望;生命可以漂泊无依,但是灵魂不能没有归宿。在古希腊神话中潘多拉打开了魔盒,放出了幸福、瘟疫、灾祸、虚伪、嫉妒、贪婪、痛苦等,却将“希望”留在了盒内,在缺失了希望之后,人类饱受痛苦的折磨和灵魂的煎熬,始终无法获得生命的解脱。可见,希望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是引导生命驶向理想彼岸的指路明灯,人生中不能没有希望。在《命若琴弦》中,假如老瞎子的师傅告诉老瞎子,要弹断一千二百根琴弦,才能从琴槽中取出药方,然后才能重见光明,那么老瞎子可能会带着希望,幸福地离开人世。同样,为了让小瞎子摆脱生命困境的煎熬,为了让小瞎子能在黑暗的现实中顽强地生活,老瞎子给了小瞎子生命的希望——弹断一千二百根琴弦,从琴槽中拿出药方,按照药方抓药,然后重获光明,“是一千二,我没记够,我记成了一千”。于是,小瞎子带著生活的谎言重新走上了弹唱之路。“弹断一千二百根琴弦,重获光明”虽然是一个谎言,但是这个谎言却蕴含了生命的真实,即生命不能没有希望,那怕是毫无价值、没有意义的希望,因为只有希望的指引,人们才能抗拒生命的痛苦、无奈、虚无、迷惘、绝望、贪婪等,致使获得生命的超越。

在《命若琴弦》中,史铁生借老瞎子和小瞎子的人生寓言故事,探索了生命困境、生命意义、超越生命困境等哲学命题,表达了史铁生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和生命价值的终极思考。生命的困境是无法摆脱的,生活的目的都是虚设的,但是生命离不开目标与希望,只有用希望为生命导航,才能让生命获得更精彩、更有价值。

参考文献:

[1] 余翠萍:《生存的困境与出路——〈命若琴弦〉的人生哲理初探》,《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2009年第1期。

[2] 谭爱娟:《琴弦上的生命之歌:史铁生作品中的残缺之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3] 范丽:《无尽的超越》,《名作欣赏》,2008年第2期。

[4] 李林徽:《永远悠扬的生命弦音——〈命若琴弦〉的艺术哲学意蕴及现实意义》,《传承》,2010年第9期。

[5] 胡鑫:《解读生命内涵的不同观点,探寻当代生命教育的框架》,《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

[6] 王晓晨:《扶轮问路写作夜一度生命若琴弦——从〈命若琴弦〉看史铁生的生命哲学》,《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2期。

(李文博,郑州职业技术学院助教)

猜你喜欢
生命意义史铁生
曹雪芹与史铁生的生命哲学比较
去找史铁生
关于史铁生
白色的鸟 蓝色的湖——写给史铁生的信
中职语文教学,倾听生命拔节的声音
延安红色政权的政治正当性:生命意义的维度
史铁生作品的“形而上”特征及其对当下文学创作的启示
生命意义视野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特点
史铁生:心魂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