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干预对老年失眠患者的疗效观察

2015-07-09 20:32申瑜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5年22期
关键词:辨证中医护理

申瑜

【摘 要】目的:分析中医护理干预对老年失眠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老年失眠患者5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老年患者护理,观察组进行中医护理干预。护理1月后分析两组患者失眠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失眠率(36.0%)低于对照组(6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中医辨证施治,结合中医针灸、推拿、情志护理等中医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老年患者失眠症状,提高睡眠质量,从而提高患者生活品质。

【关键词】中医护理;老年失眠;辨证

失眠是指长时间不能进入睡眠状态或者无法入睡,导致睡眠不足。学术上称为入睡和维持睡眠障碍。如果患者长时间处于失眠状态,就会使患者的精神心理受到严重的伤害,尤其是对老年失眠患者来说,对其生命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对于失眠患者,单纯西医效果往往不佳,为探究中医护理方式对此类患者影响,选择我院入院接受治疗的老年失眠患者进行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50例老年失眠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n=25),其中观察组男17例,女8例,年龄62~78岁,平均(69.3±3.1)岁,平均病程(12.3±2.4)天;对照组男16例,女9例,年龄61~79岁,平均(70.1±3.4)岁,平均病程(12.6±2.6)天。两组患者均知情同意,愿意参与本次实验,组间年龄、性别、病程等基线资料经统计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干预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的失眠护理。首先,护士要给患者大致讲解一些关于睡眠卫生的基本知识,如果条件允许,可让患者进行一些适度的睡前运动,这还能帮助患者调整作息时间,并逐渐养成按时休息的生活习惯。观察组进行中医内科护理干预治疗方法,相关治疗护理过程如下。

1.2.1 针灸护理 对患者进行适度的针灸护理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不但能够帮助老年失眠患者改善睡眠质量,而且能够加速患者大脑皮质平衡的恢复速度,一般针灸护理的具体穴位包括三个,分别是内关穴、三阴交穴以及神门穴。除此之外可以在耳穴(心肾、皮质穴)进行耳穴贴压或耳穴埋豆,这样可以在大脑皮层的兴奋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进而发挥镇静催眠的作用;还可以在涌泉穴处外敷朱砂,使患者心肾相交,进而尽快地帮助患者进入睡眠状况。

1.2.2 按摩护理 经过大量的临床实验研究证明,如果患者长期过度疲劳,对于睡眠质量的危害非常大,尤其是对于老年人来说,由于其身体机能的降低,新陈代谢就会逐渐变缓,这时候就需要对患者进行按摩护理治疗,从而提升血液循环的速度,保持机体内部的阴阳平衡,有效地避免失眠现象的发生。对于一些肝脏有火的患者来说,护士需要每天对患者的天庭、印堂、太阳穴以及耳廓背沟等部位进行细致的按摩,平均每天30~50次。随后护士要用手心对患者的涌泉穴进行按摩,平均每天100次。如果患者属于痰热内扰的失眠,护士应该对患者的天枢、足三里以及合谷等三个穴位进行按摩,平均每天80~100次左右。

1.2.3 饮食干预 护士应该密切观察患者的饮食情况,睡觉之前不能喝咖啡或者烈酒,多喝热牛奶。患者平时饮食时应该以清淡为主,不能吃油腻、辛辣以及有刺激性的食物。同时还需要注意晚餐的摄入不能太多,多吃一些玉米、水果以及海带等食物,有时候可以将酸枣炒熟,然后研磨成粉在睡觉之前饮用。

1.2.4 情志护理 由于患病时间长,再加上身体以及其他的因素,患者非常需要医护人员的关心照顾。对于老年失眠患者来说,他们的心理素质非常差,患者家属经常会因为工作以及家庭原因不能陪伴在左右,患者就会出现焦虑以及抑郁的心理症状,从而对未来的生活以及疾病的治疗带来不好的影响。基于以上几个原因,护士应该对患者进行一对一的沟通交流,认真倾听患者的心声,密切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帮助患者树立自信心。除此之外如果患者在护理过程中遇到难题,护士应该积极的进行解释,帮助他们正确地面对生活,进而使他们消除各种不良的心理症状。

1.3 护理效果判定标准 对于患者失眠状况改善情况,主要采用阿森斯失眠量表进行评价,一般包括下面几个部分:失眠消退评分在4分以下;疑似失眠的分值范围在4~6分之间;失眠分值大于6分。统计失眠率=(≥4分的例数)/本组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失眠率比较应用χ2检验,P<0.05代表差异具有显著性。

2 结果

护理干预2周后,观察组失眠消退16例,疑似失眠4例,失眠5例,失眠率为36.0%;对照组失眠消退9例,疑似失眠8例,失眠8例,失眠率为6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438,P=0.00142<0.05)。

3 讨论

中医著作《内经》认为阴阳的消长以及出入属于其中最关键的因素,对于一个机体来说,如果出现阳盛阴衰或阳气过盛,将使得阴阳就不能交合、阴气衰弱,患者则会出现失眠的症状[1]。对于一些老年人来说,肾脏阴气比较虚弱,睡眠程度非常轻,稍微有动静就会苏醒,这说明老年失眠患者和肾阴的虚弱有着非常重要的联系。患者如果长时间处于失眠状态,就会出现精神萎靡不振、免疫功能降低等现象,严重的会对患者身体健康产生严重的危害[2]。本文从经络走穴、按摩推拿、情志护理等入手,从中医角度对失眠患者进行康复护理,结果显示,观察组失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中医辨证角度着手进行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老年失眠患者睡眠,提高其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徐勤磊,陈世龙,丁勇.浅论《内经》失眠与阴阳升降的关系[J].承德医学院学报,2013,30(6):490-492.

[2]王玉贤,马克信,王飞雪,等.《黄帝内经》论失眠[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29(1):11-14.

猜你喜欢
辨证中医护理
张琦教授临证思维探析
尪痹的中医护理体会
文渊阁《四库全书》明人别集卷首提要辨证
中药熏蒸联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和护理
中医治疗Meige综合征的临床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