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二维分类法在中学篮球运动员培养中的应用

2015-07-04 07:43王强
俪人·教师版 2015年7期
关键词:培养机制篮球中学生

王强

【摘要】篮球运动从发明至今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得到广泛传播,我国人民日益高涨的精神需求远超于篮球事业发展的实际水平。为了培养更多与国际篮球运动接轨的新人才,本文以现行我国中学生篮球运动员培养机制为切入点,分析我国中学篮球训练机制与竞赛机制的现状,利用金泰尔二维分类法,从基本功、心理素质和环境变化三个方面阐述中学篮球运动员训练方法。

【关键词】二维分类 篮球 中学生 培养机制

1 前言

1.1 研究目的

篮球运动从发明至今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得到广泛传播,并在越来越多的国家、民族、地区受到广泛地欢迎和认可。我国人民对篮球的热情也与日俱增,但是我国篮球整体水平却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这使得人们日益高涨的精神需求远超于篮球事业发展的实际水平。随着世界范围内各种类型和级别的篮球比赛的纷至沓来,使我国人们关注篮球的目光更多地转向欧美国家篮球赛事,特别是对美国职业篮球NBA的关注,相比之下对于国内篮球赛事的关注度却与之相比较低。对篮球运动员培养机制的研究分析,能够从根本上发现我国中学篮球运动员培养机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对症解决。

1.2 研究意义

中学篮球运动员的培养机制对中学篮球运动员的培养具有很大影像,从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运动员的发展。不同的机制下,所走的培养运动员的道路是不同的,合理利用金泰爾二维分类法于中学生篮球培养机制中,尊重技能掌握规律,制定出适合中学生的培养机制,对中学生篮球培养具有极大促进作用。此外,从小开始培养篮球运动员,不但能够扩大重视篮球运动的人口基数,而且也能提高我国篮球运动员的整体水平,更好地促进我国篮球事业的发展。

2 培养机制分析

2.1 训练机制

中学生作息时间表有其特殊的性,大部分教练或体育老师会把训练安排到下午的大课间,一少部分也会利用到晨练时间。这样的训练时间安排看似是教练为了不影响队员学习而在充分应用课余时间来训练,但是在二维分类体系下,却忽略了球员训练也需要一个循序渐进与重复不断相结合的适应过程。不稳定的训练让这种规律在队员身上无法延续,从而造成队员训练不集中,训练成绩也无法得到有效提高。

此外,我国中学生篮球没有固定的赛制,造成大部分中学篮球运动员都只是临时组队和突击训练。虽然有的学校教练也充分利用了正常的课间活动时间,但与欧美国家相比在训练是时间上得不到保障,二位体系下的训练效果也就达不到一定的标准,而篮球运动作为一项集体运动项目不是靠一朝一夕就可以取得一定成果的,所以中学生篮球运动员的培养需要稳定的训练实践和科学的训练体系。

2.2 竞赛机制

篮球竞赛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它是由不同层次、种类的竞赛制度构成。中学阶段是运动员在篮球技战术能力和身体素质方面提升的关键时间,而我国中学参加联赛的目的则仅仅为了获得奖励和名次,并不是出于锻炼队伍和检验训练成果和输送人才。

此外,我国各级联赛制度相对脱节。如表1所示,美国篮球已经形成从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到职业队的完善的培养模式;而我国,培养体制始于上世纪50年代,仍然在沿用效仿前苏联培养模式,政府以强有力的行政干预方式营造的独立于教育系统的所谓“一条龙”体制,即由政府的各级体委主管竞技运动,采取高度集中和封闭运行的方式进行竞技人才的选拔和训练,形成由业余体校,市体校,省体校,省青年队到职业队,再到国家队的培养模式。

3 二维分类法在篮球运动员培养中的作用

3.1 二维分类法下中学生篮球能力要求

用金泰尔二维分类法视角来看,中学篮球运动员的篮球技术结构主要是运球的熟练程度和传球的准确性,能根据不同场上环境调整自身状态来适应比赛节奏。中学运动员的能力要求具体体现在动作功能维度,应当具有一定的技术动作储备,一定程度的动作的自动化以及动作发挥的稳定性;环境背景维度,中学生应当具有一定分配注意力的能力、并能承受一定的心理压力。

3.2 提高中学篮球运动员技能的策略

3.2.1 加强基本功训练,提高技术稳定性

平时注重动作的规范化,任何技术力求从基本做起,打好扎实的技术基础;多进行多人传接球练习,练习运动员传球回位并接下一次来球的反应能力和位移能力,巩固习得的技术,使技术得以泛化并储存到记忆中;适当进行一些队员间比赛,做到练习的多样性,用比赛的形式来训练技能,做到动作自动化,同时提高动作技术的稳定性。

3.2.2 加强运动员心理训练

比赛中双方运动员势均力敌的情况下,往往心理因素好的、能承受压力的一方可以拿下比赛,因此教练员平时要多注重运动员心理素质方面的训练,注意对运动员心态指导,保证他们身体素质提高的同时,培养吃苦耐劳的意志。在场上跑动及站位过程中,运动员要对球具有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平时多进行分散、集中运动员注意力的练习,例如改变传球的速度和位置,强制运动员去集中注意力接球,教会运动员自我暗示法、自我放松法等注意力练习方法。心理技能在篮球比赛中有很大的作用,在各种情况下要求运动员心态平和,并积极的自我暗示,提升自我的心理状态。

4 结论

中学生的作为特定群的具有自身特点,对中学篮球运动员的训练要针对其自身特点以及社会特征,充分利用训练时间,发挥二维分类体系的在篮球训练中的作用,是的中学篮球运动员能够更好地掌握基本功,为中学生今后篮球专项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忠秋.运动技能学习原理[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10-15

[2] 郭子良.制约中学篮球运动员培养机制因素研究[D].硕士论文.四川:四川师范大学,2012:22-28

猜你喜欢
培养机制篮球中学生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篮球36计之瞒天过海
篮球
基于学生满意度的广西旅游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机制创新研究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篮球辉煌(中篇小说)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
我来“晒晒”《中学生》
过了把篮球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