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对妇产科患者术后疼痛的临床效果

2015-07-09 20:32杨青英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5年22期
关键词:术后疼痛综合护理干预临床效果

杨青英

【摘 要】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妇产科患者术后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妇产科腹部手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5例。对照组独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和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妇产科腹部手术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后,有效地降低了患者的疼痛程度,同时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创造了良好的护患关系,增加了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值得在临床推广。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妇产科患者;术后疼痛;临床效果

目前,很多妇科疾病在临床上多会采用手术治疗,这种治疗方法虽然能够起到根治的效果,但产生了手术创口,增加了患者的疼痛。有的患者疼痛难忍时,会要求医护人员给予镇痛治疗,但不能起到持续镇痛的效果,所以效果不够明显[1]。在临床上,患者疼痛会表现为心跳加快、面色苍白、呼吸困难、出冷汗等,不利于患者术后身体的恢复。同时疼痛还会影响患者的心情,导致患者食欲不振,这也不利于患者伤口的愈合。针对这一情况,护理人员除了遵医嘱对患者进行药物治疗外,可以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同时促进患者身体的康复,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本文通过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妇产科患者术后疼痛的临床效果,提出对妇产科腹部手术的患者采用有效护理措施,促进患者康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月至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妇产科腹部手术患者9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妇产科疾病的相关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排除患有其他严重器质性疾病、其他慢性病和传染病。所有患者均采用腹部手术治疗和硬膜外麻醉,均排除镇痛药物对疼痛评分的影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45例,年龄25~68岁,平均年龄(42±6.2)岁;病程3个月~2年,平均(1.5±0.5)年。实验组45例,年龄28~65岁,平均年龄(36±4.7) 岁;病程1个月~3年,平均(2.2±0.3)年。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其中,剖宫产术51例,子宫切除术6例,剖腹探查术25例,子宫附件切除术8例。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如:术前健康宣教,告知患者注意饮食和活动,为患者讲解疾病方面的知识,遵医嘱做好相关的术前准备工作,为患者抽血做好相关生化检查工作,制定相关的护理计划。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和护理服务满意度。

1.3 观察指标

疼痛评分标准为:剧烈疼痛:8~10分,疼痛:5~7分,稍微疼痛3~4分,3分以下为无疼痛。患者出院时,征得患者同意填写满意度调查问卷,满意度评分标准为:80~100分为满意,60~80分为一般,60分以下为不满意,满意度总分为满意加一般的总分。

1.4 统计学处理

软件SPSS 18.0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用率表示,卡方校验,P<0.05时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疼痛程度比较

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 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方法如下:①疼痛护理:护理人员应定时询问患者的疼痛情况,对疼痛程度进行评分并准确记录。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采取必要的护理措施,可以通过与患者沟通,或嘱患者通过听音乐、看电视等措施转移注意力,减轻疼痛。对于疼痛难忍的患者,护理人员要告知医生,并遵医嘱对其采用镇痛药物。对患者的伤口要注意观察,按时消毒,保持伤口的清洁干燥,避免发生感染[2]。②心理干预:患者术后由于伤口的疼痛会出现焦虑的心理,因此护理人员要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使患者处于放松状态,向患者讲解一些此类疾病成功治愈的案例,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促进患者对护理工作的配合,拉近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距离。③护理技能的提高:护理人员应努力提高个人技能操作水平,减轻操作对患者身体造成的疼痛,科室应定期进行技能培训和考核,规范护理人员的各项操作,做到尽量减少护理工作中的失误[3]。

本研究中,进行护理后,对照组患者的无痛率为6.67%,实验组的无痛率为22.22%,采用常规护理加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后,大大地减轻了患者的疼痛程度。对照组的总满意度为84.44%,实验组的总满意度为97.78%,说明对妇产科术后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有效地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使护患关系更加和谐。

综上所述,对妇产科手术后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疼痛,促进患者伤口的愈合,同时也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魏运芳,李碧娴,彭巧华.妇产科手术患者腹部切口的护理前瞻性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1,44(14):414-416.

[2]唐献菊.护理干预对妇产科患者术后疼痛行综合护理的效果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3,17(8):479.

[3]何丽敏,付爱凤,兰秀丽.护理干预在减轻妇科腹部术后疼痛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11(8):34-35.

猜你喜欢
术后疼痛综合护理干预临床效果
中医护理技术对肛肠病术后疼痛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普外科患者术后满意度及术后疼痛的影响
临床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大面积烧伤患者换药疼痛的影响研究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观察与分析
产后乳腺炎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探析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研究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成人腹腔镜疝修补术92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