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体验式作文教学感触

2015-07-04 07:43王游军
俪人·教师版 2015年7期
关键词:体验式主体作文

王游军

作文教学一直是令语文老师头痛的问题,为此,我校语文组教师开展了《体验式作文教学》课题研究。《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作文教学要让学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如何让学生在作文写作中表达真情,抒写真切體验呢?学生是学习主体,更是写作的实施者,体验性作文教学正适应这一需要,能够解放对学生的写作束缚,还学生写作的主体地位,让写作成为自由快乐的表达。

一、学生的生活体验就是作文的素材。

我们的生活世界决定着我们生活的经历,促成我们产生各种生活体验,从而不断调整、完善我们对生活的认识。从“体验”入手,引导学生自觉地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体验式作文教学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将作文内容定位于学生自己的现实生活,而不是教师指定的某一块;将写作动机从学生自身激发,使学生因为有“体验”要表达而作文,而不是要完成任务去写作;将作文写作扎根于学生生活与生活体验。

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变“教”为“导”,引导学生感受生活叶圣陶曾说:“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体验式作文就是写学生自己的生活与感受。

二、让学生在感受生活中体验生活情感。

没有生活情感体验,学生也只是生活和作文的局外人,难以发挥主体参与的积极作用。缺乏生活的乐趣,作文就失去了重量,写作就会成为敷衍,而不是表达,更不是交流。能够深深打动读者的作文,都是作者能够积极参与到生活与作文教学活动中,深入生活的细节中,对生活事件进行真诚而活跃的情感体验,在观察与写作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主体参与的积极作用,而这正是体验式作文写作的特点。积极有效的主体体验使参与落到实处,让作文真切地展现学生的现实生活世界,显现学生的生命活力和丰富个性,“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能够打动人的表达必定是饱含真挚情感体验的。

三、充分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挖掘学生创新能力。

有些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要求整齐划一,评价起来一刀切,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无视学生的发展,是对学生写作主体地位的漠视,只管学生被动接受,不能激起学生对生活与写作教学活动的积极情感体验,忽视学生写作的个体差异和个性的发展,把学生视为没有生活体验的写作工具。这样的写作就不能算是真正的表达;不能培养学生作文的个性与创新能力。

《课程标准》强调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体验式作文教学正是让学生的作文植根于现实生活,表达每一个学生个体对生活独特的体验,这种体验应当是心灵在相对自由的状态下个性化的自主表达。教师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不用一个模式去塑造和评价学生,用肯定、鼓励来帮助学生个性化的有创意的写作。

猜你喜欢
体验式主体作文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体验式作文教学之我见
除法竖式的体验式学习
体验式学习,让快乐充盈高中地理课堂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论多元主体的生成
翻译“主体间性”的辩证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