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式教学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实施对策分析

2015-07-04 07:43马志杰
俪人·教师版 2015年7期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探究式初中

马志杰

【摘要】现阶段素质教育已经逐渐得到实施,在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化背景下,对于初中的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模式也发生了转变。以往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有效适应当前的实际需求,探索新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而探究式的教学方式在初中信息技术中的应用,有效的改变了以往教学的模式,在教学质量上的进步已经初见成效。本文基于此对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中应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进行详细分析,并对其现状及优化策略加以探究,希望能够通过此次的理论研究对实际操作起到一定指导作用。

【关键词】探究式 初中 信息技术课程

社会的变革引起了教育领域的重大革新,而新的时代对教育也提出了相应要求,在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上,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和学生自身的发展需求,故此基础性教育课程改革就对自主、探究以及发现的学习方式进行大力倡导。初中的信息技术课程中对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是落实这一要求的举措,对教学质量及学生发展有着促进作用。

1.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理论分析

1.1探究式教学的内涵分析

随着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入,针对初中信息技术的教学要能够从以往的灌输式教学向探究式教学的模式进行转变,这样对学生的信息技术理论和实践掌握都有着较好的促进作用。探究式教学又被称为是研究法以及发现法,主要就是老师在教学氛围的营造基础上,从而让学生就行自主的发现和探索问题,对学生的创造能力以及独立学习的能力进行有效培养的教学方式[1]。这一教学方式最为主要的就是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得到体现,教师起到引导的作用,它以学生的能力提高为目的,可通过下图进行阐释这一关系。

探究式教学关系图示

1.2探究式教学的主要特征分析

探究式教学自身有着显著的特征,主要有探究性特征以及主体性特征和体验性特征、过程性特征。其中的体验性特征主要就是需要学生的参与,让学生进行亲身体验,这一环节的体验过程也就是感性的认知过程,学生可通过自身的体验更有效的对信息技术知识学习加强印象。

主体性特征主要就是在探究式学习过程中,是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在学习中主动发现并提出问题,老师从中进行引导和指导。过程性特征主要是学生在学习中需要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从问题的发现到提出再到分析和解决,要能够循序渐进,从中获取知识。探索性特征也是最为重要的一个,探索在每一个环节都能够进行,在这一环节要注意,需要老师进行引导,避免学生无目的探索[2]。

2.初中信息技术课应用探究式教学的作用及策略

2.1初中信息技术课应用探究式教学的作用分析

对初中信息技术课中应用探究式教学能够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充分调动,这一教学方式能够将传统的教学缺陷得到有效克服。学生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学习,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热情。并能够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探究式教学将学生作为主体,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最大限度的发挥创造性,通过掌握的知识主动的解决应对。探究式教学能让学生体验到科学的探究过程,让学生能够对问题解决的方法得以掌握,锻炼学生应对困难的能力[3]。

2.2初中信息技术课应用探究式教学的策略探究

初中信息技术课的探究式教学要能够以学生为本,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问题上进行引导,这样对学生自主探究的潜能可最大化的激发。探究式教学中最为重要的一个部分就是对问题的选择和设计,为能够验证探究式教学在初中信息技术课中的应用效果和价值,笔者对其进行设计的案例进行说明。

例如:针对信息的获取这一课程进行探究式教学设计。首先是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对信息特征加以描述,通过列举实例的方法,如课程中的烽火台以及电报电话和计算机网络等,都是对信息传播技术发展的不同阶段内容[4]。然后老师要进行对教材分析,强调通过体验以及感悟网络信息活动中的实际操作和应用,来对学生掌握网络技术获取信息的方法进行培养,在这一过程中,要能够注重对学生的引导,使其形成自主学习意识以及合作的意识。

另外,在学习的目标上进行明确化,将知识技能的掌握以及过程和方法的掌握等方面进行合理设计。可通过南极探险的主题探究活动,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人类生存环境的热爱以及关注进行激发。在探究式教学的过程中,首先就是创设情境,让学生进入到感知领域,老师可通过多媒体的应用将南极风光的图片或者是视频进行展示,让学生猜想是什么地方,在这些图片当中有极光以及企鹅和雪地等场景,然后老师进行提问关于南极的相关信息,让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

老师在这一过程中要进行引导和点拨,将信息的获取主题进行引入,和学生达成有效衔接,在这一过程中要能够尽量让学生对南极的了解欲望得到激发。然后进入组织交流的环节,在这一过程中,老师可以让学生对南极的认识进行畅谈,并让学生说出南极中的信息以及对南极中的哪些事物较为感兴趣,通过学生的表达整理思路,老师从中再进行引导。

在以上的相关内容进行后,老师可通过课后的作业布置让学生进一步的对信息的获取得到强化。对主题的选择以及建议方面主要可以有:通过互联网获取人类在南极定居的历史以及环境变化等方面的信息,通过适当的方式进行展现出来。通过互联网对南极的动物生活习性进行了解,通过文字或者是图片的方式进行讲解[5]。通过互联网对南极上空的臭氧层进行探究分析,繪制本地和南极臭氧层的数值图表,或通过图片进行做一个有关臭氧层的公益广告。在诸多的主题下,学生能够通过自主的操作计算机来获取相应的知识信息,不仅能够加强知识的学习,同时也能够对动手操作能力得到加强。

3.结语

总而言之,针对初中信息技术的探究式教学能够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得到有效加强,并能够有效将信息技术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升。对探究式教学进行应用过程中,要将情境的设置得到重视,要能够在符合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又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这样才能将探究式教学作用得到充分展现。

【参考文献】

[1]孙惠颖.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几点建议[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2,(12).

[2]叶文林.运用恰当教学方法上好高中信息技术课[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04).

[3]魏玉凤.建构主义理论下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初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15).

[4]谈恩兵.基于有效视角的高中信息技术合作学习分析[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1,(02).

[5]宋雁蓓.高中信息技术课算法与程序设计的教学改进[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3,(04).

猜你喜欢
信息技术课程探究式初中
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浅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如何将教改精神与创新信息教学融合在高中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