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底索马里爆炸案黑手

2015-07-01 07:21
新传奇 2015年31期
关键词:特派团青年党非盟

摧毁半岛皇宫酒店不仅可炫耀极端分子余威尚存,也可继续给当地居民施加心理压力,使之不敢和索马里政府及国际机构合作,更能最大程度地制造国际影响。

2015年7月26日,在索马里首都摩加迪沙,中国大使馆所在的半岛皇宫酒店遭自杀式汽车炸弹袭击,至少造成15人遇难。经中国外交部核实确认,中国大使馆1名武警罹难,3名武警受伤。

联合国安理会7月28日一致通过决议,决定将非洲联盟(非盟)驻索马里特派团任期延长至2016年5月30日。安理会决议继续授权部署非盟驻索马里特派团(以下简称非索特派团),以打击“青年党”,推动索马里政治进程,维护索马里稳定。该特派团兵力至多为22126人。

极端组织“索马里青年党”宣称制造了这起袭击事件,并称此举旨在报复非盟驻索马里特派团(简称非索特派团)和索马里政府军近期对该组织实施的围剿。

这是“索马里青年党”近期发动的系列袭击事件之一。7月18日,“索马里青年党”就在摩加迪沙南部袭击了索马里国会议员阿卜杜拉西,当场将其打死。此次遭受袭击的半岛皇宫酒店,在2012年时就曾经遭到过“索马里青年党”的自杀式炸弹袭击。当时,索马里总统马哈茂德正在酒店内办公,但并没有受伤。

为什么发生在此时此刻

半岛皇宫酒店是饱经战火的摩加迪沙为数不多的地标性建筑。该酒店设施完善,交通方便,成为许多重要机构的首选办公场地。爆炸案发生前,这座酒店里集中了中国、卡塔尔、肯尼亚、阿联酋等多个国家大使馆,多家国际知名传媒机构办事处。这里也是索马里政要及其家属经常光顾的所在,不仅因为官方或非官方外事活动经常在这里举办,也因为不少索马里政府官员常常下榻于此。

在某种程度上,在摩加迪沙率先恢复“正常生活”的半岛皇宫酒店成为当地“新时代的里程碑”。摧毁它不仅可炫耀极端分子余威尚存,也可继续给当地居民施加心理压力,使之不敢和索马里政府及国际机构合作。

不仅如此,此次袭击恐怕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袭击发生时,美国总统奥巴马正在进行其东非之旅,这次访问几乎时时处处和索马里有关:访问的第一站是肯尼亚,是索马里前“过渡政府”的所在地;第二站埃塞俄比亚是非索特派团派往索马里打击“索马里青年党”势力的非盟军队主力。7月25日,奥巴马意气风发地在肯尼亚卡萨拉尼体育场发表公开演说。这所体育场同样曾用于拘押“青年党”战俘。在演讲中,他自信地表示,“索马里青年党”在索马里的活动能力业已减弱。

几小时后,“索马里青年党”就在摩加迪沙接连进行两次恐怖袭击,杀死1名国会议员、1名为索马里总统服务的律师及其保镖。而惊天动地的半岛皇宫酒店大爆炸,则发生在奥巴马卡萨拉尼演讲后不到24小时。很显然,此举足以让奥巴马感到尴尬。

新华社前驻内罗毕非洲总分社记者邰背平认为,“青年党”发动的基本是“无差别”袭击,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国家并没有特殊的针对性。眼下正值奥巴马访问非洲,索“青年党”此时针对摩加迪沙守备森严的半岛酒店发动袭击,可能是意在最大程度地制造国际影响。

“索马里青年党” 是个什么党

“索马里青年党”可以说是索马里内战的产物。自1991年索马里陷入内战后,无政府状态给了恐怖势力以崛起的机会。凭借与阿拉伯半岛仅隔狭窄红海的舟楫之利,源源不断地从也门等地获得“基地”组织人员、物资、装备和组织、经验等方面的指导,“伊斯兰法院联盟”(ICU)一度坐大,并在2006年控制首都摩加迪沙。当年,他们严禁全国娱乐,甚至在世界杯期间枪杀收看卫星转播的球迷,令全世界哗然。

2006年底,在美国支持下,埃塞俄比亚军队介入索马里内战,占领摩加迪沙,ICU失败后陷入分裂。其中强硬派分裂为“索马里青年党”和索马里伊斯兰党。前者当时以索马里港口城市基斯马尤为大本营,后者活动在索马里中南部。2009年,“索马里青年党”攻入摩加迪沙市区,并多次进逼总统府。

这两支极端势力变本加厉地推行原教旨主义,禁绝艺术、音乐,禁止收看足球转播,推行严刑峻法,试图逼迫索马里人在“不参加圣战就处死”的高压下成为自己的炮灰。2011年6月,非洲联盟派遣非盟联军8000人(后增兵至22000人)进入索马里。在几个月内,先是将其武装逐出摩加迪沙,继而又收复了其大本营基斯马尤。

不甘心失败的“索马里青年党”随后发动了“非对称攻击”,借鉴“基地”组织的自杀袭击手段,并将袭击范围扩大到周边国家。2012年至2013年,它相继对肯尼亚、吉布提、乌干达、埃塞俄比亚境内的多个目标发动袭击。其中影响最大的,是2013年9月21日震惊世界的肯尼亚内罗毕市中心西门商场袭击事件。这次恐怖袭击导致72人死亡,约200人受伤。

“索马里青年党”的卷土重来,迫使国际社会再度加大对索马里的投入。美国和法国联手,试图通过发动无人机“定点清除”;非盟则在国际社会的支持下持续向索马里增兵,并在近日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国际社会该怎么做

自2008年起,美国将“索马里青年党”列入国际恐怖主义组织名单。此后,为避免重演1991年在索马里发生的“黑鹰坠落”事件,美军一直采取“高来高去”的战法——使用直升机、无人机和巡航导弹攻击“索马里青年党”目标,而士兵绝不“上岸”。自2008年至今,这种战法的确消灭了许多该组织头目。几乎每一次,美国政府都宣称取得“决定性胜利”。但在“索马里青年党”没有人是不可替代的,仅靠定点清除消灭不了恐怖主义。

索马里襟带阿拉伯半岛和非洲,北望红海,地缘政治地位至关重要。如果这里被恐怖势力占据,就会构成西起大西洋、東至东南亚的“恐怖链条”。反之,则会形成商贾往来不绝的“和平之环”。

事实证明,不论美国津津乐道的无人机袭击,还是各国锲而不舍的海上护航,都不足以从根本上改善索马里的安全局势。相反,非索特派团步步为营、稳扎稳打的“笨办法”,辅以战后恢复重建的和平感召,才是最终解决索马里问题的出路。由于非洲各国财力有限,非索特派团在兵力投放、后勤保障等方面一直存在相当多的困难。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战斗力,国际社会应从某些不切实际的“宏大战略”中回归现实,踏踏实实地给非索特派团“输血补气”。就目前而言,这是确保各国在该地区战略利益安全的最有效途径。

(《南方周末》2015.7.30陈在田/文)

猜你喜欢
特派团青年党非盟
“中国监听非盟”说遭驳斥
穆加贝卖300头牛给非盟捐款
美军空袭索马里青年党
美军对索马里发动空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