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微议“微视”媒体

2015-07-07 05:02韩丛耀
艺术百家 2015年2期
关键词:微言

韩丛耀

摘要: 微视(频)是与当下生活零距离的一种现象,并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大景观,乃至全民共享的文化外衣,正因此,微视进而被应用或利用为一种传播媒介。无论微视是以假装漫不经心的表象掩饰内在的执着与在乎,还是在形式上以叛逆的新萌者姿态反叛现代,它其实是某种一直存在于人们心底的情结,是对文化传统的回归,是对人的内心的追问与领悟。微视的内在本质在于察知,精神秉性在于表达,物性呈现在于媒介,与此同时,微视也以其媒介特征及优势将自己本身表达为一种自在的讯息。本文以个人之微见,对微视媒体进行一次文化根源的微议与勘巡。

关键词:当代中国;文化建设;文化传播;微言;微视;微视媒体;图像;叙事

中图分类号:J90文献标识码:A

微视与人们被快节奏化、碎片化的生活以及日新月异的科技应用搅扰得越来越滥情、越来越不专一的注意力共生,它充满着勃发的生机和叛逆的新意。微视媒体则与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紧紧相连,它利用和融合了众多先进的科技手段,它是数字的、传播的、交互的。微视及其微视媒体是依托、或说简直就是依附在现代科技之上的“物种”,无论“微视”还是“微视媒体”都是不折不扣的新词、新物。

但微视又确乎是个旧词。早在500多年前中国儒生王阳明(1472-1529)就曾论及微视——“直视就是看的眼,微视就是觑的眼。”①“觑”,不是正面的逼视,而是在旁的、不惊扰的、注意的、有时还要眯着眼的看。微视即有在旁的不惊扰的注意地看之意。诚然,此微视与彼微视有着种种不同,不过,对于格物致知,对于觑看的自觉选择与关照,古今这两种微视似乎又统一了。

既新且旧证实了微视表面上的时尚与骨子里的传统,证实了微视从来就是、一直是人的表达需要,所不同的只是媒介的可选性与途径的畅达度。如古人有今日之互联终端,他们也是早就用起了微视媒体的。麦克·卢汉曾言,“媒介即讯息” [1]。微视的内在本质在于察知,精神秉性在于表达,物性呈现在于媒介。微视正以其媒介特征及优势将自己表达为一种自在的讯息。

微视是新萌物,微视是面向现在和未来的,它以其鲜明的后现代形式表现其现代性。它以具体而微的真实感反叛越来越虚拟的各种情境,以草芥的平凡真实和局部经验嘲弄宏大叙事,表达对生活于其中的生活信念的不信任,尽管它本身也是大量通过网络传播,甚至本来摄取的就是摆布的虚拟情境。微视媒体则将本来由极专业的导演、制片、新闻记者才能摆弄的视频故事、新闻报道专利下放到所有爱好者手中,人们可以随时制作、上传、下载。微视在内容和形制上所带有的无厘头、反叛和嘲弄,充满了后现代的脾性,但其骨子里对见微知著、微言大义的追寻与无限接近的向度与愿望,却是一种对传统文化精神的回归。

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多的各种媒体类型、越来越多的各种媒体的多重融合、越来越广泛的媒体应用与普及,以及现代人主动或被动的“速食”生活方式,都给了既有多媒体融合素质又有可被“速食”体量的微视以极大的动力和活力。播放时间短、占用内存小、便于移动终端下载、收藏与分享,能符合和满足人们随时随地接收和观赏需要的微视,不仅可能成为现在和未来最主流的新闻传播方式,也可能成为未来一段时间里人际间表达与沟通的最主要方式。

图1微视《空间》截图,唐艳作品(第24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多媒体类优秀作品)

一、无“微” ②不至

微,本是一个极小极弱之指,正因其小、微、弱,所以能无处不至。而这些“微”的聚合和融合却能成就或占领最为广阔最有深度的事件领域和时空。

时下关注度极高的所谓大数据不过是“微的聚合”的别称,其本质就是微的聚集与积聚。随着社交网络的兴起,互联网上涌现大量数据、更大数量的物联网数据,再加上移动互联网收集的如位置、生活信息等用户信息数据,每一天这些数据都在激增。无疑,这些数据必将使以美国女性裙子的长短、日本女性口红的颜色、韩国女子鞋跟的高低来预期判断经济发展状况的极具娱乐精神的分析更趋靠谱更趋权威。美国互联网数据中心指出,互联网上的数据每年将增长50%,每两年便将翻一番,而目前世界上90%以上的数据是最近几年才产生的。大数据是互联网发展到现今阶段的必然表现和特征,称其为“微”、“云”或“大数据”皆可,名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无微不至、尽精微至广大者对人们生活与工作方式的改变,甚至是对人们思维方式的改变。“微”是特别能承载和包容的开放状态,因其微便随处能入、随物成形,又因其性如水、水滴穿石,它有着极大的可塑性,又有着令人震惊的柔韧性与渗透性。天地间最广阔地原来即在最微者,无微不至者正因其不嫌弃微之为微而能成其广度深度。由无数个微组成的恢恢之网几乎无所不包,涵盖了人类自己与人类所创造并居于其中的社会的一切方面。不过,对于被使用为一种媒介的事物,无论其如何改变,它改变的只是呈现形式、交际形式以及对综合判断的影响,而基于个体的具体的情感、对微妙心思的感知需要与感知方式从未改变,它必须来自于微,具体而微。

对于如今方兴未艾又此起彼伏的微博、微信、微图、微码等等微族,购物、打车、学习、休闲,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时时处处,它们正是以“没有一处细微的地方不照顾到”③的体贴入微、细心周到几乎做到了“微无不至”。微是不动声色“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又是彪悍似“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它以几乎是全民参与的普及姿态,倒逼着人们在铺天盖地、突如其来的境况下慌慌张张地对其进行专业的分析与理论建构,而“微”自己则期待着被界定,概括,理顺,承认,标榜。“微”从自发转度到自觉,又不免有些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得,它正急速地从乡野台下蔓延或被推送至庙堂舞台。

图2微视《上海》截图,郜南作品(新华通讯社《中国名片》系列作品)

二、见“微”知著

见微知著蔑视的是见多识广,鄙夷的是见风是雨。与前者比,它看重并力行潜心领会、细心感知的体认;与后者比,它坚持理性分析、犀利判断,绝不轻率轻信。它“看到事物的一点迹象,就能推知其实质和发展趋势”④,在它看来,靠“见多”才能得到的“识广”是智商不够的表现。当然,这有可能是自我解嘲,因为人们见微知著的另一种可能是没有良好和充分的机遇去“见多”再“识广”。不过,譬如在没有大数据支持的时代,爱因斯坦仍然能得出相对论,哈勃仍然能提出哈勃定律,而在拥有大数据的今天,如爱因斯坦、哈勃一样的人物仍然是那么珍稀,正因为见微知著实在是一种难得的品质与智慧。见微知著者看得一沙即得一世界,而不以“微”为然者手中纵然握着一把沙也只是一把沙而已,并不是千万个世界。

见微知著是一种本领而非本能,因此它需要学习、思考和研究。相对于大众普及的微信、微博,微视更加综合地运用现代各种媒体手段,静态照片、动态影像、动画flash、图形、交互图表、声音、文字等,这样拍摄制作的微视产品,无论是多媒体短片、故事片或

图3微视《杭州》截图,郜南作品(新华通讯社《中国名片》系列作品)

互动媒体报道等,都是需要通过专门学习来掌握其技能技巧的。

时下,专业媒体大量裁员并越来越多地使用业余爱好者时效性的微报道。这并非是对专业技能的否定,相反,在某种程度上,它恰恰是通过对“产品”质量的认可、通过消费社会对高性价比的追求,取消了滥竽充数的可能,也意味着专业的媒体人必须具备更高的“性价比”。今日的社会现状已经说明,对于微视产品的制作水平并不能用是否供职于专业媒体来界定,这些所谓的“业余爱好者”在业务上的优秀可能并不输于专职者。这些兴趣盎然、极富热情的业余者通过学习并且必然是自觉认真地通过学习才掌握了微视媒体的制作技术和应用法门。正是这些情绪高涨、能力超强的业余爱好者消解了专职专业者的霸权和优越感,无数的自媒体将“微江湖”弄得风起云涌。移动或者专门,单个或者聚众,人们通过无所不在、无孔不入的各种终端视听、表达、互动,微的语境里充满了无厘头的围观、莫名其妙的崛起、退潮般的一哄而散和令人唏嘘的销声匿迹。微极度热情又极度冷漠,被自己编织成的大数据网络裹挟、追捧、扼杀。

在这样的“微江湖”中,只有通过学习才能从微中明辨出真实的质与势,特别是作为专业专门的新闻讯息的报道者传播者更应该认识到,无论媒介形式如何变化,新闻的“5W”⑤仍是基本要素。既有新闻传播及时专业的叙事又有视听观赏性、能引发社会影响与广泛思考才是能见微知著的微视传播。“治大国若烹小鲜”,也只有具备这样稳定素质的微视作品才能在速成速朽、极度动荡的微世界里相对屹立、从容与稳定,并发展、引领。

三、尽“微”致广

《礼记·中庸》中有言:“致广大而尽精微”[2],意为对于学问既要致力于达到广博深厚的境界,又要尽心于达到精细微妙的境界。知一叶之脉络纹理,亦知其所居之枝在树上的高低上下、枝条所居树干的曲直向背、树干在主干上的主次俯仰,整棵树的形色壮弱尽皆心中有数。有全盘的视野才能知一叶的优劣,知一叶之妍媸能推知全树之枯荣,微与广,从来就是相知相恤、相辅相成的。其实无论是做人还是做学问,都应既在微小处细致钻研、悉心体味其精细微妙的差异,又要有广博阔大的胸怀和视野,既对己所专攻有心得能知其微妙处,又对包涵此一专攻的广大领域都有知悉观照。

微视产品恰如树之一叶,虽然很短、很小,但是它却集合了目前所有的视觉影像媒体的特点与优点于一身,并且超越自身而成为了一种崭新的传播形式,成为致广、致博的最有效手段。它已经成为承载这个社会“意义”的硬通货,成为日常生活最大宗的消费品,成为人们的一种行为方式。当前社会上流行的“刻奇” ⑥(kitsch)现象就是很好的说明。人们喜欢在微博、微信上秀甜蜜秀恩爱、晒美食晒风景晒自拍,诸如此类。作为对此时此刻情绪的纪念,这种获得存在感的方式,如果从媒介角度来审视,无疑也是“一种社会观察,而且是一种敏锐的观察”[3]。

“少则得,多则惑。”[4]“任凭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5]有时“微”反而是更能有所得的。一个人所能感受、面对、掌握的,在广博阔大之世界面前只能是微的,人们总是通过具体而微的真切体认去感知、面对和理解古往今来、海阔天空的世界。“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4],唯能尽精微者,才能致广大,某种程度上,微者倒客观上显得返璞归真了。如微视作品《工业记忆》中通过音效与定格画面等多媒体手段,表现出令人赞叹的工业美,从具体而微处准确而充沛地传达作者个人的情感情结,这私微情结又发散出更广博的社会意义,它勾勒出老工业基地在经济转型和城市生活重构中渐远的沧桑,诱引出为人们所共同感念的对工业文明的集体记忆和怀想。

图4微视《工业记忆》截图,熊汉泉作品(第24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多媒体类银质收藏作品)

必须警惕的是,通过“微”的手段达到致广、致博目的的微视,如果被有意导向成为一种炫耀性、礼尚往来性,甚至是虚假的集体共鸣和感情消费,那么严重的社会问题就会出现。尤其有些“知识人”一旦掌握了微视的表达手段就会对现实造成一种刻意的隐显,将暗含个人功利意图的“微”感受放大给整个社会,“他们的言说书写与微博、微信上的普通人不同,并不是自我的情感,同时又缺乏知识学的支撑,在华丽的词藻下,裹藏着利益的考量。”[6]这是相当危险的。因为它远离了微视作为觑视的“在旁的、不惊扰的、注意的看”的客观自然的根本品质,并造成一种对文化的纯粹性的亵渎和伤害。

四、“微”言大义

在中国,微言的传统由来已久。2500多年前的《诗经》《老子》《庄子》《论语》等,都是形式上短小简练、内容上悠长深至的“微言大义”的代表。《汉书·艺文志》“昔仲尼没而微言绝,七十子丧而大义乖”最早直接点出了“微言”与“大义”。微言即精微的言辞,大义原指有关诗书礼乐诸经的要义,后以微言大义指隐微的语言中所包含的深远意义⑦。清中黄宗羲《移史馆论不宜立理学传书》:“其微言大义,苟非工大积久,能见本体。”清末郑燮《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言:“微言精义,愈探愈出,愈研愈入,愈往而不知其所穷。”可见以含蓄微妙的言语,表达精深切要义理的“微言大义”千百年来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和追求。其中,用讲短小故事的方式来表达微言大义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尤为精彩传神的部分。如曾子杀猪、负荆请罪、三人成虎、塞翁失马、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等等,都是微言大义的中国好故事。从今日微视媒体视觉传播的标准来看它们也仍然是叙事流畅、情节曲折、人物性格鲜明、意境动人、回味绵长的好故事。可以说,在中国,使用微视媒体认识世界、表征世界,讲述中国化故事与中国文化在时间上是遥相呼应的,在序列上是顺理成章的。

微,本有细小、幽深、隐匿之意,微言,亦谓不明言,用暗喻示意。微言大义与言简意赅,相同的是都是简省精悍的言辞,不同的是意赅者意思明了明确,而微言大义却是语义含蓄,意味深长的。况所有的阐释对文本本身都必然是受限的、隔阂的,都太多或者太少。微言大义是一切以表达而非传播为第一要义的文化精神产品的追求,是对言有尽而意无穷之境的追索。

微视作品的魅力独特而又丰富,既独树一帜又雅俗共赏,抛开深至的原理不谈,仅与相近的视觉艺术形态相比,它的奇妙之处已让人目悦心赏。与传统的静态影像相比,它有静态影像的瞬间精彩、精致形象,同时又有更大的内容展示空间和叙事时间,视觉的内在更为饱满;与电影相比,电影的所有视听元素它都具备,而它的瞬间性形象的确凿和确定性又是电影不可比拟的,在对现实生活的即时性触摸上,它有一种来自土地的温度;与电视相比,它既有电视媒体介入生活的真实性,同时又是一种诗化的纪实,它是在时间轴线的刀刃上跳一段有生活味道的芭蕾,需要更为深厚的功力,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灵魂舒展;与动漫、动画相比,它形象纪实的真切性让它与时代、与社会、与身边的生活贴得更近更真实可感。

今日之微视以假装漫不经心的表象掩饰内在的执着与在乎,在形式上以叛逆的新萌者的姿态反叛现代,在本质上回归传统文化,回归对人的内心的追问与领悟。这也是微视作品在数量上以表达为主题者多于以叙述为主题者的原因。微视其实是一种一直存在于人们心底的情结,进而表现成为一种途径,终于被应用或利用为一种媒介。

五、结语

因为对现代科技及其各种终端的极度依附性,微视的兴起和繁荣看上去很像是一种经济现象。实际上,微视消费了媒体,人们又聚合在一起通过微视媒体消费文化,人们与微视、微视与媒体、人们与微视媒体都在相互消费。微而视之,人们释放了自己,广而视之,人们合谋消费了自己的某种期待与愿望。不可否认它是经济现象,但它更是一种文化现象。与其说微视似乎正造成现代社会的一种生活方式,不如说它其实是一种被裹挟的消费态度,就像消费某品牌产品其意并非只消费产品本身,而是连同甚至是主要消费了其符号及符号所代表的文化。在这个意义上,微视是消费品也是消费符号,是帮助人们疏解与摆脱心理困顿的精神消费和文化消费。

500年前中国大儒王阳明提出“觑看”,30多年前罗兰·巴特在短暂的中国行后在日记中写道“好的目光是一种斜视的目光”⑧。隔着东西方的地域,隔着数百年的光阴,巴特和阳明先生,这两位思考者所表达的无非是同样一种观看的态度与方式,是对真实、客观的看的坚持与认真。而微视正因其尽精微、致广大、无微不至的秉性于此处着力。微视一方面是更执着、更有利于客观的、呈现的真实,另一方面又是更有利于虚拟和表达的,也许虚拟和表达正是呈现了一种内在的真实。

微视所具有的先天秉赋和时代所赋予的微视媒体的后天修饰,成就了今日微视之面貌体态。而无论名称、外形、外貌如何装扮变化,其内核的无微不至、见微知著、尽微致广、微言大义的人类文化传统都将一脉相承。(责任编辑:陈娟娟)

①王阳明:“譬如眼,有喜时的眼,有怒时的眼,直视就是看的眼,微视就是觑的眼。总而言之,只是这个眼。若见得怒时眼,就说未尝有喜的眼,见得看时眼,就说未尝有觑的眼,皆是执定,就知是错。”《传习录》,《王阳明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第131页。

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微”的使用与释义可以说是精“道”至极、入“骨”三分。本文借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微”意,随手拈起三二用词,择其要义,对微视频作品的文化本质和大众媒体的功能性特征进行投映,在媒体场域内超度或慈航。

③无微不至:没有一处细微的地方不照顾到。《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年版,第1785页。

④见微知著:看到事物的一点迹象,就能推知其实质和发展趋势。《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年版,第796页。

⑤新闻五要素,即何事?何人?何时?何地?何故?相应的英文单词为:What?Who?When?Where?Why?又因为在每个英文单词中都有“W”字母,故又称五个“W”。在新闻实践中可简便理解为:什么事?谁被牵连到这个事件之中?这个事件是什么时候发生的?是在什么地方发生的?为什么发生这个事件?在具体的新闻实践中有时还有再加上一个“H”(How,怎么样?),因此可简单的表述为“5W+H”。

⑥刻奇(kitsch)一词源于德语,意思是“从街头搜集垃圾”,如孩子们喜欢在街上搜集一些石头、树枝、羽毛和花瓣,互相用来炫耀,或大人们喜欢保存一些破烂,作为他们一生某一时刻的纪念。在西方,这个词后来多指矫揉造作的情感和艺术品,其特征是模仿的、低廉的抒情,就像微博、微信上转发的大量人生感悟,主旨都是珍爱生活,快乐当下。很正确,很慰藉,但同时又很空洞,不能增加人们对存在的深刻认知。

⑦微言大义:微言即精微的言辞,大义原指有关诗书礼乐诸经的要义,后以微言大义指隐微的语言中所包含的深远意义。《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年版,第1745页。

⑧1974年5月3日,罗兰·巴特一行在北京大学参观、座谈间隙记下一番感触。在即将离开中国,如何看待这片土地上发生的一切,成为代表团成员关注且争论的话题,有人主张“以中国的观点谈中国”,也有人主张“以西方人的观点来看待中国”,不过在巴特看来,这两种观点都是错误的,他意味深长地说:“好的目光是一种斜视目光。”晋永权《怎么样(下)》,《 中国青年报 》,2014年01月03日第12版。

参考文献:

[1]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33.

[2]四书五经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3.27.

[3]景凯旋.刻奇的时代[N].南方都市报,2014-05-15(A31).

[4]张玉春,金国泰.老子译注[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11.57.

[5]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十一回[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647.

猜你喜欢
微言
某些游客
势利眼
贪官对上与对下
夜好
某官读文
某些教师
某些作家
我们的心声
微言妙语
微言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