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一燕特立独行的文艺女青年

2015-07-06 08:43汪隽琪
家人 2015年12期
关键词:江一燕孙俪邓超

汪隽琪

低调留给生活,好玩留给游戏,角色留给电影。

在充满浮夸的娱乐圈,永远不会忘记自己是谁,

这样的自我,江一燕做到了。

“你只知道她和鄧超的绯闻,却不知道她在山区默默支教已8年……”。

前不久,朋友圈被一个女艺人刷了屏,原因是在过去的8年中,她坚持每年去广西巴马县小嘎牙村的长洞小学支教,那里的孩子亲切地叫她“小江老师”。

她是江一燕,一个从未大红大紫的女明星。

和风景宜人、小桥流水的家乡绍兴一样,江一燕也是如出一辙的温婉亲切。她可以在成为耀眼的全能新人之时,不乘胜追击赴澳洲游学;她可以关掉手机,不顾去柏林国际电影节与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同走红毯的邀请,只为回家陪妈妈过年;她可以不要杂志封面,不去时装周,只为履行每年前往山区陪孩子们的承诺;她可以不选择别人眼中的成功,扛起相机穿梭北极看极光、到非洲和大象亲昵。

这是一个标准的文艺女青年,好友黄渤说她“几乎干了文青该干的所有事儿”。演戏、摄影、写作、唱歌……每一样她都在尝试。

在采访中会分明感觉出,江一燕混合着文艺女青年的感性,铁肩担道义的责任,内在善良与聪慧,有时矛盾,有时纠结。而这,都不影响她成为娱乐圈的特立独行者。

从小城走出的女子

“可能所有人都选择走一条所谓成功的路,但我愿意选择一条更艰难的路,我不希望和大家走一样的路。”

孤独着,成长着

“蜗牛爬爬,来自遥远的巴马/蜗牛爬爬,背着重重的小家/蜗牛爬爬,从小离开妈妈/蜗牛爬爬,浪迹天涯……”

江一燕曾写过一首叫《蜗牛爬爬》的小诗,这首诗看起来是为她支教的学生们而写,其实也是写她自己。

1983年9月,出生于江南小城绍兴的江一燕,有着江南女子娇柔的外表,也有着江南女子骨子里的坚强。

父母因为工作关系,常年不在小江一燕身边。作为独生子女的她,只能带领着自己长大。“我从未和父亲有过拥抱。”用一个词来总结自己的童年,江一燕毫不犹豫:“孤独。”

江南多雨,小江一燕就一个人搬个小板凳,坐在门前,看雨看一整天;放学路上,她扮演老师或同学,模仿他们的语气,自己跟自己说话。与生俱来的孤独感,如影随形。

江南女子永远小家碧玉,温婉可人,她们早早嫁给可靠的男人,生活从此安顿下来。江妈妈也希望女儿如此,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永远在她身边,“妈妈希望我做一个幼师,跟孩子们在一起。”

可是哪晓得,从小看着三毛的书长大的江一燕,骨子里却流淌着野性的血液,流浪气质与生俱来。少女时期的江一燕,想像三毛那样,去冒险,去疯狂地喜欢上一个人。

“如果没有看三毛的书,也许我不会走出那座小城,但三毛激发了另一个自我。”15岁,她如愿以偿,进入北京舞蹈学院附中音乐剧班就读,后考入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2002级本科班。

自由了,却依然没有摆脱“孤独”的感受。初到北京,每每路过双安天桥,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江一燕面对万家灯火,心想:这里没有一盏灯火为我点亮。她鼻子一酸,眼角有泪。等回到学校,她抹了抹眼泪,挤出微笑,隐藏好想家的苦涩思念,再融入人群。“大部分时间跟自己在一起,不像很多女生那样叽叽喳喳,自己一个人写歌写字。”

极致的寡淡和狂热

“身处不需要真心的年代,一旦可以回到山里,跟孩子们在一起愉快地玩耍,忘记别人的说三道四,一切那么真实,那才是发自内心的快乐。”

一生要坚持的是什么?

电影学院毕业之后,江一燕正式入行,22岁,凭借《我们无处安放的青春》里的“周蒙”一角,走进大家视野。

“我几乎百分之百感性和顽固地只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和角色。”后来,江一燕主演的电影,《肩上蝶》《假装情侣》《I phone you》以及话剧《七月与安生》等,文艺又走心的风格,是娱乐圈一道清丽的风景线。

可是在遍布长发蜂腰大波的娱乐圈里,清瘦的江一燕要寡淡许多。她的形象,或许并不符合男权社会对一个女性的审美。有一年参加某传媒大奖的评奖时,一名男性评委就曾愤愤又尖刻地说:“江一燕,那是女人么?”

每次走红毯,其他女星都珠光宝气;唯有江一燕,一袭朴素的白色长裙,其背面是手工彩绘的蝴蝶。那条白色长裙,是她用旧衣改制的。她害羞,总是匆匆走过,有摄影记者甚至抱怨:“她都不懂多停留,给我们镜头。”在颁奖礼后台,其他女星围着获奖导演询问下一个剧本和角色,而江一燕却默默躲在角落,不与导演、领导交流。

“不适应。”每一次接受采访,被问及是否适应浮夸的娱乐圈时,江一燕都给出否定答案。所以当新闻爆出,在广西山区支教8年的女明星是她,而不是别人,也就不足为奇了。

“每年临近生日时,就开始思考活着的意义。”她说,今年终于在32岁生日之际,想清楚了自己一生去坚持做的事情是什么。

不出意外,是支教。

做山里孩子们的太阳

江一燕与长洞小学的结缘,缘于一次电影拍摄。

2007年,24岁的江一燕跟随剧组到广西巴马县凤凰乡和东山乡等偏远村庄拍摄电影《宝贵的秘密》。3个月的拍摄期,让她与在剧组当群众演员的瑶族留守儿童们熟悉起来。在当地,青壮年大都出去打工了,村里只剩下老人和孩子。由于教师紧缺,村里唯一的小学被废弃,孩子们只能徒步数小时到几十里外的小嘎牙村的长洞小学去上课,一些家庭困难的小孩干脆辍学在家。

出于关心,电影拍摄间隙,江一燕去了一次长洞小学。简陋的教学条件让她瞠目结舌:教室与操场都是泥土地;没有食堂,住校的孩子们把锅支在山坡上,自己烧简陋的饭菜;一张床上能以各种姿势睡五六个孩子;学校在公路边,一过车,卷起的碎石就会打碎教室玻璃。更让她痛心的是,全校仅有3名老师,却要负责200多个不同年龄的孩子的学业,而课程也只有语文、数学这两个最基本的科目。

更让江一燕动容的是,那里的孩子们一到下雨就蹲着看雨滴,不进教室自习,“很冷的感觉,就跟我小时候一样孤独。”

电影拍完,江一燕随剧组离开。可是孩子们对外面世界渴望的眼神,一直萦绕在江一燕心间。“我想做他们的太阳。”

按捺不住想念,第二年,江一燕回来了。放下都市时髦的行头,她素面朝天,一身休闲装扮,回到孩子们中间,教他们英语、地理、音乐、体育,甚至生理卫生。

她放下明星光环,与长洞小学唯一的女老师睡上下铺,早上从山下打冰冷的水洗脸,上厕所要去山那头的茅房。“这么苦!”外界都断定江一燕,“她一定在作秀,最多只能坚持一两年。”

可令外界刮目相看的是,江一燕每年都履行着与孩子们的约定,“好几次走,都想跳车留下,也答应孩子们,明年一定再回去。”

割舍不下的思念,年复一年。

用爱换来爱

除了每年支援教学,去年,江一燕成立了爬行者义卖站微店,通过义卖明星私人物品赚取资金,“每一分都用在孩子们身上。”

圈内的朋友们纷纷响应。周迅寄给她一个大箱子,里面有两个包裹,一个是旧鞋子、旧衣物,可直接捐到山区;一个是一些高级礼服,能拿出来卖个好价钱。“她居然把它当成自己的事来做。”江一燕感动不已。

今年生日,一直以摄影为副业的她,办了一场以“爱”为主题的摄影展。影展上的作品,以每幅5000元的底价出售,所得款项全部注入江一燕个人创立的“爬行者”助学基金。圈中好友黄渤、尔冬升等人,在影展期间拍走了部分作品。黄渤说:“能够在一件事情上坚持这么多年,可以看出她对孩子那种深深的情感。”

用爱才能换得爱。渐渐地,孩子们开始拿她当自己很亲近的人看待。他们清晨起来上早自习时,江一燕只要没起床,一些学生就会围在她宿舍门口叫她。

早期得到她帮助的一些学生现在已经长大,江一燕进山时偶尔会在路上遇见他们,“开着摩托车或者卡车,停下来叫你一声小江老师。”

有一年教师节,江一燕一起床,就惊喜地收到孩子们送的纸条,写着一句“小江老师节日快乐”。她很在乎这些小细节,“就是这种淳朴的自然,会让人感动得泪流满面。”

回到城市,江一燕会收到孩子们的感谢信,“难以想象,如果没有小江老师的帮助,我逐梦的脚步会停在哪里?”

至于支教带来的收获,江一燕眼睛一亮:“自己变得越来越纯粹了,通过山区的孩子们,看到很多美好的东西,来净化我自己。”

文艺女青年的文艺范儿爱情

“爱情在我的生命里占第一位。有个对的人,就会安静下来。”

用真实摆平绯闻风波

曾有一段时间,江一燕的名字,总是和邓超连在一起。

2012年,江一燕与邓超合作《四大名捕》时,江妈妈从老家带给江一燕很多家乡特产,她邀请了剧组里的去她的别墅做客。聚会结束,江一燕送邓超出门,竟被偷拍了——虽然旁边还有助理,但狗仔只拍了他们俩人。这本八卦杂志的用词更是煽风点火,“直击邓超江一燕放纵寂寞夜。”

时隔三年,两人在今年的真人秀节目《奔跑吧,兄弟!》里重逢,于是陈年绯闻也被微信营销号拿出来再炒,绯闻被写得像真的一样:“邓超与江一燕深夜密约的事情被曝光后,孙俪怒气冲天,直接带着儿子回到了娘家。之后,孙俪又气冲冲地跑回家质问邓超。不过似乎商讨未果,两人关系直线下降。”

这让不少观众对江一燕路人转黑,“难怪,看她在《奔跑吧,兄弟!》里看邓超的眼神就不对劲。”

面对铺天盖地的绯闻,江一燕觉得可悲,“糟啦!这下都不好意思面对邓超、孙俪了。”

其实,他们三人是非常好的朋友。孙俪在怀儿子的时候,邓超就带着她去看过江一燕的话剧;江一燕做支教,邓超和孙俪也寄去了自己的旧衣服,当作拍卖物品给予支持。江一燕跟邓超聊起自己的不安:“这件事情给你们造成困扰,我很不好意思。”毕竟是见过风浪的人,邓超把手一挥,“这算什么呀,没事。”

友情依然如故。邓超的电影发布会,他仍不避嫌地叫江一燕去为他捧场;孙俪仍会带着儿子,与江一燕聚会。可是众口难调,江一燕把孙俪儿子“等等”的照片放上微博,有人讽刺,“江一燕,你怎么就带‘等等了?”

“天啊,这个世界怎么了?我们不断地被消费,我的友谊、私生活,就因为我要在这个圈子里待着,就要被消费吗?”江一燕苦恼。有人给她支招:“你可以虚伪一点。”可虚伪,江一燕做不到。“如果我对媒体不说真话了,回到家我会更难过,很长时间都走不出来。”

人言可畏,这一次,江一燕选择了沉默。好在,不久之后,邓超工作室发声明否认了两人绯闻,并对造谣者追加了法律责任。

谣言止于智者。

真正的爱情得保护起来

和江一燕一起合作电影《有种你爱我》的男演员郑恺这样评价她:“对男人来说你是仙女级的。”

那么“仙女”眼中的“男神”,又是怎样的呢?“就是看感觉,至少说,那个人会有跟你很相近的气质,会有相同喜欢的东西,音乐、电影和表达方式,可能这个就会是你理想的、喜欢的。”原来江一燕心里的那个“他”,首先是要志同道合的。

2013年,某娱乐周刊专访江一燕时,她就很直白地表示自己有男朋友了,只是没说是谁。

有人揣测,江一燕的男友,是年长她16岁的好利来老总罗红。对于这份感情,江一燕一直保持缄默。“不希望自己是娱乐圈的人,就让他也被娱乐了,这对他来说不公平。”

可是网上仍流出了一些照片,为两人的恋情提供了佐证。2008年,江一燕和罗红第一次在某颁奖典礼上公开合体亮相。而2011年7月28日,江一燕写了一条微博,算是公开了恋情:“本年度第一份生日礼物来了,提前了整整45天。他说,因为第一个和最后一个肯定‘刻骨铭心。我说,就我这记性,到时候一定忘记你已经送过我了……”

恋爱多年,身边人都开始关心江一燕的婚姻大事。同事问她:“你什么時候给我们一个像其他女明星那样的海岛婚礼?”江一燕却斩钉截铁地跟对方说“对不起”,“你可能永远等不到那一天,我不是一个喜欢那种婚礼的人,说不定哪天走在路上,我就结婚了。”

想要什么样的婚礼?她想象中的婚礼是三毛笔下那样的,“两个人下班之后,找到个破教堂,就结婚了。荷西在地上捡起个易拉罐,把拉环当作戒指,给她戴上,好浪漫。”

不过,不时有外界的闲言碎语传进江一燕的耳朵,“江一燕你不是很文艺吗?怎么去傍大款了?”

再次面对非议,历经风波的她,早已看开,“没有人了解我们的故事,外界的看法不值得辩解。”

好的爱情让人平静。后来有网友不断发现,两人都是摄影爱好者,并且拍了许多风景相同的照片。两人志同道合,一起远走非洲,逃离人群,与狮子为伍,与长颈鹿为伍,拍风光大片,看细水长流。

“如果不当演员了,你会做什么?”

“回到非洲,做酒店老板娘。”始终游离于娱乐圈的江一燕,骨子里,依然保持着野性的内心。或许,经历太多是非的人,更愿意停留在纯粹的环境里,因为在那里,一切都可以很真实。

猜你喜欢
江一燕孙俪邓超
邓超 带着热爱和梦想奔跑吧
《那年花开月正圆》开播 孙俪陈晓竟演过“母子”?
开往春天的巴士
邓超:我幻想自己是个外星人,水瓶星的
江一燕历尽磨难终不悔
爱在“大瑶山”,江一燕与她的800个“儿女”
孙俪的“趣味”婆媳情
孙俪:兼容更多打开的方式
孙俪的原生家庭那么糟糕,为何她的婚姻那么幸福?
江一燕从娱乐圈进入摄影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