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中学生的学习能力,让数学也“疯狂”

2015-07-04 14:26冯东
俪人·教师版 2015年7期
关键词:疯狂学习能力

冯东

【摘要】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要注意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那么,如何如何培养中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让数学与也“疯狂”起来呢?

【关键词】中学学生 疯狂数学 学习能力

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疯狂数学”的动力源。

1、巧妙导入,激起学生求知欲望。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恰当巧妙的导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产生主动参与学习的需求。教师可以在事先准备一两个关于本章节或半节课的数学故事,讲述给学生听,引导学生精力的高度集中,从而展开课堂教学。

2、有意指导,让学生知晓数学的来源及应用。

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教师要有意识地向学生介绍数学在现实生活的作用,让学生明白数学的重要性,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这样的课堂能让学生明白数学就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可以解决我们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设置开放性的问题,调动学生的自主参与性。

在应试教育阶段教师一味注重知识的灌输,而忽略了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极强的自我表现欲望。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发挥其引导性的作用。例如在教“利用频率估计概率”这一节课时,通过设置问题,激发了学生的表现欲。先在一个不透明的盒子里放入白、黄两种颜色的小球,问同学们在不把盒子里的球都倒出来数的情况下,你会用什么方法去估算里面白、黄两种不同颜色的小球的比例。这个时候学生的答案各式各样,在他们知道要采取抽样调查的情况下,积极强调样本的容量和样本的广泛性,然后在本节课的后半段抛出这样的问题:“一渔民想知道他的鱼塘中大约有多少条鱼,但又不可以把所有的鱼都捞上来数,你用所学的知道能帮他解决这个问题吗?”问题一出马上就有很多学生的脸上都洋溢出了兴奋的表情,“我来,我来”的声音此起彼伏,整个课堂的气氛活跃到了极点,这个时候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人,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能力。

4、通过动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动力。

数学并不是纸上谈兵,也可以进行动手操作。不管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堂之外,尽量让数学动起来。例如在教“剪纸”这一节课时,老师不但在课堂内要求学生动手剪出的课本上的图形,而且要求他们课后动手剪出生活中课本上没有的。最后通过“学习园地”等方式,把整个学生的成果展示出来,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5、建立“效果评估”机制和激励机制

传统的评价的方法基本为纸笔测验,按分数高低排队,方法单一。在评价的主体方面,评价基本由教师完成,缺少学生的参与,更缺少被评价对象的自我评价、自我反思。这种单一狭隘的评价制度,不利于学生学习毅力的形成,或者说从根本上阻碍了学生的学习毅兴趣的养成。所以笔者在教学中采取多样的测评方法,比如:对于成绩好的同学组成的团体,鼓励他们平时多竞争,你追我赶,形成良性竞争系统。对于“一帮一”的学生,及时关注被帮助对象的进步,并及时地给予肯定和赞扬。总之,评价应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评价的同时积极鼓励学生参与评价,让学生通过自我评价,自我反思,发现不足,弥补不足。

二、学习能力——“疯狂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习能力来源于学习方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教学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通过培养学生各种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1、学习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是分层递进的。

学习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首先,学生要学习和掌握一定的学科基础知识、技能和策略,这是构成学习能力的基本要素。然后,学生通过积极地思考和不断地整合,将这些知识技能要素与原有的知识、技能相互作用,内化为结构化、网络化的知识技能结构。只有结构化、网络化的知识技能,才能对学习活动发挥直接稳定的高水平的调节作用。最后,在解决特定任务的问题情境中,学生运用一定的策略、方法,以活动任务和问题类型为线索和中心,将不同知识技能结构进行组块,实现知识、技能、策略和方法的融会贯通和高度网络化、系统化,形成有利于问题解决的、程序化的活动经验结构,这标志着学生的学习能力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例如有这样的一道题:在河的同一侧有两个村庄,现在要在河边建一个抽水泵,向两个村庄供水,问应该把抽水泵建在河边的什么地方才会使水管线路最短?首先你要掌握两个基础知识:(1)两点之间,线段最短。(2)中垂线上的点到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若没有这两个知识点,要想解决这个问题那只能是空谈了;接着要通过思考,对基础知识进行整合,如何去使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这个定理;怎样才能将抽水泵与两个村庄连接的两条路线拼成一条;要解决这个问题就是就要以河为对称轴作一个村庄的对称点,然后再利用中垂线的性质就能解决了。

2、掌握基础知识相对比较容易,但要将所学的知识结构化,网络化,并运用一定的策略、方法解决问题就比较难了。在传统的应试教育下,学生一般是被动的接受知识,学生自主性差,运用策略、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差。为了改变这种状态,就要该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要明确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习者学习的能力,激发他们持久的学习动力,让他们学会学习。

三、创新思维、创造能力——“疯狂数学”的最高层次体现。

当前一个现象引发了国人深思:在国际各学科小学奥赛中,中国的学生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当他们走入社会之后却没有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做出巨大的贡献,而且世界上各行业最顶尖的人才往往不是中国人,很多高科技行业人才需要从国外引进,这是为什么呢?归本结底是中国缺乏创造性人才,中国的教育难以培养出富有创造性的人才。教师应当从小培养学生的学习力,特别是创新思维能力、创造能力。教师要合理的把握基础学习环节、转变学习环节、创新学习环节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对学生不同阶段学习能力的培养要有积极合理地引導。比如,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力时,要鼓励学生将前两个环节所学到的知识进行归纳整合,然后再运用到创造性学习中,使学生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开展创造性学习活动。

总之,中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教学中的每个环节,对于怎样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中不断的探索与努力,寻求更好的教学方法,让数学也“疯狂”起来。

猜你喜欢
疯狂学习能力
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学业导师制对本科生学习能力和素质教育造成的影响
秘鲁“疯狂”修女帮贪官藏巨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