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服务在冠心病心衰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2015-07-09 20:32冯宇翔雷晓庆孟娟侯新霞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5年22期
关键词:心衰住院评分

冯宇翔 雷晓庆 孟娟 侯新霞

【摘 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冠心病心衰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衰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性护理,观察组患者行优质型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焦虑评分、患者满意度、治疗配合度。结果:经两种护理方式比较后,观察组患者焦虑评分和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且患者满意度相比对照组提高了16.6%,治疗配合度提高了1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冠心病心衰患者给予优质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焦虑情绪,缩短住院时间,具有临床意义。

【关键词】优质护理;冠心病心衰患者

近年来,冠心病在我国发病率逐年上升。其发病机理为血管堵塞或冠状动脉粥硬化,冠状动脉发生了循环阻碍,导致心肌组织氧供应量不足,从而引发了缺血性心脏病[1]。冠心病患者会出现胸闷气短、心神不宁等症状,对患者正常生活造成了影响,进而导致患者焦虑等一系列负面情绪的产生,因此对冠心病患者给予优质护理尤为重要[2]。优质护理是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更加注重人文化、更贴切的护理服务,可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临床疗效。本研究探讨了常规性护理和优质护理对冠心病心衰患者的临床效果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衰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性护理,观察组患者行优质护理。对照组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34~80岁,平均年龄(48.3±3.4)岁;观察组中男21例,女9例,年龄36~76岁,平均年龄(50.1±4.6)岁。且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心功能均为NYHAⅢ、Ⅳ级。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心功能情况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性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护理效果。

1.2.1 常规性护理 患者出现疼痛症状时,应立即停止活动,严重时要及时回床休息,并进食低盐、高营养、易消化的食物,严格要求患者的饮食,指导患者培养正确科学的饮食习惯,帮助患者食疗康复。密切监测患者脉搏、血压等生命体征,观察并记录患者疼痛部位及持续时间,为病情发展的诊断提供依据。患者病痛发作时立即含服硝酸甘油0.3~0.6mg,通常1~2min即可见效,但含服硝酸甘油一般伴随头痛、心神不宁等不良反应;患者也可服用硝酸异山梨酯5~10mg,通常2~5min即可见效。

1.2.2 优质护理 患者住院后,无论生理还是心理一时无法调节,护理人员要及时与患者沟通,帮助患者适应新环境,使患者信任医护人员,有利于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提高患者的治效效果。保持病房环境卫生清洁,尽可能使病房显得温馨舒适,做好病房的定期消毒工作,指导患者如何进行消毒及防感染,拉近医患关系。冠心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大,护理人员应给予患者适当的安慰和鼓励,对患者心情表示理解,制定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方案,及时与患者进行沟通,使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积极配合治疗。在患者接受治疗期间,依据患者的特异性,对不同的患者制定不同的合理的饮食方案,使患者在科学的饮食方案中促进康复。患者长期卧床休养,易产生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护理人员应鼓励患者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坚持锻炼身体有助于身体恢复。医护人员应正确指导患者用药,告知其药物成分及用量,叮嘱其按时按量用药,定期检查患者用药情况。

1.3 疗效判定标准

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对患者睡眠、脉搏、血压等生命体征进行评分,总分>30分严重焦虑;总分21~29分中度焦虑;总分11~20分轻度焦虑;总分≤10分没有焦虑[3-4]。同时统计患者住院时间及治疗配合度。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χ-±s)表示,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配对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焦虑评分

观察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后,其焦虑评分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2.2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满意度及治疗配合度

观察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后,其患者满意度及治疗配合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2。

3 讨论

冠心病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乏力、心悸、心律失常、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冠心病心衰患者尤为需要更好的护理。优质护理是新型护理模式,其要求以人为本,对患者进行多方面全方位护理。要做到让患者住得舒适,心理健康,可积极配合治疗,护理人员与患者及其家属做好沟通工作[5-6]。本研究对比分析了常规性护理及优质护理对冠心病心衰患者的住院时间、焦虑评分、患者满意度、治疗配合度的临床价值,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目前,优质护理在临床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优质护理的护理效果在医学界得到了认可。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后住院时间相比对照组患者缩短了2~3天,且焦虑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相比对照组提高了16.6%,治疗配合度提高了1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优质护理相比常规护理临床效果更佳。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可显著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焦虑评分,提高患者满意度和治疗配合度,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值得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任庆梅.优质护理应用于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的疗效及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刊,2015,42(10):107-108.

[2]颜丽华,李赛玉.优质护理对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生活质量影响改善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18):93-94.

[3]徐海英.优质护理对冠心病治疗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14):224-225.

[4]姚淑琴.优质护理对冠心病心理状态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基层医药,2015,22(2):319-320.

[5]赵卫华.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J].中国处方药,2015,13(5):144.

[6]柏琼慧.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J].医学前沿,2015,5(12):265-266.

猜你喜欢
心衰住院评分
慢性心衰患者的心脏超声诊断分析
住院病案首页ICD编码质量在DRG付费中的应用
诺欣妥治疗缺血性心肌病致心衰的效果分析
讨论每天短时连续透析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心衰
APACHEⅡ评分在制定ICU患者护理干预措施中的应用研究
风,沙哑地
山西省心衰中心联盟在并成立
双周最佳阵容
双周最佳阵容
双周最佳阵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