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腔镜在诊断绝经后妇女子宫内膜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2015-07-09 20:32胡冬梅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5年22期
关键词:宫腔镜

胡冬梅

【摘 要】目的:分析宫腔镜在绝经后妇女子宫内膜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子宫内膜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诊断性刮宫术进行诊断,观察组采用宫腔镜进行诊断,将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相比,比较两组的诊断符合率。结果:对照组诊刮术与病理诊断结果相比,子宫内膜息肉诊断符合率为46.67%,子宫内膜下肌瘤符合率为53.33%,子宫内膜炎符合率为83.33%,子宫内膜增生及子宫内膜癌符合率均为50%。观察组检查结果与病理诊断相比,子宫内膜息肉符合率为90%,子宫内膜增生符合率为84.62%,余者几项均为100%。结论:宫腔镜在诊断绝经后妇女子宫内膜病变方面具有准确性高、微创、术后恢复快的优点,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宫腔镜;绝经后妇女;子宫内膜病变

绝经后妇女子宫出血是子宫内膜病变的常见症状,临床上采用传统的诊断性刮宫进行诊断,但是有较高的漏诊率及误诊率。随着宫腔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妇科临床上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将其应用于绝经后妇女子宫内膜病变诊断方面,体现出准确性高、微创、术后恢复快的优势[1]。本研究以100例子宫内膜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宫腔镜的临床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100例绝经后子宫内膜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在53~72岁,平均年龄68.5岁;绝经时间3~27年,平均绝经时间8.5年。所有患者经B超检查可见子宫内膜增厚,均可排除妇科炎症、重要器官病变、无米索前列醇应用禁忌证等;部分患者在绝经后有不规则出血,且本次取样符合知情者的自愿原则。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分布均衡,可以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诊断性刮宫术进行诊断,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分段诊断性刮宫计划,对从宫颈及宫腔内刮出的标本进行病理检查。观察组根据相关标准进行检查,如检查过程中提示子宫内膜异位或占位,则再做进一步的宫腔镜检查,对子宫内部的情况进行仔细观察。如宫腔镜检查提示占位则要进行宫腔镜治疗,及时去除病变部分;如检查时提示宫腔占位,且伴有高度恶性病变,则要将相关组织取出再送病理检验。比较对照组与观察组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的符合率。

1.3 统计学处理

所有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P<0.05视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50例患者中,采用宫腔镜诊断出子宫内膜息肉10例,子宫内膜下肌瘤13例,子宫内膜炎11例,子宫内膜增生13例,子宫内膜癌3例;50例患者经病理诊断后,诊断出子宫肉膜息肉9例,子宫内膜下肌瘤13例,子宫内膜炎11例,子宫内膜增生11例,子宫内膜癌3例,观察组检查结果与病理诊断相比,子宫内膜息肉符合率为90%,子宫内膜增生符合率为84.62%,余者均为100%。

对照组50例患者中,采用诊刮术诊断出子宫内膜息肉者15例,子宫内膜下肌瘤者15例,子宫内膜炎者6例,子宫内膜增生者12例,子宫内膜癌者2例;该50例患者采用病理诊断,诊断出子宫内膜息肉者7例,子宫内膜下肌瘤者8例,子宫内膜炎者5例,子宫内膜增生者6例,子宫内膜癌者1例,对照组诊刮术与病理诊断结果相比,子宫内膜息肉诊断符合率为46.67%,子宫内膜下肌瘤符合率为53.33%,子宫内膜炎符合率为83.33%,子宫内膜增生及子宫内膜癌符合率均为50%。

观察组各种子宫内膜病变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绝经后子宫易发生病变,主要以子宫内膜良性病变为主,绝经后妇女绝经时间越长,其体内性激素水平就越低,子宫内膜逐渐萎缩,阴道黏膜也会逐渐发生萎缩,从而导致局部抵抗力下降,在受到细菌原体等病原微生物侵袭时极易出现各类病变,比如子宫内膜炎、子宫颈炎、阴道炎等[2]。在发生炎症后浅表毛细血管受到损伤,少数形成浅表溃疡,从而出现绝经后出血。再加之激素水平下降,子宫内膜增生会突然中断而发生脱落出血,形成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且对于病变患者而言,年龄越大、绝经时间越长,发生恶性疾病的几率就越高。

大多数绝经期子宫内膜病变多为良性的,绝经期子宫内膜息肉无论是否有症状均应手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伴不典型增生时应行子宫全切术,以防止病变进一步发展[3]。虽然宫腔镜手术是治疗子宫内膜良性病变的有效手段,但对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子宫黏膜下肌瘤同时行子宫内膜去除术尚存在一定争议[4]。针对子宫内膜病变的患者传统的诊刮术仍为获取内膜组织的主要手段,不过随着宫腔镜技术的发展,诊刮术的技术局限性也越来越明显。而宫腔镜在诊断过程中,不仅大大提高了诊断的针对性,而且最大程度上降低了检查给器官组织带来的损伤,减少患者的痛苦[5]。本研究观察组采用宫腔镜进行诊断,其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的符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与传统的诊断性刮宫相比,宫腔镜在诊断绝经后子宫内膜病变的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与当今医学界以人为本的发展目标相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陆叶,郭燕燕,廖秦平.109例绝经后出血患者B超、针吸术、分段诊刮及宫腔镜检查四种诊断方法的比较[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14,5(3):177-179.

[2]贾小文,段华,陶址,等.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68例临床分析[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4,10(4):626-628.

[3]段华,梁延杰,李玲,等.子宫内膜电切除术后创面组织病理学改变及再次治疗的原因分析[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3,38(12):741-744.

[4]高婉丽,冯力民,王伟娟,等.绝经后乳腺癌患者服用他莫昔芬发生子宫内膜息肉危险因素的探讨[J].现代妇产科进展,2015,14(4):289-292.

[5]白萍,孙建衡,张凯.三苯氧胺对子宫内膜的影响[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5,36(4):226-228.

猜你喜欢
宫腔镜
做宫腔镜检查,有哪些注意事项
辨证论治五行理念下中医情志疗法对宫腔镜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影响
宫腔镜下电切术和冷刀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效果比较
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下电切术围手术期护理分析
宫腔镜联合腹腔镜对子宫肌瘤患者的治疗作用及预后分析
宫腔镜检查和治疗在妇科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有关宫腔镜的这些真相,一起了解一下!
“造”试管婴儿为什么要先做宫腔镜
宫腔镜绝育术后意外妊娠率较腹腔镜稍高
比较宫腔镜、腹腔镜下治疗子宫黏膜下大肌瘤的手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