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化与信息化——学校音乐教育的应对

2015-07-04 21:03张再晨
北方音乐 2015年6期

张再晨

【摘要】2015年4月17-20日,“第五届两岸四地学校音乐教育论坛”在湖北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召开。本届音乐教育论坛的主题为:“国际化与信息化——学校音乐教育的应对”。论坛旨在强化各地的音乐教育合作,探讨音乐教育发展问题。

【关键词】音乐教育论坛;音乐教育合作;音乐教育发展

2015年4月17-20日,“第五届两岸四地学校音乐教育论坛”在湖北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召开。大陆、香港、台湾、澳门四地的音乐教育工作者齐聚于此,共同讨论学校音乐教育发展的走向。本论坛目前为止已成功举办五届,分别于2011年5月在广州大学城、2012年5月在香港教育学院、2013年5月在澳门理工大学艺术高等学校、2014年4月在台南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以及2015年4月在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本论坛旨在强化各地的音乐教育合作,探讨音乐教育发展问题。

本次论坛有来自两岸四地的音乐教育专家、高校及一线中小学教师、音乐教育方向的研究生共计200余人,并遴选出44篇论文参与大会发言讨论。本届音乐教育论坛的主题为:“国际化与信息化—学校音乐教育的应对”。大会内容除专家主题发言、六组讨论小组陈述外,还有由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学生组成的TianKong合唱团音乐会、赵洪啸先生自制课堂乐器的讲座以及武汉小学和中山路小学音乐课堂观摩的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针对本次论坛的主要议题,笔者将从以下维度进行概述。

一、关于国际化与学校音乐教育的问题

台湾学者赖美玲在其《从素养导向谈课程改革的国际化:台湾经验》的文章中指出核心素养不仅仅局限于对学科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与掌握,还应包含学习能力以及学生面对学习和生活的态度。该文同时说明核心素养应如何落实于艺术纲要中,并强调素养导向的艺术课程设计应符合国际化趋势。澳门学者代百生认为应以国际评鉴作为契机,逐步规范、完善管理制度,并通过改革课程设置来完善自身,提高办学实力与吸引力。他以管理者的角度为音乐课程的建设提出了有益思考。香港学者梁宝华在其《传统音乐在学校的传承:国际议题和挑战》的文章中揭示了传统音乐在学校课程中所面临的尴尬境地,为了让更多人认识到传统音乐的价值和独特性,他介绍了一个全面了解传统音乐的理論架构,供更多学者进行相关探索。大陆学者谢嘉幸教授在主题宣讲环节总结了梁宝华教授的发言,并对其内容进行延伸。谢教授以国际化与信息化作为时代背景,谈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音乐教育的呼唤,解释了中国音乐教育支离破碎的原因和面对现状我们应有的做法。大陆学者王培喜对美国佐治亚州的音乐教育现状与湖北省高校进行比较,提出了推动我国高校音乐教育发展人才培养的UGS模式,以期音乐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得以提升。

二、关于信息化与学校音乐教育的问题

台湾学者谢苑玫进行了主题发言。她认为信息化和全球化趋势下的二十一世纪,人们需善于运用科技带来的优势,接受新的传播观念,并掌握新的技能以便为音乐服务。报告中列举了许多生动的实例,让在座各位惊讶于网络技术发展迅猛的同时深切感受到音乐教育另一个时代已经到来。台湾学者曾善美亦聚焦二十一世纪信息化音乐教育。她强调信息、媒体与科技素养被列为二十一世纪学习者必备关键能力,主张在“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下,学校音乐教育必须为学习者创造与时代相适应的学习环境,以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曾教授勾勒出二十一世纪信息化音乐教育的愿景,引发了在场学者的共鸣。来自大陆的周景伟先生以“多媒体信息技术在音乐教育中应用”的视角说明了他的研究成果。作为网络技术研发人员,他介绍了自己团队所研发的音乐教学软件,希望通过此研究帮助一线音乐教师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教学任务繁重等问题。大陆学者杜士武则对数字技术在声乐教学的应用进行了阐述,他介绍在进行声乐教学时可借助现代科学仪器,将看不见的声音可视化变为声音可视化教学,改变了传统的声乐教学模式。大陆学者崔学荣构建出“网络学习库”+“课堂引领”+“自主构建”的三边合力e教学模式,探讨了在教学信息化、网络化背景下音乐教师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方案,以形成“导学—助学—自学”三维互动的教学机制,促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强,学习能力逐步提高。

三、关于学校音乐教学与实践的问题

香港学者刘永慈立足于幼儿音乐教育。其研究以实践为基础,以社交特质观课评量表为标准,研究包含24位幼儿园高班幼儿、研究者及两位老师。通过对幼儿课室直接观察、录像记录,搜集他们在音乐游戏中学会的社交技能和特性,对幼儿在社交技巧、个人技能、与同伴关系技能三方面特质作出记录,证实了幼儿与人形成良好的合作和沟通关系与音乐律动游戏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大陆学者王朝霞将解释学作为理论基础,对若干音乐教育行动研究案例进行分析,用实例说明当教育理论工作者与一线教师在合作过程中针对某些观点难以达成一致时,该如何引领合作式音乐教育行动研究中的合作各方建立平等合作、互惠互利的研究关系。大陆学者周文娇分享了其对《现代乐理》教学的思考,她认为应将现代乐理纳入高校音乐专业课程体系中,并从课程开设的必要性、重要性、可行性进行分析,为高校音乐专业课程设置中关于20世纪音乐理论知识的教学提出建议。大陆学者陈孝余探讨了在音乐课堂上,学生聆听音乐时充耳不闻的现象。他分析了学生在音乐聆听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并提出音乐聆听导示图的教学设想。从理论与实践这两个方面研究音乐聆听导示图,对帮助学生有效聆听音乐作品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广西艺术学院在读研究生覃展鹏针对小学音乐教学中“讲授法”与“发现法”的合理运用进行梳理,肯定了教学方法运用得当对教学质量产生的积极影响。

第五届两岸四地学校音乐教育论坛的会议日程安排虽紧凑,但内容新颖、丰富多彩。在闭幕式中,大陆学者张业茂教授和澳门学者代百生教授分别对两天两个会场的研讨情况进行综述。会议主办方亦精心准备了10分钟的视频,回顾了两天会议的美好瞬间。最后大会宣布,下届论坛将于明年上半年在华南师范大学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