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旅游对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景区土壤的影响

2015-07-10 11:11蒋志成汪有奎罗玉梅
防护林科技 2015年11期
关键词:祁连山森林公园生态旅游

蒋志成,汪有奎,罗玉梅

(1.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甘肃张掖734000;2.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祁连自然保护站,甘肃武威733000)

生态旅游对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景区土壤的影响

蒋志成1,汪有奎2,罗玉梅1

(1.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甘肃张掖734000;2.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祁连自然保护站,甘肃武威733000)

选取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天祝三峡森林公园、焉支山森林公园、大野口森林公园和马牙雪山生态旅游景区、窟窿峡生态旅游景区、康乐草原生态旅游景区等6个样地,对该自然保护区土壤的物理性状和化学性状进行了监测分析。结果表明,在游客数量多、干扰强烈的区域,游客对土壤践踏严重,土壤孔隙度减低,容重增加,含水量和有机质含量减少,p H值增大,氮、磷、钾含量减少,肥力下降。

生态旅游;土壤;影响;祁连山;自然保护区

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因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而受到越来越多游客的青睐,近5年来,平均每年接待游客都在30万人(次)以上。随着祁连山保护区生态旅游的不断发展,对自然环境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在诸多影响中,对土壤的不良影响尤为严重,土壤具有易受破坏,却很难治理和恢复的特性,研究生态旅游对祁连山保护区景区土壤的影响,对于保护自然景观,实现保护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祁连山保护区土壤概况

祁连山保护区主要的土壤类型有山地灰钙土和棕钙土、山地栗钙土、山地灰褐土、亚高山草甸土、亚高山灌丛草甸土、高山草甸土和高山荒漠石质土。旅游景区土壤以山地栗钙土为主,属松软腐殖土纲、半湿润松软腐殖土亚纲,分布于海拔2 300~3 100 m,剖面主要为栗色腐殖质层、灰色钙积层和母质组成。成土过程的特点为腐殖质积累较弱,而钙化作用强烈,并伴有一定程度的石膏和盐分积累,土壤质地因成土母质不同有所差异,但多为轻壤至中壤土。土壤剖面分化明显,主要由腐殖质层和碳酸钙淀积层组成[1]。

2 研究方法

2.1 样地选择

按保护区生态旅游景区开发状况,选择天祝三峡森林公园、焉支山森林公园、大野口森林公园和马牙雪山生态旅游景区、窟窿峡生态旅游景区、康乐草原生态旅游景区作为样地。天祝三峡森林公园和马牙雪山生态旅游景区位于祁连山保护区东段,焉支山森林公园和窟窿峡生态旅游景区位于祁连山保护区中段,大野口森林公园和康乐草原生态旅游景区位于祁连山保护区西段,3个森林公园游客人数相对较多,3个景区游客人数相对较少,游客干扰程度具有典型性,其测定结果可代表祁连山保护区土壤受生态旅游活动影响的强度。

每个样地分近景区、中景区、远景区各随机确定3个样点,每个样点分两层采样,第一层深度为0~10 cm,第二层深度为10~25 cm。

2.2 指标确定

主要监测反映土壤物理性状的土壤含水量、土壤孔隙度、土壤容重和反映土壤化学性状的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p H值。

2.3 数据测定

2.3.1 土壤物理性状测定 土壤物理性状的测定主要包括土壤含水量、土壤孔隙度和土壤容重,分别采取酒精烧失法、环刀法测定土壤的含水量和体积质量,再利用测算出的容重和已知的土壤比重计算出土壤孔隙度[2-4]。

2.3.2 土壤化学性状测定 土壤化学性状的测定主要包括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p H值,分别采用丘林法、克氏法、酸度计测定法测定[5-7]。

3 结果与分析

3.1 土壤含水量

从表1监测结果看,6个样地土壤含水量存在着明显的差异:0~10 cm之间,土壤含水量变化幅度为16.54%~37.21%;10~25 cm之间,土壤含水量变化幅度为20.14%~41.58%。3个森林公园中,近、中景区土壤含水量相对较小,远景区土壤含水量相对较大。3个旅游景区中,近景区土壤含水量相对较小,中、远景区土壤含水量相对较大。3个森林公园游客人数多于3个旅游景区,其土壤含水量明显小于旅游景区。3个森林公园的中景区游客活动最为频繁,其土壤含水量也最小,远景区游客较少,土壤含水量明显增大,大约是近景区和中景区的2倍。无论从单个样地还是总体来看,都表明随着游客增多和干扰增强,土壤含水量呈下降趋势。

3.2 土壤容重和孔隙度

由表1可以看出:土壤容重变化范围为1.11~1.51 g cm-3,土壤孔隙度变化范围为43.02%~58.11%,变化幅度为15.09%。3个森林公园中景区游客人较多,对土壤的践踏严重,土壤孔隙度降低,容重增加。在森林公园的中景区,游客活动频繁,对土壤践踏严重,土壤孔隙度相对较小,容重值相对较大。其中,天祝三峡森林公园中景区土壤容重值最大,为1.51 g cm-3,孔隙度最小,为43.02%。3个旅游景区游客相对较少,人为践踏较轻,孔隙度较大,土壤容重减小。

表1 祁连山保护区生态旅游景区土壤物理性状

3.3 有机质

由表2可以看出:2个层面有机质含量变化明显,0~10 cm,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10~25 cm,土壤有机质含量大幅减低。3个森林公园内,近、中景区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化不大,远景区土壤有机质含量明显增加。3个旅游景区土壤有机质含量普遍高于森林公园。景区内部而言,土壤有机质由近景区——中景区——远景区呈递增趋势。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变化亦随游客干扰的不同而呈不同的变化,游客数量多、干扰强烈的区域,土壤有机质含量相对较低,游客数量少、干扰小的区域,土壤有机质含量相对较高。

表2 祁连山保护区生态旅游景区土壤化学性状

3.4 全氮

由表2可以看出:0~10 cm之间,土壤含氮量在0.19%~0.42%;10~25 cm之间,土壤含氮量在0.13%~0.22%,深层土壤含氮量明显低于表层。3个森林公园内,近、中景区土壤含氮量变化不大,远景区土壤含氮量明显增加。远景区土壤含氮量约是近、中景区的2倍。3个旅游景区土壤含氮量高于森林公园,由近景区——中景区——远景区呈递增趋势。土壤含氮量的变化亦随游客干扰的不同而呈不同的变化,游客数量多、干扰强烈的区域,土壤含氮量相对较低,游客数量少、干扰小的区域,土壤含氮量相对较高。

3.5 全磷、全钾

全磷、全钾含量变化不大,游客数量多、干扰强烈的区域土壤全磷、全钾含量比游客数量少、干扰小的区域略低。

3.6 p H值

各景区p H值范围为7.30~8.13,表层p H值小于深层。3个森林公园内,p H值的变化为中景区<近景区<远景区。3个旅游景区,p H值由近景区—中景区—远景区呈递增趋势。游客数量多、干扰强烈的区域,p H值相对较小,游客数量少、干扰小的区域,p H值相对较大。

祁连山保护区生态旅游景区土壤的物理性状和化学性状因受游客干扰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变化。游客数量多、干扰强烈的区域,游客对土壤的践踏严重,土壤孔隙度减低,容重增加,含水量和有机质含量减少,p H值减小,氮、磷、钾含量减少,土壤肥力下降。

4 结论

祁连山保护区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因此我们对它的开发利用必须立足于“保护区”这一根本出发点,做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8]。首先,要加强对生态旅游景区管理,使其经营方式、经营规模与环境承载力相适应。其次要加强对游客的管理,积极倡导“文明旅游”,通过宣传和教育提高游客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杜绝随意践踏植被、土壤的不文明行为。三是政府要加强针对生态旅游业的法律法规建设,使监督有章可循,管理有法可依。要综合采取各种得力措施,减少生态旅游活动对土壤的影响,以保护环境,保护自然资源景观,使祁连山保护区生态旅游业得以持续、健康发展。

[1]杨全生,刘建泉,汪有奎.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报告[R].兰州: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18-22

[2]杨义,王林学,秦远好,等.缙云山游客活动区黄壤的理化性质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10):2962-2964

[3]马建华,朱玉涛.嵩山景区旅游活动对土壤组成性质和重金属污染的影响[J].生态学报,2008(3):105-112

[4]罗姗,张昆,彭涛,等.旅游活动对高原湿地纳帕海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6):2391-2393

[5]马建华,朱玉涛.嵩山景区旅游活动对土壤组成和性质的影响[J].土壤学报,2009(1):164-168

[6]孔祥丽,李丽娜,龚国勇,等.旅游干扰对明月山国家森林公园土壤的影响[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8(3):350-353

[7]冯学钢,包浩生.旅游活动对风景区地被植物——土壤环境影响的初步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1999(1):75-78

[8]秦远好,谢德体,魏朝富.国内旅游业环境影响研究述评[J].西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5):134-140

Effect of Ecotourism in Soil of Scenic Spot in Gansu Qilian Mountains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Jiang Zhicheng1,Wang Youkui2,Luo Yumei1
(1.Gansu Qilian Mountains National Nature Reserve,Zhangye 734000,China; 2.Qilian Conservation Station,Gansu Qilian Mountains National Nature Reserve,Wuwei 733000,China)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soil were determined by selecting six samples(Tianzhu Three Gorges Forest Park,Yanzhishan Forest Park,Dayekou Forest Park and Horse-teeth Mountain eco-tourism area,hole gorge eco-tourism attractions,Kangle Grassland eco-tourism area)in Gansu Qilian Mountains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Result shows that in the region with larger number of tourists and strong interference,tourists trample soil seriously,soil porosity reduce,bulk density increase,moisture and organic matter content reduce;p H value increases,nitrogen,phosphorus and potassium content reduce,fertility decline.

ecotourism;soil;effect;Qilian Mountains;Nature Reserve

S759.9

:A

10.13601/j.issn.1005-5215.2015.11.003

1005-5215(2015)11-0007-03

2015-09-22

蒋志成(1979-),男,甘肃武威人,大学,高级工程师,现从事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猜你喜欢
祁连山森林公园生态旅游
祁连山下
森林公园游记
宁都积极创建钩刀咀生态旅游型清洁小流域
龙架山森林公园
矿区旧址森林公园化改造规划设计
生态旅游对野生鸟类行为的影响探讨
生态旅游产品设计与规划研究
游温州森林公园 享自然山水美景
祁连山草原:如梦如幻近高天
祁连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