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资本的秘密》:财富的钟罩

2015-07-02 01:39苏昌强叶孙玉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钟罩所有权产权

苏昌强, 叶孙玉

(中共福建省周宁县委党校,福建 宁德 35540)

解读《资本的秘密》:财富的钟罩

苏昌强, 叶孙玉

(中共福建省周宁县委党校,福建 宁德 35540)

赫尔南多·德·索托在《资本的秘密》中揭示了资本主义发展的秘密——合法的所有权制度。西方发达国家通过建立完备资产法律体系,提取资本,有利市场的流通;发展中国家或者穷人看见的只是一堆固定资本,僵化的资本,却无法从中受益。从钟罩概念入手,分析历史钟罩、制度钟罩及内涵,对发展中国家具有借鉴意义。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回顾中美各国在打破钟罩方面的探索,具有一定理论与现实意义。提倡对合法财富的保护,确立生产要素确权,土地合理流转,减少流通成本,促进市场经济建设。

钟罩;财富;资本;所有权;土地

一、赫尔南多·德·索托及《资本的秘密》研究简介

赫尔南多·德·索托,秘鲁著名经济学家,1941年生于秘鲁的阿雷基帕,在日内瓦国际高等教育学院完成他的研究生学业。曾担任关贸总协定经济学专家、铜输出国组织执行委员会主席,通用工程公司执行董事、瑞士银行组织顾问团负责人,以及秘鲁中央储备银行总裁。目前是总部位于秘鲁利马市的自由与民主学会的主席,该学会被《经济学家》列为世界上两个最重要的“智囊团”之一。德·索托被《时代》和《福布斯》杂志称为世界上最具号召力的改革家之一,他曾为20多个国家和政府首脑制定所有权改革计划。德·索托的主要活动是和自由与民主学会一起为亚洲、拉美和中东的贫困国家制定和推行资本形成计划。代表作是《另一条道路》和《资本的秘密》。

《资本的神秘性: 为何资本主义在西方胜利,在其他地方却失败》(The Mystery of Capital: Why Capitalism Triumphs in the West and Fails Everywhere Else),赫尔南多·德·索托(Hernando De Soto)著,2000 年出版。中文译为《资本的秘密》。目前有两个版本,王晓冬译的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于海生译的华夏出版社2007年版。《资本的秘密》通过对比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资本经济运作模式,德·索托创造性地从五个角度来阐释资本的运作规律,人们称之为“资本的五大秘密”;揭示西方发达国家通过资产完备建立法律体系,从资产中提取资本,加快市场的流通;多数发展中国家没有建立起把资产转换为资本的机制,发展中国家或者穷人看见的只是一堆旧货,僵化的资本。他认为资本主义发展的秘密——合法的所有权制度,助推市场经济发展。德·索托在西方世界赢得了越来越多的拥戴,其中不乏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美国著名日裔学者福山、美国前国务卿奥尔布赖特等国际名流。

根据有关数据统计,国内研究与引用赫尔南多·德·索托的《资本的秘密》相关论文有70多篇。最早的是《秘鲁的无照经营部门》。当时赫尔南多·德·索托在秘鲁前总统藤森执政时期,作为藤森的私人代表和首席顾问,德·索托和自由与民主学会负责制定了400多份法案和法令,推动了秘鲁的经济和政治制度现代化。2003年出版了《德·索托〈资本的秘密〉的评论》。学者们从各个学科角度剖析应用,比较有代表性如下:从法律角度剖析,2006年卢现祥的《产权的延续性和稳定性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2009年周林彬、于凤瑞的《产性收入与我国〈物权法〉的完善——一种法律经济分析的思路》;2009年谢地、侯银萍的《中国不动产确权制度的经济学分析——法经济学语境下的反思》;2009年李凤章的《法律移植,移植什么?——以土地所有权的中国命运为中心》;2009年何刚的《听狗叫而知所有权》。从制度角度有2003年高申鹏的《制度供给的关键性作用——解读赫尔南多·德·索托的〈资本的秘密〉》;2003年王作成的《依然未解的资本主义“钟罩之谜”——试析德·索托对布罗代尔难题的求解》。从土地制度角度,2007年李建建的《我国征地过程中集体产权残缺与制度改革》;2009年彭景的《农村土地流转的核心:赋权于民》;2010年伍湘陵的《“习俗”视角下我国农村土地所有权制度的解读》;2010年赵秀丽、陈硕颖的《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创新与思考》;2011年王茂昌、王香的《“小产权房”的合法化路径探析——读德·索托〈资本的秘密〉》; 2013年李凤章、苏紫衡的《集体土地征收制度再认识》。从经济角度,2002年吉永生的《穷国其实并不穷——〈资本的秘密〉如是说》;2003年许知远的《探索资本的秘密》;2004年刘灿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财产权制度的构建》;2013年罗福凯的《技术资本与中国企业投资方式的选择》;2014年王宇松的《论增量财产权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科技角度,2014年罗福凯的《论技术资本:社会经济的第四种资本》。政治制度:刘清江2003年山西大学硕士论文《政治制度在资源分配中的角色与功能》;2004年杨志的《〈资本论〉:创建社会主义资本理论的思想源泉》。社会学角度:2009年陈春莲的《我国当代社会阶层探析》;孙中叶的《布罗代尔钟罩与制度收益共享》;陈立兵的《弱势群体的自雇就业权利与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基于城市流动商贩治理问题的分析》。整个学术界对财产权性质、土地流转和法律制度规范体系等研究,对当下现行的户籍制度、土地制度、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品供给的改革具有借鉴意义,去其弊、兴其利,打破非均衡性布罗代尔钟罩——制度樊篱,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

二、钟罩的含义

钟罩一词源自于罗代尔,“我们应廓清那种我毫不犹豫地将之称为资本主义的社会部门为什么好像生活在一个与世隔绝钟罩里?它为什么无法扩展而占领整个社会?”[1]50这被法国历史学家费尔南德·布罗代尔视为一个没有解开的历史之谜。德·索托对开罗、利马、马尼拉和太子港等城市进行了房地产调查,发现被人们忽略的穷人聚宝盆。太子港的一间棚屋仅值500 美元,马尼拉污染的航道旁的小屋仅值2 700 美元,开罗城外小镇上的一幢相当大的房子只值5 000 美元左右,利马周围山上的一处带车库和大型落地窗的高等平房也仅仅价值20 000 美元。“这类的住宅数量多,它们的总体价值明显超过了富人的全部财富”[1]56。正如书中提道:如何发现世界上最大的金刚石矿——戈尔康达的故事。财富本身就有,在你身边,关键你有没有一双慧眼去发现,挖掘其潜力。

三、历史的钟罩

(一)发达国家的调研

德·索托通过调查发现:“所有的西方国家在过去的某个阶段,都实现了从分散的、不正规的协议体制,向系统的合法体制所有权制度过渡”[1]82。西方近代通过改革,建立对综合的财产所有权制度,美国花了150多年,英国100多年,日本50 多年。

1.美国《宅地法》

土地问题一直困扰美国人民。美国独立前后,联邦政府占领大片西部土地,国有化后并决定按地段分块出售,以增加政府的收入,偿还国债。但出售土地单位面积大、价格高,西部大部分移民无力购买。内战前,由于南部奴隶主的阻挠,无偿授予移民土地的法案均被参议院否决。直到南部奴隶主议员退出国会后,美国林肯总统为了挽救危局,国会“合法”的众议院和参议院于1862年2月28日和5月6日先后通过了《宅地法》,5月20日颁布。《宅地法》规定每个美国公民只交纳10美元登记费,便能在西部得到160英亩土地,连续耕种5年之后就成为这块土地的合法主人;如果垦殖者愿意交付每英亩1.25美元的费用,他只需要在该处居住满6个月即可获得土地所有权。

美国是地广人稀的国家,资源十分丰富,土地与其落入“南方奴隶主”手里,不如交给“人民”开发,即获得民心,获得政治支持,军事上兵源,又开拓经济收入,解决财务危机,一举多得。美国是以习惯法与判例法为主的国家,尊重已有事实与法律传统。美国建国初期,不仅从英国那里继承土地法案,还继承了一个处理庞大的、复杂的土地法律制度。每个州的处理土地纠纷方式不同,在马里兰合法的,在马萨诸塞却不被承认。在同一块土地,可能是英国王室转让给某人;另一个人声称这块地是从一个印第安部落买来的;第三个人则称是用钱从州议会购买,或者得到州议会许可;第四人可能说自己占了无主之地。这属于拓荒者和“野蛮西部”的年代。

移民们普遍认为,由于他们在土地的劳作,修建起房屋和农场,使土地得以增值,而不是“什么书面所有权法律文件”,这块土地就应该属于他们或者具有优先权。但联邦政府和州政府不这么认为,派治安官驱赶,派军队来烧掉农场、摧毁建筑物。但是,当治安官、士兵们离开之后,移民们又重建家园。这种纷争一直持续到美国宅地法出现,用“联邦”法调整法律关系,体现国家的意志。160万份个人请求获得核准,近乎占到政府拥有的42万平方英里(约合110平方公里)土地的十分之一。同时从根本上消除了南方奴隶主夺取西部土地的可能性,满足了广大人民迫切需要土地的要求,开美国投资土地的先河。

2.所有权制度

西方国家的公民并非天生就尊重所有权和交易。这种尊重是“可执行”的所有权制度出现之后的结果。“在发展中国家和前社会主义国家,主要满足眼前的物质需要。但在西方,在满足眼前的物质需求的同时,还具有另一种与之并行的功能——将资产转化为资本”。在发展中国家看来,“房屋用作栖身之处,土地用来开垦、播种和收获,货物用于买卖”。而在西方国家的房地产和企业,其财产权利不仅仅能够方便得到确认,而且通过做抵押物,或者保证提供其他形式的信贷供应和公共设施服务,以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法律允许人们用分期付款的方式购房置产,用房屋做抵押向银行贷款,允许一个公司的资产分割成很多部分,公开股票上市交易,并使财产评估成为可能。

这一切都是在人们遵循当地约定俗成的法律规范下进行的。如果人们不能根据契约所得到的货物和服务付款,就会被国家找到,行使其对财产的留置权,处以拘禁、罚息和罚款、降低信用等级,取消其财产权利。任何公民若违反了法律,其行为被记录,名誉将受到重大影响,服务权利被限制。“这对于他的邻居、公共服务设施、银行、电话公司、保险公司以及所有权制度赋予他的其他团体而言,他不再是可靠的合作者和交易者”。自然状态资产是不可分的,一旦分开之后,它就将失去了作为一个整体所拥有的大部分价值,甚至贬值。例如同样是农场,在发达国家,子承父业,他只要出钱从其兄弟姐妹或者股东手中买回农场的股份,就能保住农场。同理,投资者可以通过市场的形式流转他们的股份,让更有商业头脑、更优秀的管理者管理,以促进市场经济发展。而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农民则没有这样的选择,他们只能不断地把农场再分成若干小块交给下一代,地小得无法继续产生耕种利润,这种“小农经济”只能越来越贫穷。

(二)发展中国家的调研

德·索托在亚非拉一些国家、前社会主义国家对房产、经营活动进行了调研。发现了大量“僵死”的资产,由于缺乏财产在法律上的表述而被排除在“历史的钟罩”之外。见表1。

表1 僵化资产比较表

得出结论:第一,不同国家房产价格与经济水平有关,市场化高的地方,房价也高;第二,单个“不明所有权房产价值”并不值多少钱;第三,多数不明所有权房产价值住宅,数量众多,但存在价值的潜力惊人。

四、制度钟罩

“‘钟罩’的存在把资本主义变成了一个私人俱乐部,只对少数有特权的人开放,使几十亿站在外面想进来的人愤怒不已”[1]82。钟罩是布罗代尔使用的比喻,钟罩外的人,要想在钟罩内按规则办事,获得合法法律地位困难重重。见表2。

表2 行政审批效率统计表

(一)办事效率极低

德·索托团队调查发现:“保持合法地位和取得合法地位几乎同样艰难”[1]17。按照办理法律承认的产权证,效率极低,这还是可以办理情况下。为了把财产合法化而花费的这些时间和艰苦的努力还不一定能保证这些财产一直保持合法地位。

(二)官僚作风引发腐败问题

这种钟罩隔离现象不可避免地要继续下去。这些特权的人只占人口的一小部分,他们请得起专业律师、掮客,帮他们打通各种关节。绝大多数人则不具备这个条件,无法保障自己的劳动成果,受布罗代尔的钟罩阻碍。正常规则要经过20年漫长法律程序,这也是470 万埃及人选择了非法建造住宅原因之一,宁愿冒房屋被拆除、缴付高额罚金、被判长达10 年监禁的风险。这不可避免会出现的结果是:人们没有违反法律,法律却背叛了他们,他们只能选择放弃法律制度,按照自己的方式行事。

五、中国对历史钟罩的探索

(一)财富与资本关系

改革开放后,中国财富一下子多起来。难道是天上掉馅饼?原来是实行双轨制,财富流通起来,变成资本。在改革开放前,实行的是公有制,土地不能买卖,也就不能流通,即土地没有价值。如果需要,只能是国有单位之间的划拨,“左口袋的钱放在右口袋”,不计成本。在古典的社会主义经济学中,土地、厂房、机器折旧完,在账面上没有货币,没有资本价值。但机器还在生产,还在使用,还有使用价值。即使将来在破产的时候还是可以抵债,即使做废铁卖还能值几个钱,还是有经济价值的。

马克思认为“资本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具有流动性,活的价值。而财富既包括流动的,也包括不流动的价值,即僵化的有价物。并不是所有的财富能够产生财富。从经济学的角度讲,财富往往是“物”;货币是把“物”卖掉之后的价值载体;而资本带来更多是“物”, 通过财富产生“新的”财富。就好比土地是财富,但它不一定是资本,更不一定是钱。

首先,土地不能买卖交易,不能流通,是僵化的东西,它既不是钱,又不能转换成资本,只能是潜在的物,或者说没有价值,只有使用价值。国有土地顶多是财富,是个物,不是资本,也不能钱变成钱,更生不了钱。其次,土地用于不同用途将有不同的产值效益,一块地用于种田还是建厂房还是盖住宅、商业区,其经济效益有着天壤之别。这就涉及土地寻租现象,产生矛盾。再次,创造土地使用权,解决土地外在与内在矛盾表现形式。使用权可以被转让,那么土地与钱可以交易,土地就可能变成财富,变成资本。土地使用权可以转让,除了直接出售之外还能转换其他经济利益。在产权保护制度和法律权益保护下,土地即使不卖掉,也可以被抵押转换成资本、土地入股等形式。这时,由于土地的“确权”的保证、法律的保护,使土地权成为资本,以资本的形式转让土地赚更多的财富。

1.纠结“小产权房”

2012年2月,国土部发言人表示将于2012年试点清理“小产权房”[2]。国家用行政的方式表示对“小产权房”不认可。“小产权房”不是法律上的概念,而是没有产权证的房子形成的一种约定俗成的称谓。“正是由于‘小产权房’价格低廉的特点,使‘小产权房’的规模不断扩大,‘小产权房’的转让合同也屡见不鲜。‘小产权房’并没有国家规定的三证齐全,其使用者并没有取得‘小产权房’的所有权”[3]26-27。其没有产权证,不合法,不受法律保护,还面临拆迁的风险。在现在治理“两违”中,首当其冲。

由于中国是传统大陆法的国家,人民法院在处理涉及“小产权房”的案件时,购房人的权益很难得到维护。由于购买“小产权房”的合同是无效的,最多根据法律规定购房人只能要求退还购房款并按银行同期贷款利率支付利息等。但是根据目前已有的案例来看,如果购房人明知所购房屋是“小产权房”仍然购买的,由于购买方有过错,可能人民法院就不会支持其要求赔偿损失的请求。即使对方违约,由于合同无效,购买人的权利将无法得到保障。由于“小产权房”不受法律认可,没有在房管部门备案,不在政府机构监管范围内,因此在使用房屋的过程中,如果遇到一些房屋质量问题、公共设施维护问题,其救济途径就非常有限。

“小产权房”为什么屡禁不止?这存在经济寻租现象。对广大农民来说,土地并不是他们完整意义上的财产,不能像普通商品一样自由买卖转让。即使城市化到了自家门口,农村土地只能等待政府的征用,自己没有太多的收益。有些地方农民或者集体通过出售“小产权房”获得的收益远远高于政府征收土地的补偿金额。其不需要缴纳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征地费用。也省去了开发商费用。据有人估算其开发成本,一平方米不超过800元,想想当下房地产市场高昂的价格,巨大房地产市场需求,中间的利润是惊人的,这也是“小产权房”市场存在的原因之一。

2.市场经济的思考

“小产权房”只是农村比较典型的现象,表面看是土地寻租,实际上是农村土地财富不能流转。现在国家虽然颁发物权法,虽然要求公平对待保护国家、集体、个人的权益,但实际上执行总体情况不是很理想。法律明文规定:不允许暴力拆迁,但流血事件还是时有发生。使用者不能靠法律保障自己的权益,在经济利益驱动下,加上国家管理人员“忽略”,不能及时制止,其各种违法事件时有发生。现在国家意识到:国有资产流失,老百姓的权益受到侵犯,提前把土地廉价消费,对国家长期发展不利。我们不能忽略廉价的土地与劳动力的贡献。中国目前的经济总体水平是稳中求进,如果处理不好土地问题,就会引起社会动荡,最终导致中国经济混乱与经济衰退。

中国的农民并不是真穷,而是“僵硬”的制度条件阻碍了他们的财产向资本的转化。只要能打开如何把资产转化成活的资本的阀门,开展合法流转土地,建立全国交易平台,其使用权与租赁权合法转让,土地就有可能变成资本。总之,渴望从资本获益,开启芝麻开门的阀门,建设合理、公平交易制度,促进三农建设,促进中国市场经济建设,促进中国社会向前发展。

[1] 赫尔南多·德·索托.资本的秘密[M]. 于海生,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

[2] 杨华云.“小产权房”将大规模清理 国土部:保护农民权益[M/OL].新华网, 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2-03/12/c_111637405.htm 2012[2012-03-12].

[3] 高媛媛.论“小产权房”转让合同的效力[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6).

[责任编辑 郜春霞]

Interpretation of “the Mystery of Capital”: the Wealth of Clock Cover

SU Changqiang, YE Sunyu

(ZhouningBranch,FujianProvincialPartySchool,Ningde355400,China)

In the book “The Mystery of Capital”, Hernando de Soto revealed the secret of capitalist development-the legitimate ownership system. Through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legal system of complete assets, the developed western countries extracted capital to promote the market circulation, while developing countries or the poor see just a bunch of fixed capital or rigid capital without benefiting from it. Starting from the “bell” concept, the paper analyzed the history bell jar, system bell jar and their connotation. Hernando de Soto thought that the wealth gap between the western developed countries and other countries cannot be explained by Cultural Determinism, which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 toda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market economy, this paper, which is a review of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in breaking the “bell” exploration, has certain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clock cover; wealth; capital; ownership; land

2015-09-09

苏昌强(1976- ),男,福建宁德人,中共周宁县委党校讲师,硕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F091.3

A

1671-8127(2015)06-0015-05

猜你喜欢
钟罩所有权产权
产权与永久居住权的较量
潜水钟罩
商品交换中的所有权正义及其异化
所有权概念有体性之超越及其体系效应——以析评Ginossar所有权理论为视角
恶意与敲诈:产权滥用的司法原则
共有产权房吹响集结号
巧用推理法
20L钟罩式气体流量标准装置及其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钟罩灸对20例肿瘤患者放化疗后免疫球蛋白的影响
论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的法律创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