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马西平应用于癫痫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5-07-09 20:32常丽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5年22期
关键词:卡马西平癫痫疗效

常丽

【摘 要】目的:分析卡马西平在癫痫临床治疗中发挥的作用。方法:选择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本院82例癫痫患者,选择卡马西平对患者实施临床治疗,研究组持续治疗6个月,观察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将6个月后(研究组)的治疗效果与治疗(对照组)3个月后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总体治疗有效率为67.1%,研究组总体治疗有效率为87.8%,研究组总体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82例研究对象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7.8%,患者接受对症治疗以及药物使用剂量合理调整后,其毒副反应均得到良好控制,顺利完成治疗。结论:针对癫痫患者,选择卡马西平进行单一药物治疗,能够大大改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用药过程中的毒副反应可通过对症治疗以及药物调整措施得到有效控制。

【关键词】卡马西平;癫痫;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本院82例癫痫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82例研究对象中男性患者52例,其余30例属于女患者,患者年龄处于4~62岁范围内,患者平均年龄(31±13.5)岁。82例患者中年龄低于11岁的有4例,年龄在12~50岁区间的有65例,其余13例患者年龄均超过50岁。患者受伤1~6个月后癫痫发作的有9例,受伤7~12个月后癫痫发作的有18例,受伤1~3年后癫痫发作的有32例,受伤3~5年后癫痫发作的有12例,其余11例癫痫发作于受伤后5年或5年以上。将患者按治疗时间长短分成两组,治疗3个月设为对照组,治疗6个月设为研究组。

1.2 方法

本次研究坚持个性化用药,全部研究对象均选择卡马西平实施单一用药治疗,治疗初期可将卡马西平的使用量控制在5mg(kg.d),治疗一个星期后,将药物使用剂量提升至15~25mg(kg.d)。患者用药超过2星期后,其血药浓度趋于稳定状态,对患者实施静脉血液提取,针对其血药浓度进行检测,综合分析有效血液浓度,对药物使用剂量进行科学调整[1]。此外,针对患者毒副反应进行实时监测,有规律地针对患者常规神经系统功能以及肝肾功能等开展全面检测,针对部分患者,应给予长程录像脑电监测。对全部临床数据资料进行详细记录,同时做好存档,不断完善临床治疗方案。

1.3 临床疗效观察

①显效:患者接受药物治疗后癫痫得到有效控制,发作频率出现明显减少,与未用药前相比的减少幅度超过75%,患者脑电图症状以及癫痫发作症状得到显著缓解;②有效:患者接受药物治疗后,发作频率出现一定减少,与未用药前相比的减少幅度在51%~75%之间,患者脑电图症状以及癫痫发作症状得到一定缓解;③无效:患者接受药物治疗后,发作频率与未用药前相比的减少幅度低于50%,患者脑电图症状以及癫痫发作症状未出现任何变化[2]。

1.4 数据统计和分析

本次研究选择SPSS 21.0数据软件包针对研究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处理,对相关研究资料实施t检验以及χ2检验,若P<0.05,则表示相关数据比较存在明显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用药3个月、6个月的临床疗效

对照组患者接受3个月治疗后,取得显效效果的有35例,取得有效效果的有20例,其余27例治疗无效,患者治疗3个月后的总体治疗有效率为67.1%;研究组患者接受6个月治疗后,取得显效效果的有50例,取得有效效果的有22例,其余10例治疗无效,患者治疗6个月后的总体治疗有效率为87.8%,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详细数据如表1所示。

2.2 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82例研究对象在接受药物治疗时出现恶心的有8例,出现肝功能损害的有2例,存在头晕和脱发反应的分别有6例和2例,存在耳鸣症状的有2例,表现出皮疹症状的有6例,还有5例患者存在腹泻,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例)37.8%,患者接受对症治疗以及药物使用剂量合理调整后,其毒副反应均得到良好控制,所有患者均能够完成整个临床治疗。

3 讨论

癫痫属于颅脑外伤后很容易出现的临床并发症,其发作可表现为不同形式,其中较为常见的是姿势性发作以及自动症,部分患者出现过度运动,还有部分患者存在头眼偏转发作的现象。现阶段,临床上对于癫痫还没有一个令人满意的治疗途径,而抗癫痫药物治疗属于应用较为广泛的治疗方式。卡马西平是一线广谱抗癫痫药物的一种,该药物能够针对GABA发挥良好的抑制作用,避免脑部异常电位扩散至附近脑组织,同时促进细胞膜对钠、钙离子通透性的下降,降低其兴奋度,通过这种方式达到抑制癫痫发作的目的[3]。卡马西平属于酶诱导药的范畴,能够针对患者肝脏内部暗含的CYP3A4酶发挥诱导作用,在同时使用不同药物的情况下,卡马西亚能够降低其他药物的血药浓度,避免出现严重的药物交叉作用,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4]。

本次研究发现,对照组患者接受3个月治疗后,总体治疗有效率为67.1%,研究组患者接受6个月治疗后,总体治疗有效率为87.8%,研究组总体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本次研究中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7.8%,经对症治疗均能够有效控制毒副反应,本次研究结果与凌志扬等人的研究结果基本相符[5]。

总而言之,针对癫痫患者,采用卡马西平进行治疗,可以大大改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抑制癫痫发作,应用效果良好。

参考文献

[1]梁玲,郑重.继发性癫痫患者54例临床特点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2,14(11):151-152.

[2]郭桂梅,任金岩,郭颖杰,等.抗癫痫药卡马西平疗效与血药浓度的相关性研究[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11,16(4):187-188.

[3]李旭梅,涂厉标.151例癫痫患者卡马西平血药浓度监测分析[J].海峡药学,2011,16(5):163-164.

[4]杨环玲,李哲,杨春清.拉莫三嗪、左乙拉西坦、奥卡西平对部分性癫痫患者脑电图的影响[J].实用预防医学,2011,16(6):223-224.

[5]凌志扬,孙越,姜金凤.癫痫患者服用卡马西平安全性问题的新进展[J].中国当代医药,2010,11(13):102-103.

猜你喜欢
卡马西平癫痫疗效
巴氯芬在三叉神经痛中的疗效及对CGRP、SP水平的影响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以苦参为主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补锌在小儿腹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卡马西平用久了,别忘检查血常规
癫痫多数可控可治
玩电脑游戏易引发癫痫吗?
癫痫,也可有良好预后
敲打孩子头部会引起癫痫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