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主席在俄媒发表署名文章中提到了哪些英雄

2015-07-09 18:56洪文军余金虎
雷锋 2015年6期
关键词:卫国战争毛岸英德军

洪文军 余金虎

在出席俄罗斯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庆典并访问俄罗斯前夕,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俄罗斯《俄罗斯报》发表题为《铭记历史,开创未来》的署名文章。

习近平在文章中回顾了中国人民和俄罗斯人民在反法西斯和军国主义的战斗中相互支持,相互援助,并肩战斗的历史;讲述了毛岸英、唐铎、女記者胡济邦等中华民族热血儿女毅然投身抗击法西斯的感人故事。文章中说,“当年,我们患难与共,用鲜血凝成了坚不可摧的战斗友谊。”

下面,军报记者独家带你了解一下,习大大提到的那些英雄人物——

潘菲洛夫师28壮士

《潘菲洛夫28勇士》电影剧照

卫国战争期间,在残酷莫斯科保卫战打响后,前苏军316潘菲洛夫近卫步兵师这支部队从遥远的哈萨克斯坦加盟共和国调到莫斯科,立即被投入战斗。1941年11月,在莫斯科郊外的沃洛科拉姆斯克地域,该师英勇抗击数倍于己的扑向莫斯科的德军。这里离莫斯科市中心只有40公里,不能再让德军往前走一步。

上级命令该师坚守阵地,直到援兵到来。316师在这里顽强抵抗,没让德军前进一步。11月16日在杜博谢科沃车站附近,该师所属的1075团的28名勇士受命阻击德军坦克。当反坦克炮弹用完了,他们就用汽油燃烧瓶砸向德军的坦克,或者用集束手榴弹炸坦克,有的战士抱着集束手榴弹藏在弹坑里,等待德军坦克经过时拉响手榴弹,与敌人坦克同归于尽。当时的战斗场面极为惨烈,最后这28名战士全部壮烈牺牲。

马特洛索夫

在卫国战争中牺牲的马特洛索夫是苏军一名普通士兵。1943年,马特洛索夫在战斗中用身体堵住敌人碉堡的枪眼,为战友打开前进道路,英勇牺牲。他后来被授予苏联英雄称号。

按照俄罗斯官方的宣传资料,1943年2月23日,在普斯科夫州大卢卡城下争夺切尔努什卡村的战斗中,第91西伯利亚志愿军旅254团第2营战士、共青团员、列兵亚历山大·马特洛索夫,在夺取德军碉堡的战斗中,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机枪眼,使敌人的机枪哑火,从而使得苏军攻克了敌军碉堡,赢得了胜利。马特洛索夫壮烈牺牲,后来,他被追认为“苏联英雄”。

卓娅

1941年6月,法西斯德国入侵苏联。卓娅跟一批热血青年一起于10月潜入敌后,11月底在莫斯科以西86公里的彼得里谢沃村焚烧德军马厩时不幸被捕,虽受尽折磨也不肯吐露半点秘密。11月29日临刑时18岁的她对德国军人高喊:“你们可以把我绞死,我不是一个人,我们有两万万人,他们会为我报仇的!德军士兵们,趁现在还不晚,赶快投降。胜利是属于我们的!”她对村民们说:“永别了,同志们!别怕,同他们斗……为自己的人民而死,是幸福!”

在全线反攻时,战场上最响亮的口号就是:“为卓娅报仇!”

卓娅是卫国战争中第一位被授予英雄称号的女兵。小说《卓娅和舒拉的故事》在中国读者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毛岸英

毛岸英于1936年由中共地下组织安排去苏联学习。卫国战争爆发后,毛岸英数次给斯大林写信,坚决要求上战场,参加反法西斯的战斗。

他的要求终于获得批准,他先后进入苏雅士官学校快速班、莫斯科列宁军政学校和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军校毕业后,毛岸英被授予中尉军衔,任苏军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坦克连指导员,参加了战略反攻,转战千里直至攻克柏林。

唐铎

唐铎1925年被选派前往苏联学习航空飞行。苏德战争开始不久,担任强击机部队中队长职务的唐铎,接受的第一个作战任务是攻击敌人的野战机场。他带领4架强击机超低空出航,在大约16公里的距离上最先看到敌野战机场的轮廓出现在地平线的远方。4架飞机加大油门增速,突然冲进敌机场。空中搏斗中,几十架敌机被炸毁,唐铎中队一战成名。

他这样回忆那段岁月:在那些日子里,飞机几乎都是带血作战的,因为每次作战回来,后面的空乘战斗人员有的受伤、有的牺牲,在特别紧急的情况下,人们就把牺牲者抬下去,把飞机检修一下,换上另一个人,立即起飞参加战斗。曾荣获卫国战争勋章。

胡济邦

曾经有这样一位中国女性:在列宁格勒保卫战、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勒战役的战场上,都曾留下了她的身影。她就是苏德战场上唯一的中国女记者胡济邦。

1911年农历九月,胡济邦出生于永康市古山镇古山二村。

1933年夏,胡济邦凭着一口流利的英语,进入国民政府外交部国际司五科(护照科)任科员。1934年春,23岁的胡济邦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她曾机智地护送16本前往苏联的护照交给地下党组织,此事给当年的周恩来留下了深刻印象。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曾当面夸赞胡济邦。

据《金华晚报》等媒体报道,胡济邦先后掌握了英、法、俄、日、匈、拉丁等语言,采访铁托时用匈牙利语,采访斯大林时用俄语,采访罗斯福、丘吉尔时说英语,跟戴高乐说法语。1936年初,胡济邦在上海乘一艘苏联破冰船,到达海参崴,穿过西伯利亚,抵达莫斯科,担任当时的中国驻苏大使馆新闻专员,兼《中苏文化》杂志驻苏记者。自1936年起,胡济邦在莫斯科13年,目睹了苏德战争的全过程,也书写了她自己一生中最灿烂的篇章。

1949年5月,胡济邦历尽艰险,回到祖国。9月,胡济邦进入正在筹建的新中国外交部,有段时间曾在大使学习班任外交礼仪教官。

据了解,胡济邦教“学生”特别严格,就连王稼祥夫人、朱剑凡之女朱仲丽都服了。胡济邦指着一位夫人的旗袍,连连摇头:“不行不行,你的内裤太长,都露在旗袍开叉外面了,必须穿衬裙,知道吗?”

对那些不懂外语,又没出过国,从黄土地走来的“土八路”夫人们,个个都是短发。胡济邦指着她们的发型说:“解放区的发型不符合外交场合要求。要烫发,搽点粉,抹点口红……”

胡济邦在外交部办公厅任秘书科长、处长,研究室研究员等职近7年,为共和国外交部的初创,付出了全部心血,得到时任外交部副部长李克农的高度赞赏。

胡济邦于1956年到人民日报国际部,常驻波兰、匈牙利等国,深入一线采访,发回大量通讯,如《历史的转折》、《患难之交》等。回国后,胡济邦任人民日报国际部评论员。

1979年至1985年,胡济邦的丈夫毕季龙任联合国副秘书长时,胡济邦也到美国纽约担任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参赞。多年来,夫妇俩共访问了六七十个国家,足迹遍布亚、非、拉等国。

1995年2月,胡济邦因病在上海逝世。有人评曰:生如夏花绚烂,去如秋叶静美。

猜你喜欢
卫国战争毛岸英德军
纪念卫国战争
阅兵
俄罗斯举行胜利日阅兵彩排
漫画轻兵器之二十四二战时期德军装甲战术
漫画轻兵器之二十四二战时期德军装甲战术
二战德军变身解放者?
普京冒雨纪念卫国战争
毛岸英修改《国际歌》
赤子情怀
毛岸英在朝鲜战场的34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