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商务日语写作课程建设

2015-07-01 03:26佟玲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课程建设实践能力

摘要: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实践教学。然而目前的日语写作教学中存在着教学内容脱离企业需求、考核方式单一、缺乏实践教学设计等问题,导致学生写作能力提升不明显。基于此,在企业调研的基础上,引入工程教育理念,通过一体化的项目教学设计实现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实践能力;商务日语写作;课程建设;应用型日语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2.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5)06018102

随着中日经济合作领域的不断拓展,业务内容的逐步高端化,企业对日语人才的需求也随之发生了变化,既精通日语专业知识又具备用日语进行商务活动能力的应用型商务日语人才的需求量逐年增长[1],培养应用型商务日语人才已成为各大高校日语专业的共识。

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需要分解和落实到各课程目标中,需要各课程的支撑与服务。日语写作作为“听、说、读、写、译”五项日语技能中的一项输出技能,在检验学生日语应用能力的同时,能够更进一步提升学生语言能力和职业能力。因此,写作课程的教学质量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起到了重要作用。

然而,通过对国内近20所高校日语专业的写作课程进行调研后发现,目前各高校日语写作课程内容以日常命题写作为主,教学方法以片面注重语言形式的“结果教学法”为主,考核方式以“期末试卷笔答”为主,这些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严重脱节,已经无法满足企业对日语人才的需求。因此,探索应用型、实用化的日语写作教学模式和课程内涵建设已迫在眉睫。

1课程建设与改革的理论基础与设计思路

应用型商务日语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就是实践教学。写作课程其本身就是实践类课程,然而目前的日语写作教学中存在着教学内容脱离企业需求、考核方式单一、缺乏实践教学设计等问题,导致学生写作能力提升不明显。

本文围绕应用型商务日语人才的培养目标,针对传统日语写作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制定了如下建设和改革思路,即明确一个目标:重点培养学生的商务日语写作能力,加深对日本社会和企业的理解;深化两员(源)建设:人员(师资队伍),教学资源(教材、课件、网站);探索三个结合:专业知识传授与职业能力培养相结合,课内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教师与学生(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相结合;开展四项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质量监控机制。

2课程建设与改革内容

2.1明确课程培养目标,突出应用型、实用化特色

传统日语写作教学,片面强调基础写作能力的重要性,忽视了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所学不能所用,难以满足企业需求。通过对用人单位进行调研后,明确了本课程的培养目标:在培养学生的基本写作素养及商务日语写作能力的同时,通过企业文化的渗透,加深学生对实际工作流程、工作内容的了解,并通过课程项目教学设计与实施,综合提升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信息处理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实践创新能力,从而实现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的课程培养目标。

2.2设计商务化、阶梯式教学内容,逐步提升学生能力

在充分考虑学生、教师、产业和社会等相关利益者需求的基础上,选取学生在毕业前及未来的工作中使用频率较高的写作内容为题材。同时,遵循语言学的认知规律,在内容设置上,从模仿训练到基础创作,再到自由创作,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课程内容侧重于常用商务文档写作训练,设计了电子邮件、会议记录、留言条、邀请函、商业信函、传真、报告书、毕业论文、求职简历等实用性极强的内容,使学生能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而非纸上谈兵。在题材以及例文选择上,努力贴近工作、生活实际,尽力为学生提供切实有效的参考。

2.3借鉴工程教育理念,探索项目化教学模式

“写作”作为一项输出技能,对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要求很高。但是传统日语写作教学很少考虑到写作课程这一特殊性,授课伊始便采用“句型讲解、命题作文”这一模式,容易使学生产生腻烦心理,严重影响教学效果。

基于上述现状,本课程组教师引入工程教育理念,创建项目化教学模式,以企业展销会模拟项目贯穿整个课程。并将这一课程项目分解成各单元项目,同时,根据学生人数平均分成若干个项目小组,每组选定组长负责授课过程中的小组成员分工、合作。由各小组成员共同完成各项目的策划、实施、发表及成果提交。教学实践证明,项目化教学模式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提升了学生自主学习及团队合作能力。

2.4依据授课内容,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目前,日语写作教学中主要采用的是“结果教学法”,即注重文章的语言形式,强调语法、措辞的重要性。而该方法的缺点就是忽视了对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无形中束缚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为解决这一问题,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授课各章节内容的难易程度及教学目标的不同,灵活运用了实践教学中广泛使用的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仿真教学法及合作教学法等,从而改变了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言堂”的被动教学模式,构建并实施了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教学模式,提高了教学效果[2]。当然,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其自身的优势及不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对各种教学方法进行灵活运用。

2.5建设一体化教学资源,全面提升教学效果

在教学资源建设上,以教材、课件、网站的一体化建设为主线,科学合理地优化教学资源。

在教材遴选时,通过对市面上销售的日语写作教材进行比较分析后,发现现行的教材普遍偏重于命题作文式的日常写作训练,对商务环境中所需文档的写作训练涉及较少。为满足教学需求,组织课程组中、外籍教师自行编写并出版了《实用日语写作》教材。该教材综合考虑到企业用人需求、外语教学的特点及学生的学习需求等内容,内容从基础知识到日常写作,再到商务文档写作,由易到难,层次分明,逐级递进。经过上述设计后,教材主要内容分为以下五章:

第一章:日语写作基本常识。包括稿纸及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简体和敬体的区别,以往学生在写作中出现的典型误用表达解析等。为学生今后的实际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二章:日常写作。包括自我介绍、演讲文、感想文、书信、明信片等内容,为接下来的商务写作训练做好铺垫。

第三章:电子邮件。针对电子邮件的写法进行专项强化训练,通过例文模仿及实训演练,培养学生的书面沟通能力。

第四章:商务文档。包括留言条、传真、报价书、报告书、提案书、会议记录、邀请函、感谢函等,以提高学生的工作能力,缩短企业培训时间及成本。

第五章:就业、升学常用文档。包括求职简历、毕业设计、升学志愿书等,以帮助学生解决毕业、求职等实际问题。

同时,以教材内容为基础,同步开发了课程配套的课件与资源网站。有利于加强学生对授课内容的理解,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既丰富了学生的课外学习,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为课程实践项目的开展提供了参考资源。

2.6设置多样化考核方式,注重学习过程评价

传统的日语写作教学过程中主要通过期末考试的一篇文章作为课程的考核依据。实际上,商务日语写作课程是一门实践类课程,单纯的一次测试难以实现对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及学习过程的全面评价[3]。因此,在课程建设与改革过程中,尝试实施多样化的考核方式。首先,更加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成长与进步,因此加大了形成性考核成绩的比重,项目包含出勤、课堂表现、练习题及单元项目发表等。同时,对于终结性考核,则以用课程项目取代试卷笔答方式。

2.7组建多元化师资队伍,提升教师实践指导能力

教师是教学活动中的设计者,师资素质如何决定着教学质量的高低。“商务日语写作”课程的实践性十分突出,它要求教师既要有良好的写作理论素养,又要有较强的实践运用能力。因此在师资队伍建设上,为实现该课程“技能+职业”的目标与定位,本课程组致力于建设一支“企业资深人士+日籍教师+青年骨干教师”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梯队层次等各方面均趋于完美化的师资队伍。其中,青年骨干教师及时了解教学改革的最新动态,为课程建设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企业资深教师将业界最前沿的知识带入课堂,为教学内容的更新提供素材;日籍教师把关教学内容的准确性、本土化,为课程的严谨性和科学性提供保障。

同时,通过定期集体备课、学术交流会等形式,及时交流授课经验,共享教学资源,探讨教学方法,为课程改革的实施提供了人力资源保障。

3结语

通过课程建设与改革后,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及教学效果得到了大幅度改进,学生的商务日语写作能力切实得到了提高,增强了就业竞争力,也获得了用人单位及留学院校的认可。同时,课程组教师经过不断地学习与探索,教学能力和教研能力也都获得了较大的提升。 然而,课程内涵建设与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不断探索,逐步完善。 在本课程的建设与改革过程中,尚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如案例库的完善与更新、教学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等有待深入探索与实践。

参考文献:

[1]王玉.论商务日语人才培养模式与目标实施[J].日语学习与研究,2011,(3).

[2]周林娟,潘幼芳.商务日语模拟实践教学法的探索与研究[J].日语学习与研究,2011,(5).

[3]佟玲.商务日语写作课程教学模式探索[J].日语学习与研究,2014,(2).

猜你喜欢
课程建设实践能力
高校单片机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探讨
基于卓越计划的金属结构材料课程实践化改革与建设
资源、生态与环境学科群体系下普通地质学课程建设思考
刍议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