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国际化与高校外事管理工作管窥

2015-07-01 02:19杨雨晴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外事国际化信息

杨雨晴

摘要:国家国际地位的提高、双边和多边教育合作与交流不断拓展以及国家对于教育国际化的重视,都为高校外事工作的开展带来机遇。有机遇就会有挑战,对此,通过对高校外事工作国际化发展中存在的劣势进行分析并探讨解决办法。

关键词:高等教育国际化;高校外事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5)06002502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指一国高等教育面向国际发展的趋势和过程,是把国际的、跨文化的、全球的观念融合到高等学校教学、科研和服务等诸项功能中的过程[1]。教育外事是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对外文化交流的一个分支,高校外事是教育外事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对外交往和国际交流的主要枢纽[2]。在国家倡导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积极背景下,如何创新高校外事工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高校外事工作的春天已经来临

高校外事工作是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具体实施工作。综合国内高校目前的外事管理来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牵关系,与国外大学、国际组织或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开展合作项目;二是请进来,根据教学和科研需求,引进和管理外籍教师、专家;三是走出去,组织和管理本校各类人员出国留学、参加国际学术会议、访问、讲学等;四是管学生,承担留学生管理事务,包括留学生招生、教学管理和生活管理等;五是外事接待。

随着国家国际地位的提高,国际间交流日益频繁。世界各国与中国在经济上、文化上合作与交流不断拓展,国家不断着力发展新业态的开放型经济,追求比较高的开放型经济层次,比如人才的国际交流、教育的传播与服务、服务贸易进出口、科技进出口、海外投资和国际金融等等[3],人才的国际交流为我国高校引进国际高端人才以及教师出国进修带来诸多良机。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搞国际化,外国也搞国际化,外国机构抢占我国教育市场的步伐加快,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大量国际资源和国内留学中介机构涌入,不断冲击传统教育市场,国内高校外事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国家高度重视教育国际化战略,教育部把继续扩大教育对外开放列为2015年工作要点之一。袁贵仁部长在2015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就深化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提出四点要求:(1)做好出国留学工作。要认真落实全国留学工作会议精神,牢牢坚持“人才培养和发挥作用、出国和来华、公费和自费、规模和质量、管理和服务”五个并重,把握好留学工作的大方向。(2)加大来华留学工作力度。实施《留学中国计划》,建设来华留学示范基地,吸引全世界优秀青年来华留学。(3)提高中外合作办学质量。要从我国教育大局出发,坚持对外开放战略,加大力度引进国际优质教育资源。(4)服务国家开放战略。针对我国非通用语种人才储备不足问题,优先支持高校开设与我建交国官方语言的88个非通用语种专业,培养一批精通非通用语的复合型人才[3]。一国之部长如此具体地部署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尚属首次。

外部环境和国家政策创设了利好的氛围,高校外事工作大有用武之地,应抓住机遇,积极发展,由后台走向前台,由辅助类工作改为主体性工作,这既是外部压力,也是高校使命。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谁抓谁得益,谁早抓谁早得益。

二、国际化进程中高校外事工作存在的劣势

高校外事工作的发展并不一帆风顺,学校内部还存在着很多制约因素。比较突出的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对国际化重要性认识以及宣传还不到位

不少高校大都定位于培养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建设的应用型人才,将国际化与本土化相互对立,思想上不重视发展人才的国际化战略,有些高校虽然在学校总体发展规划中提出了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提升学校国际化程度的目标,但缺少具体举措,行动处于被动状态。

2.工作制度不健全

很多高校尚未形成系统完整的外事工作制度体系,导致外事工作存在一些无制度可依的现象,很多工作处于或然状态,规范性严重不足。外事工作人员必须具有过硬的思想素质和专业素质,但对外事工作人员缺乏相应的业务培训制度,降低了外事工作质量。

3.运行机制不畅

外事工作是一项综合性强的工作,需要学校各个部门之间协同共进,但事实并非如此,例如,派出留学工作方面,从选派到完成国(境)外学习需要学校保卫处、学生处、财务处、教务处以及各院系共同协助外事部门办理学生出国(境)手续,可能由于人力、专业技能和职权范围限制或者部门之间沟通不到位,常常出现各部门相互推诿扯皮现象,降低了工作效率。

4.信息发布平台有待改进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以门户网站为主的信息平台变得越来越重要,这是快捷传递信息的地方,是沟通方方面面的立交桥。但很多学校的外事门户网站无专人管理,信息量少而旧,有的只有中文版没有英文版,点击率偏低。根据一项问卷调查,2014年境外学习政府奖学金项目学生中,只有6%获得信息是来自外事处网站,12%获得信息来自于辅导员,48%获得信息来自于以前参加过项目的同学,34%信息来源于图书馆海报。

三、创新高校外事工作的建议

1.更新观念,进一步提高对国际化重要性的认识

加强对全校师生的宣传和教育,进一步树立高等教育国际化观念,增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意识,逐步完善教师聘用和职务晋升政策,鼓励教师出国进修、访问及参加学术会议,并加强管理,提高教师出国进修、出访、学术会议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加大管理人员尤其是高校领导“走出去”“引进来”的力度,进一步拓宽校领导国际视野,不断更新办学观念。

2.建立宏观调控的管理机制

通过不断完善高校外事管理规范、高校外事执法责任规范、高校外事监督办法等规范来落实高校外事的教学常规管理、安全管理、后勤管理、财务管理。由负责外事的校领导牵头,定期召集外事部门、院系研究部署外事工作,交流和分享外事工作信息,充分调动学校教务处、学生处、后勤处、保卫处和财务处等职能部门的共同协作,最大限度地为学校涉外事务的开展提供便利。例如,与国(境)外高校的教务对接是规范化进程中的重点难点,其中学分认定转换是核心问题。一套系统、完整的学分互认互换管理制度的建立对于规范项目、更好地服务学生有着重要作用,外事处需联合教务等相关部门逐步建立相关规范。积极与高校各院系联系协调,争取在院系支持下,开设双语课程与专业,这样可以吸引更多汉语基础较差的留学生前来学习,同时降低中文授课课程的学习难度。

3.加强对外事工作人员培训

外事工作的特殊性需要工作人员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涉外工作能力,不断学习我国及相关国家的相关法律和政策,深入了解中外文化差别,提高文化素养。在日常管理过程中,要掌握外国人员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和生活方式。积极组织外事工作人员参加国际交流礼仪、外交学、外事管理技巧、因公护照及签证办理等方面的讲座。

4.加强运用现代化信息平台处理涉外事务

积极利用网络搭建信息交流平台,对国外传递学校相关信息,宣传学校优势学科专业信息。在外事档案管理过程中,也尽量利用数字化网络平台来管理高校外事档案,以实现快捷、高效、准确、可靠、便利及多方位的信息服务,实现资源共享,进一步满足国内外高校交流需要。外事处应尽快完善网络信息发布平台,可以通过微博、微信等平台加大学生出国留学项目宣传力度,建立外事处信息管理系统同时进一步密切联系院系、相关部门、学生社团等,提高学生项目宣传的效率,使学生能够第一时间掌握项目信息,更好地服务学生。

5.加强信息甄别工作

针对信息获取平台不完善引发的问题,外事管理人员应从不同角度、不同途径收集信息和对信息的处理,从而降低信息不对称的负面影响。严格制定每个学年聘请外国专家计划,认真做好外国教师学历、学位证书、教师资格证、签证护照、健康证、个人简历等资质审核,同时确保一定资金投入,保证引智质量,建立健全外国专家聘用管理办法及外国专家安全和生活管理办法。在招留学生方面,规范招生渠道,与国际交换生组织(International Student Exchange Programs, ISEP非盈利性学生交流组织,成员涵盖全球300多所大学)接触,申请成为其会员,接收国外大学的短期交流留学生。严格审核留学生申请材料,进行有条件的筛查。在派出方面,认真审核因公出访人员的申请报告,完善因公临时出国(境)公示制度和教师因公临时出国(境)管理办法。

参考文献:

[1]王斌泰.教育外事工作研究[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238.

[2]沈月红.浅谈新建本科院校外事工作的管理与发展[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29).

猜你喜欢
外事国际化信息
聚焦港口国际化
外事之窗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戒急用忍 行稳致远——外事监管六大问题答疑
一组成功的“外事报道”出炉始末
直销企业国际化并不难
口译不宜“任性”:基于语料库的外事翻译等效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