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捐”报恩,该不该支持

2015-07-01 10:01彭欣英等
学苑创造·C版 2015年6期
关键词:行孝好事家人

彭欣英等

保安马勇在儿时,常得到邻里街坊的帮助;在部队服役时,他母亲打工受重伤,又是战友们主动捐钱助他度过难关。来自他人的种种温暖让他心生出回报社会的想法,于是在退伍参加工作之后,他每月从2200元月薪中捐赠出1700元,用于资助贫困学生上学。加上其他劳动所得,19年来他累计捐款已超过47万元。不少人为他的善举而感动,然而也有人认为,他应该先照顾好自己和身边的人,尤其是他伤残的母亲,然后再去帮助别人,因为这些年无论挣多挣少,马勇没有往家里交过一分钱,自己也没有成家。对此,你怎么看?

彭欣英:做好事是会“上瘾”的,善良也是会“传染”的。当你捐出一份善意,收获到那些感激的眼神、联想到那些贫苦学生的欢喜模样时,你就会感觉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你的心也会获得巨大的满足感,整个人也会为自己骄傲。我相信,马勇也是这样觉得的。

谢寒冲:以大恩报小恩,这种行为太伟大了!我们平日总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但在现实中,我们却又常常怀疑是否有人能做到。看看,他的行为就是最好的明证。

唐争博:做了好事就应该被赞扬,因为我们的社会需要这种助人为乐的精神。如果人们对这样的善举都不赞扬,那么我们的社会又如何传递正能量呢?

唐信琪:当然要点赞。这世上总有些人,用自己的行为完美地诠释着“爱的力量”。

戴延秋:大爱无声。若说求名,人家默默无言地捐了19年,从未声张;若说求利,这里边又有什么可图的呢?所以我相信,这些行为出自一种纯粹的情感,而我们习惯将这种情感称之为——“奉献”!

胡新筠:正能量,要支持。那些整天说“阴谋论”的请把嘴闭上吧,自己做不到但也请别动不动就说别人也做不到,他不容易。

唐克超:有人说这不过是媒体的一种夸张炒作,我真想拍案而起厉声质问他们:你们坚持19年试试?

谢巧兰:不管他的行为是不是有过度捐赠和炒作的嫌疑,只要他捐了,那他就比社会上许多的人强,更远比那些躲在键盘背后,挥舞着所谓的“道德大旗”而去指责他的人强!

邹兴力:我觉得他应该是从母亲事件中,深刻感受到要做一个感恩和有爱心的人,因而他才会尽自己最大的微薄之力去实现回报社会的目标!为他点赞,他很伟大!

臧影焱:接济别人无可厚非,但前提应该是量入为出,这样才更为合情合理。面对着年逾古稀却依然艰难生存的父母,他该如何求得一份踏实的心安?

陆妙芙:做慈善是应该,不过首先得保证父母的生活质量。自己最亲的人都照料不好,又哪来那么多的精力和时间去表现多么无私的爱?况且慈善不重在捐多捐少,贵在坚持做下去。

姜静槐:俗话说“百善孝为先”,既然古时先贤都把行孝列为行善的第一位,那我们要行善,首先要做的,不应当是先对父母行孝吗?

洪初珍:自己不富裕、没那么大的能力,的确不应该“裸捐”吧?即使不涉及父母的赡养问题,你也要对自己负责呀。为了报恩而做慈善,单身多年仍未成家,在这个传宗接代观念还很强盛的时代,你的父母心里该是多么荒凉啊。

韩夏薇:我只想说,小家好了,大家才能好。

王泰哲:他的善良我愿意点赞,但其他的方面却不支持。只有孝养好自己的父母,才能更好地帮助他人。甚至从某一个特别的角度来说,赡养好自己的父母,就是在感恩社会。

唐旭笙:过头的善良等于罪恶。大部分钱都捐出去了,自己、父母怎么生活?难道自己一直咬牙过苦日子,还拉着父母陪伴,非得这样才能算得上伟大的义举吗?

任凡睦:虽然是件好事,但他的行为并不是完全值得称赞的。自己的家人要先照顾好,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啊?

彭山梅:再好的人,也不会以入不敷出为代价,来换取这样一份赞誉吧?即便是报恩,也不应该是这么个报法呀。让别人过得好,让自己和家人过得不好,就是回报社会啦?他感动了自己,却没能感动我。

王好军:你帮助别人,你的家人怎么办?善良是值得歌颂的,但“裸捐”19年,你的家人过得好吗?对别人善良,对自己得家人残忍,那就不值得称道了。

韦明汐:行善是以施善者的主观意愿为准的。自己觉得这些行为在自己能够承受的范围内,自己开心,那就好。

荣邦楠:爱并没有固定的模式,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想法,如果他的想法不坏,也没给社会带来危害,甚至还带来了很多益处,那么他坚持下去,我们就该为这种行为鼓一下掌,表现出尊重!

蓝安莲:其实相比那些被捐助者,我们更应该关心这位善良好心的老人!不管怎么说,我都要为他的精神点个赞!每一份爱,都不应该被忽视;每一份善良,都不应该被辜负!

黄满铿:我们如何各持己见、如何看待显然不是重点,关键是他自己觉得这些付出是值得的,觉得自己这样的捐助是自己能够承受且不给自己带来困惑的,觉得自己面对镜子中的自己,能够坦然说一声:“我问心无愧!”那么,这就是最好的选择。

姜月薇:传递的爱,让人动容。而我更期待的是:那些学生也懂得感恩,将这份善意不停传递下去,让更多的人感受到温暖,这才是这件好事的完美结局。

一阳有话说:感恩社会,努力回报是应当的,但如何在满足自身起码的衣、食、住、行问题的前提下,在解决个人的生活问题和父母的赡养问题的前提下,再去发挥我们的光和热,也是我们应当思索的。因为一个和谐的社会大家庭,是由千千万万个温暖的小家庭组成的。经营好自己的家,照顾好自身,同样是对父母多年付出、对社会多份关怀的一种温馨回应。

一阳有话说:一人一个活法,马勇选择“裸捐”的报恩方式或许不能让所有人都认同,但是,爱从来就没有什么固定的模式,我们不能据此就轻易地下定结论,直言他的选择是对或错。善良应该被传播,如果大家都能站出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将一份份沉甸甸的爱传递下去,那么,我们的社会定能像马勇所期待的那样,为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营造出一道道爱的港湾!

猜你喜欢
行孝好事家人
最好的养生是对家人和颜悦色
成绩稳定
王祥行孝故事探析
“行孝”故事口头/书面表述差异与传播实践中的价值发生问题
家人不支持直销怎么力?
浅谈小学生孝道文化的教育
孝顺父母
为什么好事不好办?
做“好事”
完形填空三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