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在子宫肌瘤腹腔镜术中的应用效果

2015-07-09 20:32孔美霞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5年22期
关键词:子宫肌瘤临床护理路径腹腔镜

孔美霞

【摘 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子宫肌瘤腹腔镜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在本院行腹腔镜手术的94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干预。结果:经优质护理干预的观察组,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26%,显著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术后拆线时间、初次排气时间、住院费用、初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等术后表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子宫肌瘤腹腔镜术患者采取优质护理措施,可有效降低并发症,提高护理效果,显著改善病症,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子宫肌瘤;腹腔镜;临床护理路径

近年来,调查发现在中年女性群体中子宫肌瘤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尽管疾病主要为良性肿瘤,但具有阴道流血、腹部肿块、疼痛等临床特征,仍然会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和临床医学的发展,临床发现采取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可有效治愈子宫肌瘤疾病[1],同时配合实施科学、人性、规范化的护理干预措施,可进一步提高手术效果和治疗效果,有效避免临床并发症状,从而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笔者选取在我院行腹腔镜手术的47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其围术期开展优质护理措施,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在本院行腹腔镜手术的94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排除有贫血、冠心病、糖尿病等并发症的患者,并在患者及其家属知情情况下进行分组实验。将全部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年龄35~59岁,平均(39.8±5.2)岁,病程1~7年,平均(4.2±1.3)年;观察组年龄37~58岁,平均(41.7±4.8)岁,病程2~6年,平均(3.9±1.9)年。比较两组患者病情、病程、年龄等一般资料,均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根据手术医师要求完成常规配合工作;观察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服务,该组护理人员均经过优质护理方面知识的规范化培训,都具有很强的优质护理理念和实践经验。优质护理的具体内容如下。

①术前教育:向患者讲解疾病的相关情况、手术的方法及安全性,使患者对疾病及子宫肌瘤腹腔镜术有一定的了解,消除其恐惧、紧张、焦虑等情绪,以良好的状态配合手术。并指导患者做好肠道准备、药物皮试、阴道准备、充足休息等术前准备工作。②术中护理:为避免患者受凉,应保持手术室内温度在22~25℃,湿度55%~60%。对已进入手术室的患者基本信息进行准确核对,主要包括姓名、身份标识、手术部位标识等,核对准确后,在患者左上肢静脉处置留静脉通道,以便于医生术中操作及用药。同时配合麻醉师做好术前麻醉、气管插管工作;指导患者以头低臀高姿势配合截石体位以等待手术,护理人员协助体位摆放过程中为防止患者滑落或长时间压迫部分肢体,可在受压迫部位垫上软垫,双肩用肩托固定防止下滑,四肢用约束带固定防止体位改变;在患者下肢肌肉丰富位置放置电刀负极板,严格包裹各身体部位,消毒处理时避免浸湿床单;核对手术器械,根据医师要求及时调节设备状态,建立气腹并维持压力为14mmHg;合理准备氯化钠冲洗液,与吸引装置进行合理链接,以便于医师应用便捷。在整个手术护理过程中及传递手术器械时,护理人员的动作要做到轻、稳、准、快,以配合好手术医师,使整个手术顺利进行。③术后护理:待手术顺利完成后将生命体征正常患者移送入病房,密切关注患者清醒程度、输血输液情况,告知患者术后合理饮食、适当下床运动对促进早日康复的重要性,增强患者护理依从性和痊愈信心。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拆线时间、初次排气、初次下床、住院费用、住院时间等术后表现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数据软件分析处理数据,用均数±标准差(χ-±s)表示结果,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术后表现

经过不同的护理,观察组患者的术后临床表现显著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

经过不同的护理,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显著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临床研究发现年龄在30~50岁的中年妇女具有较高的子宫肌瘤患病率,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切除术,因其创伤小、出血少、可直达病灶、保留生育能力、恢复快等显著特点,目前已成为妇科手术的首选治疗方式,但在手术过程中配合相应的护理措施方能达到更好的疗效[2]。子宫肌瘤患者因为对疾病认知程度较低,同时受到疾病特征的影响,导致恐惧、焦虑、害怕等负性情绪是常有的心理状态。而优质护理服务能够使患者对疾病和治疗方法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以缓解其心理压力,增强患者信任感和依从性,使其更好地配合手术,最终达到提高临床疗效的目的。另外护理人员在经过专业的优质护理培训后,能够更好地规范各项护理措施及其护理行为,保证各项护理措施落实到位,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舒适度及临床疗效。

本次研究对47例子宫肌瘤腹腔镜手术患者采取了优质护理,包括术前健康教育,术中医护配合,术后指导等。结果,经优质护理干预的观察组,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26%,显著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从术后拆线时间、初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术后表现进行比较,观察组各项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针对子宫肌瘤腹腔镜手术患者采取优质护理措施,可有效降低并发症,提高护理效果,显著改善病症,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温芬.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护理配合探讨[J].基层医学论坛,2015,19(8):1016-1017.

[2]付嫱,崔杨.解析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临床价值研究[J].药物与人,2015,28(2):110-111.

猜你喜欢
子宫肌瘤临床护理路径腹腔镜
腹腔镜疝修补与传统开放疝修补的比较
腹腔镜在子宫肌瘤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腹腔镜下胃袖式切除术在基层医院的运用
临床护理路径在子宫肌瘤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研究B超在妇女子宫肌瘤鉴别诊断当中的临床应用
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剥除术的临床观察
腹腔镜治疗结肠癌27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