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道教斋醮科仪及其音乐研究

2015-07-07 06:08汪普英
艺术百家 2015年2期
关键词:音乐艺术丽水

汪普英

摘要:丽水的道教从唐朝开始就非常兴盛,在中国道教史上有许多著名的人物,如唐代时期的中国道教领袖叶法善和杜光庭,就分别是丽水松阳县和丽水缙云县人,而明代道教领袖刘伯温也是丽水青田县人。这都为丽水道教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时至今日,丽水民间道教斋醮科仪法事流传仍然非常广泛。文章主要论述了丽水道教斋醮科仪存在种类、音乐功能分类及音乐存在形式。

关键词:丽水;道教音乐;斋醮;科仪;音乐艺术;艺术功能

中图分类号:J60文献标识码:A

Lishui Daoism Religious Rites and its Music

WANG Pu-ying

(Department of Music, Lishui College, Lishui, Zhejiang 323000)

丽水地处浙江西南部,地形以中低山为主,主要山脉有仙霞岭、洞宫山和括苍山,丽水道教传播历史悠久,由于山清水秀,人杰地灵,丽水成为道教传教发展的重要区域。道教领袖司马承祯将各地道教活动分布主要区域,划分成七十二福地、十个大洞天和三十六个小洞天三大块,其中丽水缙云县括苍山洞就是在十大洞天中排名在第十位的洞天,而在三十六小洞天中,丽水市缙云县仙都山洞排名第十一位,丽水市青田县石门洞排名第三十位。

一、丽水道教斋醮科仪存在种类

道教的斋醮科仪法是道教徒在宗教教义思想支配下的道教宗教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道教的每一次斋醮科仪法如同一场“演出”,道士们穿着金丝银丝的秀花道袍,吟唱着庄严而肃穆的曲调,在特定的法事坛所,表演着一幕幕法事场景。在仪式中寄托道徒的信仰,倾述道徒的感情,以满足或者诉求自己的要求。丽水的道教从唐朝开始就非常兴盛,道教斋醮科仪种类非常丰富。具唐朝道教领袖杜光庭在《洞弦灵门》记载,处州斋醮科仪分为两类:“一者极道,二者济度。”而丽水道教民间流传的斋醮科仪基是“济度”。“济度”可分为“三箓”,“三箓者,一者金箓斋,上消天灾,保镇帝王;二者玉箓斋,救度人民,请福谢过;三者黄箓斋,下拔地域九幽之苦。”丽水缙云县道士王品真说:“济度斋可细分为七项内容:一者三皇斋,求仙保国;二者自然斋,修真斋道;三者上清斋,升虚入妙;四者指教斋,禳灾救疾;五者涂炭斋,悔过请命;六者明真斋,拔幽夜之魂;七者三元斋,谢三官之罪。”丽水青田藉道士李翁方,他根据自己多年道教的斋醮科仪活动情况,把近代道教斋醮科仪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有醮事,即坛醮法事,包括祈晴祷雨,公醮、清醮、雷醮、火醮、瘟醮、监醮之属;还包括清事、亡事、放戒等。第二部分,包括清微发递、灵宝发递、全堂发递、扬幡发递、进表、全堂表,抱患告斗、延生告斗、拔亡告斗,供天、亡供天、祭天,解星、玉府解星、移星易宿,地司、五方镇宅、翻解、立狱、捉生代替,驱蛇发檄、五雷发檄、招魂发檄,代童度关、抱患度关,受箓、给箓、炼度、进笺炼度、专炼、饯瘟、金刀断索、起伏尸,火司朝、宿启朝、青玄朝、九幽朝、三朝、斋王、款王、传经转案、迎真度魂,生神章、请经、迎鸾接驾、皇坛三宝、群仙会、会诸司、开方、九幽灯、九阳、大小十献、解结、召饭、上供、望乡台、颁放、度桥、招孤魂、请三宝、开启、寄库给牒、行香放灯、送丧等。第三部分,有小型法事和经忏、法事之别。小型法事包括送鬼、暖材、开路、设召、起灵斩煞、按神、安座、招魂、召七、召三朝、半夜七、接煞、起座、净宅、预告、通七疏;经忏包括早、晚功课,玉皇、雷祖、真武、三官、观音等经忏以及斗经斗忏、朝天忏、青玄忏、九幽忏等。法事包括上表、供天、炼度、专炼、上供、发递、亡斗、开启、给箓、青玄朝、请圣、召孤魂等。这些道场法事真可谓五花八门,千姿百态,其科目之多,范围之广,功用之杂,包容整个人类社会的一切。

二、丽水道教斋醮科仪音乐功能分类

丽水道教斋醮科仪音声按照大类可分为两类:人声和法器音声。

(一)人声

道教斋醮科仪音声中的人声主要是经韵吟唱和念白。在丽水道教音乐中,经韵是其主体和精华的部分,它集中体现了丽水道教音乐的风采,并且具有多样化的旋律类型和层次结构,可以完满地歌唱不同内容的经文。

在配合不同经文时,道士们选择了一些不同的唱法形态,由此形成了三类基本腔型。

1.念唱腔。此腔型简朴,接近自然言语音调,节奏亦单调,唱各种咒语。

2.吟唱腔。吟唱腔的主要特点是:句法规整、音韵规律、节奏简单、一字一拍,句尾延长(上句末延长一拍,下句末休止一拍),富有歌唱性。因而,四言句式的经词,必然配以五拍长的乐句,五言配六拍,余依此类推。

3.韵唱腔。道人称之为“韵”、“韵子”、“韵腔”,是道乐的精华,其体裁特点与现在知道的传统声乐体式均不一样,兼具小调、昆曲和说唱音乐的特点,但又融汇成一种独立风格的声乐体裁。

韵腔依演唱对象的不同而有细分,如“阳调”用于面对神灵、道士修炼或祭祀诸神。“阴调”以鬼魂为对象,是“度亡”仪式中用的韵腔。如此等等。

韵腔作品多,形态复杂,在唱腔中既有完全不同的腔节,也有若干大同小异的腔节。

(二)法器音声

丽水道教主要为全真道,它具备全真道音乐艺术的一切特点。首先,全真道较多运用法器(即打击乐器)而不重丝竹管弦,虽然当代一些大的道观受到社会好尚和学院派的影响,也开始学习运用多种民族管弦乐器,但毕竟不算普遍,也不代表道教传统的模式。其次,在法器运用中,道教赋予乐器很多神秘色彩,不得不从观念和实践上影响到法器音乐的风格。

当代全真道常用乐器以法器为主。以道教圣地丽水缙云仙都轩辕黄帝道观为例,全观共有乐器总计15样,其中钟、木鱼、鼓、铜铃、铙、钹、锣、铛、镲、笛、箫等。当代丽水全真道所用法器以钟、磬、木鱼、铛、锣、镲等法器为主,体现了全真道传统特色,这既继承了中国古代道教乐队范式,又形成了一种简单而富有区域特色的乐队形式。

三、丽水道教斋醮科仪中音乐存在形式

音乐在丽水道教斋醮科仪中,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内容。按道人们的话说,科仪进行中,法器和乐器不能停歇,否则就会“冷场”。从音乐在丽水道教科仪中的运用情况来看,当地民间音乐一般在下述几种情形中出现比较频繁:

其一,用于渲染道场气氛。

科仪开始之前,要先用锣鼓开场,营造一种庄隆整肃的道场气氛。随后锣鼓与器乐曲相间演奏,其目的之一是为道士上场铺垫情绪、作为道士上场前的准备之用。在丽水道士平日一般不着道装,与平民百姓的生活无太大区别。一旦身着道装上场举行法事时,欲使其身心状态马上进入到神明境界,需要一个时间来调适。上场前的锣鼓与器乐曲演奏,正是于感官上帮助道士转换情绪,调整身心状态的一种形式。目的之二,倘若在民间百姓中做道场,科仪开始前的锣鼓和器乐演奏,称为“打闹台”,除用作营造道场气氛之外,还是招徕信徒和百姓前来看斋的一种信号。

丽水民间道教做道场,除有经文唱诵以外,大都穿插表演一些“踩阴阳”、“踏八卦”、“踏罡步斗”等类似舞蹈的演法动作,加上器乐曲演奏,实际上构成了“歌、舞、乐”三位一体的综合性宗教艺术。无论是“歌”还是“舞”,都离不开法器音声的配合,如果没有法器音声的配合,道士不仅情绪上受到影响而使法事活动得不到正常发挥,而且还使道场气氛受到一定的影响。在法事活动中,法器音声和道士的动作必须配合默契,例如,哪一个动作击鼓,哪一个动作敲锣,哪一个仪节需用某一段器乐曲,都非常讲究。因此,用于渲染道场气氛的器乐曲或锣鼓乐,还包含一层较神秘的含义。在这些乐曲中,民间音乐融入比较多的是一些当地的戏曲音乐。如缙云婺剧音乐、莲都处剧音乐、景宁二都戏音乐、云和花鼓戏音乐、松阳高腔音乐、遂昌十番音乐、青田灯戏音乐、庆元香菇戏音乐等等。

其二,用于过场伴奏。

如果将一个科仪看作是有情节、有逻辑关系,时空排列有序的程序的话,那么,每一个情节,乃至于每首经韵的转换之际,都有一个或大或小的情绪变化问题。这一转换之间的空隙,即是“过场”。过场转换时间有长有短,有时只需一个锣鼓点即可完成,有时却要演奏一串乐曲。乐曲牌演奏因法事性质(阴事道场或阳事道场)、法事场合(喜庆或悲哀)有不同的曲目安排。过场中远用最多的民间乐曲牌处州乱弹和松阳高腔中的音乐,演奏形式以同一首乐曲不断的反复演奏。

运用在仪式程序单元之间的器乐音乐,因为各程序单元所需的时间和单元与单元之间的空间有一定的弹性,所以用以填补这些长短不一空间的器乐必须在其本身音乐结构中具有既能反复重奏又能随时煞定的灵活性。所以丽水道教斋醮科仪的不少器乐曲,都由短小乐句串连组合而成,可以反复循环演奏;而其中一些乐句(多过一个)具有终止句的功能,使得乐曲在需要配合仪式动作的终止式时,能灵活地使音乐收尾停奏。这些乐曲中的乐句有的是民歌旋律、有的是戏曲音乐、有的是曲艺音乐,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丽水是畲族人口比较集聚的地区,而在畲族集聚地区的道教活动非常活跃,这些地区的道教斋醮科仪音乐往往又有自己的独特性,所以又形成畲族地区独特的道教音乐。

其三,用于经韵伴奏。

一般情况下,乐器和法器在经韵的唱诵中,都是作“跟腔伴奏”的。所谓跟腔伴奏,意即伴奏旋律与唱腔旋律同步。丽水道教斋醮科仪中的唱腔许多是用方言演唱,跟腔伴奏旋律由于需要跟语言有比较密切的联系,因此,许多当地民间优美的旋律就融合到了道教唱腔旋律中。丽水道教将当地民间音乐巧妙地揉合进经韵中加以伴奏,不失为丽水道教音乐的又一特色。(责任编辑:帅慧芳)

猜你喜欢
音乐艺术丽水
做丽水青山的“运营商”
丽水发现新物种
丽水古堰画乡
瓯江丽水
从《禅宗少林?音乐大典》看中原优秀文化品牌的构建
探究锡剧音乐的多元化发展
流动的时间,不确定的艺术
学生的音乐乐感培养策略探研
美学与音乐美学的意义和影响
多媒体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