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以及生活能力的影响

2015-07-09 20:32王丹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5年22期
关键词:神经功能缺损生活能力早期康复护理

王丹

【摘 要】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和生活能力产生的影响。方法:将我院确诊的68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均为34例,前者给予常规护理,后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NIHSS评分和Barthe指数。结果:不同护理干预后,干预组患者NIHSS评分明显降低而Barthe指数明显升高,跟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讨论:早期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改善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帮助患者恢复生活能力,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早期康复护理;脑梗死;神经功能缺损;生活能力

当前,脑梗死已经成为临床上发病率较高的一种神经系统常见疾病,在中老年群体中发病率较高,且该病具有发病急、病情发展快等特点,容易引起其他并发症,若不能得到及时救治可能导致患者残疾甚至死亡[1]。近年来,我院针对脑梗死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有效改善了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逐渐恢复患者的生活能力,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确诊的68例脑梗死患者,现采用简单随机化方式将其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为34例。对照组:男20例(58.8%)、女14例(41.2%),平均年龄(66.33±6.77)岁;干预组:男18例(52.9%)、女16例(47.1%),平均年龄(66.24±6.97)岁。各组的性别、年龄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所有病例患者均符合脑梗死临床诊断标准,经过脑CT或者脑MRT检查确诊为脑梗死,并且所有患者在发病48h内,均为首次发病,且无意识水平有所下降,年龄在50~80岁,知情同意者。排除标准:排除脑出血患者,重度失语患者,意识障碍患者、有因其他神经系统疾病而导致的认知功能障碍、体质过敏,伴有心源性脑栓塞和大面积脑梗死的患者,伴有抑郁、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系统疾病者,正在应用可能会干扰药效评价的其他药物的患者,患者及其家属不配合者。

1.2 方法

对照组的患者主要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而干预组的患者则是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具体如下。

1.2.1 早期心理康复护理 由于患有脑梗死患者常常伴有严重的不良情绪,他们一方面要承担病情带来的痛苦,另一方面担心自己成为家人的拖累。因此首先应该加强对患者及其家属的早期心理健康护理,护理人员要耐心向其解释脑梗死产生的原因、发展的过程以及产生危害。针对个别伴有不良情绪的患者要进行早期心理疏导,并用周边成功的治疗案例来帮助患者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并接受治疗。

1.2.2 早期体位康复护理 要帮助患者保持患肢腕关节处于背屈位,当患者仰卧位时应该将患者患肩上抬前挺,让上肢处于自然伸展状态;若患者健侧处于卧位时,应先将患者患肢全部置于胸前的软枕上,主要是方便健侧肢体活动。

1.2.3 早期运动康复护理 首先采用被动功能训练来加强患者患侧上肢运动,主要包括有肩关节屈伸、腕指关节活动和内外旋展等等,其次是借助辅助功能训练来帮助患者进行肩关节的内收和外展等,前臂、腕关节的旋转运动以及手指功能的静息训练等;最后,指导患者开展主动功能训练,如负重训练和日常生活训练等[2]。

1.2.4 早期按摩康复训练 对患者实施早期按摩康复护理时应按照从轻到重、从浅入深、从慢到快的原则,对患者的手掌、手臂、手腕、前臂以及肩部等位置实施向心性按摩。

1.3 观察指标和疗效判断标准

在患者入院时以及护理干预后6周采用Barthe指数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定,并统计其NIHSS得分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处理,百分比表示计量资料,n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NIHSS评分比较分析

实施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在实施不同护理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Barthe指数比较

在实施干预前,干预组患者的Barthe指数为(15.78±8.24),对照组的Barthe指数为(16.54±8.61),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性(P>0.05);而实施不同护理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Barthe指数为(53.67±17.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7.87±15.7),且两组患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由于绝大部分的脑梗死患者都可能留下不同程度的残疾,如:日常生活能力降低、神经功能缺失、认知功能障碍等,从而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最近几年,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不断发展,康复护理作为护理学中一个新领域,在康复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能够将患者心理、身体以及社会等全面的护理服务贯穿在整个康复过程中。大量的临床研究显示:对于脑梗死患者在早期给予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配合有效的康复护理,能给达到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和精神症状,有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康复护理干预实施越早,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和生活能力恢复情况越好[3]。在对脑梗死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时,应该将对患者心理护理跟身体护理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有针对性心理护理,从而及时消除患者不良情绪,帮助他们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所有早期康复护理都应该考虑到患者的承受能力,并注意循序渐进,切记不可超之过急。

在本文的研究数据中,在实施早期康复护理之前,干预组患者NIHSS评分(18.1±7.4)、Barthe指数(15.78±8.24)跟对照组(18.2±7.1)、(16.54±8.61)相比无显著差异,然而在实施干预后,干预组患者NIHSS评分(10.8±5.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1±5.1),而干预组Barthe指数(53.67±17.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7.87±15.7),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脑梗死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神经功能损伤,促进患者提高生活能力,具有较大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撰写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0,43(2):1-7.

[2]邱小鹰,陈红,杨明秀,等.早期康复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精神障碍的影响[J].广西医学,2014,36(10):1404-1407.

[3]刘玉莲,赖育芳,罗庆.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11):14-15.

猜你喜欢
神经功能缺损生活能力早期康复护理
减少幼儿调皮行为的策略
依达拉奉对短暂性脑缺血的干预效果观察
血栓通粉针剂在脑梗死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观察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综合性护理干预对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的影响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抑郁症状及生活能力相关性分析
病毒性脑炎患儿的早期康复护理
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死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
小班区域活动中幼儿生活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