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及防护措施

2015-07-09 20:32魏芳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5年22期
关键词:不安全因素防护措施新生儿

魏芳

【摘 要】刚从母体出生的新生儿,免疫功能和抵抗力均较弱,若处置不当易引起院内感染,甚至死亡。针对新生儿这一特殊群体,需及时、及早地对相关护理风险进行评价,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近年来新生儿病房护理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如业务水平不足、违章操作、院内感染意识不强等风险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出相关护理措施改进方略,减少新生儿护理差错,提高护理质量。

【关键词】新生儿;护理;不安全因素;防护措施

新生儿时期是儿童生长发育最快及最关键的时期,新生儿的早期发育质量与其以后的发育情况之间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1]。因此,做好新生儿的护理干预工作对于确保新生儿的身体健康与提高医院的护理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笔者现就新生儿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并结合多年自身经验,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现综述如下。

1 新生儿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

1.1 院内感染因素 刚出生新生儿的皮肤非常细嫩,对于外界细菌侵害的抵抗能力较差,再加上部分新生儿护理人员的院内感染意识不强,故往往容易引发细菌感染等疾病[2]。由此可见,医院的病房环境及其中的医护设备等外界环境因素均会给新生儿的护理工作造成一定程度的不安全影响,从而对新生儿的身体健康与生长发育造成间接或直接的危害,严重时甚至会对新生儿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1.2 违章操作 医院护理人员长时间处于医护工作的最前线,且工作非常繁忙,任务也比较重,再加上部分护理人员存在偷懒等不良心理,故临床护理时往往容易出现违章操作等情况。同时,由于儿科护理中新生儿护理工作的特殊性,往往无法避免地导致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面临患儿身体健康与患儿家属质疑等双重压力,这难免会导致护理人员长时间处于紧张的情绪状态中,再加上受到护理人员岗位工作流动大的影响,从而明显影响了整个护理团队的护理质量[3]。

1.3 业务水平不足 随着科学技术与医疗水平的逐渐进步,为了提高各种疾病的治疗效果,导致各种医疗仪器设备与医疗技术处于一个不断更新换代的过程中,但由于护理人员的工作非常繁忙,故通常无法及时掌握医院最新的仪器设备操作技术与相应的护理技术,从而造成护理人员团队协作能力与业务水平不足等不良情况。

1.4 其他因素 受到医院护理人员人数的限制,当患者的数量超过上限时,难免会产生医院床位紧张与需求护理人员不足等情况,这就无法避免地导致护理人员由于工作任务加重而在护理时出现护理、操作失误等不良情况。此外,医院护理管理人员监管不力与医院相关管理制度的缺陷等因素也会对新生儿的护理工作造成不良影响,从而严重影响新生儿的身体健康与生长发育[4]。

2 防护手段

2.1 加强新生儿护理相关知识的健康宣教 新生儿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除了需要对新生儿提供合理的护理服务外,通常还需要获得新生儿母亲的有效配合,但由于护理人员面对的新生儿母亲绝大部分属于初产妇,其在哺乳知识、新生儿生理常识与相应的护理知识、注意事项等方面均有程度不一的缺乏,从而往往无法有效配合新生儿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同时也可能因对护理人员护理操作的不理解而出现误解情况,严重时甚至会引发医患纠纷与护患纠纷,进而严重影响医院的整体形象。因此,医院护理人员应做好对新生儿母亲,特别是加强对初产妇的健康宣教工作,主要内容包括新生儿哺乳知识、生理知识以及科学育儿常识等内容[5]。

2.2 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护理人员在进行新生儿护理工作时,其除了需要面对尚无语言表达能力的婴幼儿外,还需要与新生儿家属进行良好的交流与沟通。由于新生儿在每个家庭中均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家属对新生儿的疼爱是无法可比的,一旦出现护理问题,则往往容易导致医患之间发生冲突,进而引发医患纠纷或护患纠纷。因此,护理人员应加强与新生儿家属的交流沟通,及时对新生儿家属进行相应的健康教育,且确保护理人员工作保持认真态度,以温和的语言进行交流,从而有效提高患儿家属的护理依从性,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从而有效降低医患纠纷和护患纠纷的发生率[6]。

2.3 提高护理人员的操作技术水平 医院管理人员应对各个科室的护理人员进行合理的分配,并对新生儿护理人员的新生儿护理理论知识、操作技能、综合能力等方面进行培训,落实考核上岗制度。同时,还应施行“1对1”带教方法,安排高年资护理人员带领低年资护理人员,从而迅速提高低年资护理人员的相关知识掌握程度与护理操作水平。此外,医院还应结合新生儿护理实际,构建和完善合理的新生儿护理相关管理制度。

3 结语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医疗卫生行业亦获得极大的发展,这就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生儿护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护理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新生儿未来的生长发育与身体健康。因此,新生儿护理人员除了需要为新生儿提供科学合理的护理服务外,还应掌握更加专业的护理知识和操作技术,进而有效确保新生儿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曹荣芳.导致新生儿院内感染的护理因素分析及对策[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3,23(9):4787-4788.

[2]毛苏云.探讨新生儿院内感染的护理因素分析及感染控制对策[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4,24(3):1451-1452.

[3]马安莉,孙建玲,孙菊玲,等.洗婴室不安全因素与护理安全管理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8):1651-1652.

[4]刘黎玲.新生儿病房护理不安全因素及预防措施探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3,8(10):234-235.

[5]沈甲之.新生儿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与防范措施[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22):117-119.

[6]李珍钰,屈香枝,许焕丽,等.新生儿护理工作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及对策[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10,22(5):579-581.

猜你喜欢
不安全因素防护措施新生儿
非新生儿破伤风的治疗进展
新生儿需要睡枕头吗?
新生儿出生后该怎样进行护理?
电力系统二次安全防护措施分析
分析心血管内科护理过程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及其防范措施
细辨新生儿的“异常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