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监控现状及构建:基于生态学的视角

2015-07-08 12:02段鸣骅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15年6期
关键词:师生监控课堂教学

摘 要

传统课堂教学监控的监控主体主要是教师,构建生态学意义的课堂教学监控,在监控理念、监控环境、监控方式、监控能力等方面,对课堂教学具有积极的意义。生态学意义的课堂教学监控,监控主体既包括教师,又包括学生,并促使教师和学生进行自我调节,实现自我价值,形成自我体验,共同享受教学过程。

关键词

生态学 课堂教学 教学监控

一、当前课堂教学监控存在的主要问题

1.监控目标狭隘片面

首先,过分关注知识,忽视情感意志等的监控。传统的课堂教学监控,最明显的一个问题就是以知识来判断学生的学习状况以及教师的教学水平,其目标导向是考试,而考试又以习得的知识为前提,因此,在教学监控目标中忽视了人的情感、价值观等因素,把大量的评价、观察手段用在了学生掌握的知识上。为此,学生除了课堂上的学习,还在课外业余补课。这种情况下,学生很难享受到学习的快乐,难免会感觉课堂学习单调、枯燥和乏味。其次,过分强调分数,影响着学生的健康发展。传统课堂教学监控,成为教师追求分数的良好工具。学生的分数高低,成为教师教学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只要学生的分数高,教师就相应地取得了高地位、高收入,进修与晋职机会就越高。这种监控目的和功利思想,最终成就了教师一味追求高分数的有力武器。

2.监控行为武断单一

现实教学中,由于受传统思想的影响,教师成为课堂的主导与主体,学生成为接受知识的容器。因此,课堂教学监控实质上只有教师对学生的监控,学生只能服从,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没有学生对教师教学行为的监控,也不允许学生对教师质疑。在这种武断单一的监控行为中,由于师生缺乏互动与交流,学生多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懒于反思,更不去创新,课堂教学没有生机与活力。

3.监控方式刻板封闭

当前的课堂教学环节中,虽然倡导创新,但是仍旧走不出封闭教学模式的怪圈。与此对应的课堂教学监控也是封闭的方式。首先,监控方式的模式化。这主要体现为各种学科、各个年级的监控样式都是一样,刻板而教条,没有因人而异。实质上,课堂教学是变化的,是灵活的,监控模式也应随之多样。其次,监控方式的简单化。课堂教学监控的简单化突出表现在没有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与空间,只是被动地学习那些所谓正确的、标准的答案。这种简单化的监控方式,扼杀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二、生态学意义的课堂教学监控构成要素

1.学生要素

在生态化意义的教学监控中,把学生作为监控的主体。现实中,学生都有自我监控的愿望和能力,因此,学生的主体作用,一是自己进行监控,对自己的课堂行为负责,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自我监控的前提是有这个监控权,能够进行自我调节与管理。二是教学过程监控的主体。学生对整个课堂教学过程负责,了解整个教学设计,监控整个教学过程,并对教学过程进行评价。

另外,监控并非限制,应适时引导,鼓励学生勇于承担相应的责任,进行自我监控。监控过程是一种积极的、轻松愉快的,应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感到这种监控是善意的,从而乐意接受监控。

2.教师要素

首先,在生态学意义的课堂教学监控过程中,教师将由原来的权威管理者变为学生的引导者。一方面,由于学生获取知识并非局限于教师,因此教师除了教给知识外,重要的在于引导学生学习,依据学生个性特点,教给方法,提供学习帮助。另一方面,还要创设积极、愉快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与提高。

其次,在生态学意义的课堂教学监控中,教师要不断反思和学习,提高自我监控能力。一方面,教师对课堂教学的内容、目标、手段等要明确,对学生的发展状况、课堂教学状况、学生反应程度等要掌握;另一方面,教师要善于调控课堂教学,并能够自觉修正,为学生服务,同时,教师还要学会自省,反思课堂教学,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

3.设备要素

生态学意义的课堂教学监控,强调对监控设备的宽容性,并让师生从内心深处乐于被这个监控设备所监控,甚至主动要求被监控。在这里,已经把监控设备作为其中的组成部分,但这并不是说没有原则地随意使用监控设备,而是从监控的目的着手,通过设备的关系,了解师生课堂行为,为师生分析自己提供借鉴和依据。

三、生态学意义的课堂教学监控特点及原则

1.课堂教学监控的特点

(1)以自控为主,他控为辅。生态学意义的课堂教学监控,突出表现为以自控为主,他控为辅。教师的自我监控表现为对教学活动的自我监控,对教学过程中不合理的环节及时调整、纠正;学生的自我监控表现为学习中的自我监控,自觉地对学习活动进行监督、评价与自主调节,去除学习的盲目性。

(2)以隐性监控为主,显性监控为辅。传统意义上的教学监控多是显性监控方式。即有明确的要求和硬性的评价,批评与表扬学生的唯一目的是维持课堂纪律,学生容易产生抵触情绪。生态学意义的课堂教学监控,与此相反,多以“隐形监控”为主。在这种监控下,学生通过教学环节或情境的巧妙安排,或根椐教师的无形暗示等,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主动而灵活,常常使整个课堂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3)以调节为主,控制为辅。研究表明,生态系统的演化动力主要源自其内部,通过其内部各系统的作用及调整,达到适应环境的最终目标。生态学意义的课堂教学监控系统中,师生的地位是平等的。因此,对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的监控也是弹性的,主要让学生和教师进行内部调节,从而促进课堂教学的和谐发展。

2.课堂教学监控的原则

(1)“宽容+尊重”原则。即尊重师生的人格,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基于学生的发展,尤其是个性的发展。比如有的学生喜欢文科,有的喜欢理科,有的擅长音乐,有的擅长美术等,教学监控就要尊重这些差异,促进每个学生个体有着不同的全面的发展。endprint

(2)“适度+有效”原则。没有良好的课堂秩序,学生的学习很难保证。因此,教学监控必须讲究适度,讲究有效,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为此,教师要精心创设教学情境,组织教学活动,及时有效地调控学生脱离学习的行为,比如通过眼神、手势、接近学生等方式,避免直接警告引起全体学生注意,而干扰正常教学秩序。

(3)“平等+积极”原则。由于生态学意义的课堂教学监控系统中,师生地位是平等的,因此教师应充满期待,平等地对待学生,为学生着想,与学生进行对话与交流。所以,教师要去除“好学生”的传统观念,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优点和长处,从而使学生能够悦纳自己,并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去。

四、构建基于生态学的课堂教学监控

1.倡导以人为本的监控理念

基于生态学的理论,课堂教学实质上是促进学生生命成长的最有效手段。教学监控必须调动课堂主体的积极性,让课堂充满生命与生命的交流。首先,实施人性化的监控目标。监控的目的,不是控制,更不是束缚学生的行为,而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监控要以学生为本,时时处处顾及学生的需要,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从而焕发出生命活力。其次,实施人性化的监控方式。监控不是用强迫来维持、改善课堂纪律,它重在强调文化约束,继而创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2.创设积极、生态的监控环境

在课堂监控环境中,师生之间的作用与影响与环境的关系不可分割。环境包括自然的,社会的,生理的,心理的等等,课堂监控就是要以整体发展的视角,调控各种环境因素,营造适合生命发展的精神及物质的生态环境,即民主、平等、融洽的课堂教学氛围。教师和学生是最主要的能动因素,主导着课堂生态环境的变化,决定着课堂环境的发展。因此,师生双方应积极有效地参与教学活动,实现平等对话。教师要充满期待,热爱学生,与学生进行积极的情感交流,这对良好的环境创设十分必要。此外,要明确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是最活跃的因素。学生之间的互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价值观和学习态度,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发展。教师要积极拓展教学的时空,实现学生间的有效合作。

3.构建生态化的监控方式

生态化的监控方式,要注意体现以下几点:首先,发挥监控的能动作用。师生的能动性决定着课堂教学环境的特殊性,从而避免专制式的独裁监控方式,让师生自主管理,自主监控教与学,调整状态,共建和谐课堂。其次,把握监控调节的度。生态学意义的教学监控,特别强调调节的作用,但是要把握好调节的度,避免出现调节过度的场景,也应避免出现调节作用过小的局面。最后,确保学生之间的平等。班级内多数人是学生中等生,少数人是学习优秀生,也有少数人是学习困难生。这种生态位的差异,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中是不太平等的。而教学监控就要关注差异,在资源分配上更多地倾向于及时调节这种不平等,降低不平等,最后消除不平等。

4.提高师生的教学监控能力

首先,增强教学效能感。研究表明,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能力的洞察、教学成败的归因等,都是通过教师的效能感来影响课堂教学监控能力的。因此,通过增强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进而提高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是一条可行的捷径。其次,进行教学策略训练。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学策略的缺乏,是导致教师教学方法不当的原因之一。而教学策略的缺乏,让教师无法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更无法在课堂中实现有效的监控。因此,进行教学策略的训练很有必要。比如,对教师直接策略培训;通过聆听专家报告;观摩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等。再次,及时进行教学反馈。评价反馈,可以让教师客观地了解自己的教学过程或效果,提高自我评价的能力。最后,对教师现场指导。现场指导的本质,就是让教师有机会体验与实践教学监控活动。通过现场指导,帮助教师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对课堂教学进行有效调节,对培养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帮助极大。

5.培养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

首先,开设自我监控指导课。开设指导课,可以让学生获取监控知识与监控经验,包括自我监控的体验与经历、学习的策略条件等;也可以让学生把握好控制点。比如,对于内控型的学生来说,指导其对学习时间安排、学习方法的选择、自身的努力等进行调节与控制,从而改变自己的学习行为;对于一些外控型学生来说,要明确学生更多地从自身查找原因,以适应学习环境,调节与改变自身。在指导过程中,切莫忽视了困难学生,应增强其学习信心,战胜学习困难。其次,加强自我监控训练。加强自我监控训练,让学生对自己作出评价,及时调控自己。常用的方法有问卷调查、反思、情境教育、心理咨询、时控指导等。比如,从问卷中可以了解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反思“学习计划安排好了吗”等可以强化学生的自控意识;实行无人监考的情境教育,可以培养学生自我控制能力;时控指导,帮助学生学会抓住时间,提高自控水平等。最后,培养学生对动机、情绪的自控能力。健康的动机与情绪,是学生自我监控能力形成的保证。动机不明,学生容易缺乏学习兴趣;而消极的情绪,会影响学生学习,在心理上形成阴影。因此,应采取适合的措施,培养学生对动机情绪的自控能力。比如,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要有健康的学习动机,消极的学习情绪有哪些不利的影响,为什么有的学生成绩较好但却起伏较大,为何有的学生成绩比较稳定等等,使不同的学生认识到学习要取得成功,必须建立良好的动机,保持健康的情绪,采取积极的学习态度,寻找失误与成功的原因,学会自控。

参考文献

[1] 吴晓义.发展性教学监控:课堂管理领域的新探索[J].教育科学,2006(1).

[2] 郭海娟.教师的教学监控策略探讨[J].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11(3).

[3] 王存荣.教育生态学视角下的行动导向教学[J].教育探索,2010(9).

[作者:段鸣骅(1956-),男,贵州毕节人,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

【责任编辑 王 颖】endprint

猜你喜欢
师生监控课堂教学
The Great Barrier Reef shows coral comeback
你被监控了吗?
Zabbix在ATS系统集中监控中的应用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麻辣师生
PDCA循环法在多重耐药菌感染监控中的应用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