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埋线疗法不良反应的临床处理

2015-07-11 02:59齐凤军
针灸临床杂志 2015年1期
关键词:红肿针刺局部

齐凤军,李 丹,阮 祯,王 超

(湖北中医药大学,湖北 武汉430061)

穴位埋线疗法是采用特制套管针将羊肠线埋植于人体腧穴,通过线在体内产生的持续性理化刺激来防治疾病[1],属于中医外治法的一种,适应于临床各科疾病的治疗。笔者自2003 年开展穴位埋线疗法以来,治疗6 千多例,效果可观。然而,由于药线刺激及个人体质原因,部分患者出现一些排斥反应或过敏反应,轻者出现瘀青,发热,硬结或红肿,严重者甚至出现穴位化脓、溃破而形成瘘管[2]。10 年来,接受外来埋线不良反应患者和本门诊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共计58 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58 例不良反应的患者均为2003 年5 月至2013 年5 月湖北中医药大学附属国医堂门诊部患者,患者年龄15 ~25 岁5 例,26 ~35 岁23 例,36 岁以上30 例。最大年龄为58 岁,最小年龄为16 岁。患者共出现局部发热、硬结、瘀青、红肿、疼痛、麻胀、化脓7 种不良反应,其中发热10 例,瘀青5 例,硬结16 例,疼痛5 例,局部红肿15 例,麻胀3 例,化脓4 例。

1.2 不良反应临床表现

1.2.1 发热 由于患者体质对羊肠蛋白线有排斥反应,在患者体内产生的免疫应答,体温会稍微升高,出现低热现象,或埋线穴位温度稍高。

1.2.1 瘀青 一般是由于埋线操作时没有避开动静脉血管,针刺破血管而造成皮下渗血,同时与出血后按压力度不够有关。

1.2.2 硬结 埋线部位留下硬结,一般是由于羊肠线埋入穴位时没有呈线状而是卷曲成团,羊肠线周围组织将羊肠线包裹的缘故,或由于羊肠线没有进行药物处理,直接注入人体,导致羊肠线吸收周围组织水分,引起脂肪细胞、肌肉细胞黏附包裹线。

1.2.3 红肿 埋线后局部红肿,由于羊肠线(异性蛋白)刺激而出现的无菌性炎症反应,也叫排斥反应,或埋线后吃发物,如海鲜、黄鳝、甲鱼等易于引起过敏的食物,或操作人员操作过程中导致感染,或患者埋线后36 h 内做剧烈运动出汗、游泳、汗蒸导致针眼感染。

1.2.4 麻胀 埋线后有的穴位感到麻胀,一般3 天即可减轻,这是正常反应,但有的患者埋线后一直麻胀7天以上,说明线靠近神经,刺激过强,有的患者3 天后出现麻胀反应,是由于埋入的羊肠线在组织中游走触碰到神经的缘故。

1.2.5 疼痛 埋线后穴位有点疼痛是正常,一般持续2 ~3 天即可消失,有的疼痛持续7 天以上说明线多埋在筋膜、肌腱或血管。

1.2.6 化脓 埋线后局部发热,没有及时处理,埋线穴位会出现红肿、化脓,一般是由于埋线时用具污染,或患者体表消毒不严,或患者埋线后做剧烈运动汗水侵入,或吃了发物没有及时处理导致。

2 不良反应的临床治疗

2.1 针刺方法

对于局部形成的硬结,采取针刺法中的傍刺、扬刺、围刺的方法,直接针对患者的硬结部位针刺,可以加快硬结的吸收;而对于发热不良反应的处理,针刺局部后可以退热,也可以针刺大椎、曲池、合谷等穴位退热。一般3 ~5 次即可消除硬结和退热。

2.2 热敷方法

对于瘀青不良反应的处理,采用热敷的方法,一般在次日对患者的瘀青部位用热毛巾进行热敷,加快瘀青部位的血液循环,从而使瘀青尽快消除,一般3 ~5次瘀青可以消失。

2.3 按摩方法

对于麻胀、放电、酸胀不良反应的处理,应用手法按揉治疗,一般通过手法对埋线穴位进行按揉,促进线的吸收和线的位置关系改变,从而减少线对穴位和神经组织的刺激,使麻胀、酸痛、放电的感觉消失,一般1次即可痊愈。

2.4 穴位注射方法

对于红肿、化脓不良反应的处理,应用地塞米松4 mg,1 ml,庆大霉素8 万U,2 ml,当归注射液2 ml,用2.5 ml 注射器将上述药物各抽取一半,直接注射到红肿穴位上,一般每个红肿部位注射3 个点位,化脓的先用三棱针排脓,待脓血排除后,再在局部注射上述药物,每个穴位0.5 ml,如此操作3 ~5 次即可使红肿、脓肿消退。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Excel 表格将随访记录进行整理,不良反应分类及其构成比进行统计分析。

4 结果

不良反应分类构成比和治愈率见表1。

表1 不良反应分类构成比和治愈率[n(%)]

5 讨论

穴位埋线疗法是针灸疗法的延伸和发展,对穴位产生更长时间、更大强度的刺激,由于近年来埋线针具和线体的改良,埋线疗法应用越来越广泛,埋线后不良反应也成为了临床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埋线不良反应主要由于以下几种原因:①消毒不严;②羊肠线是异性蛋白,要做脱敏处理;③刚开封的羊肠是在99%酒精浸泡,拿出后,酒精挥发,蛋白线变得比较硬,直接应用埋入体内,会吸收体内组织细胞水分,导致线周围组织包裹线的现象;④技术不熟练,操作不规范。

通过临床观察,要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应该注意以下5 点:①规范化操作,令患者仰卧,暴露埋线部位,在穴位上用碘伏消毒,将羊肠线根据需要截取不同长度(一般在四肢线取1 ~1.5 cm;在腹部线取2 ~3 cm;在背部、臀部线长2 ~4 cm 为宜)[3]。②羊肠线要用地塞米松、庆大霉素、当归注射液侵泡后1 ~3 min 后用比较合适。③注线方法要垂直进针法,右手持针,快速进针刺入到所需深度,右手一边推线,一边退针,将羊肠线埋植在穴位的皮下组织或肌层内,使线处于直线状态,不可呈团状。④埋线后当天埋线穴位处不能沾水,不可吃海鲜等发物,以免引起过敏。若在夏天,天气炎热的情况下,应防止汗出过多引起伤口感染。⑤术后口服消炎药阿莫仙,1 日2 次,连吃3 天即可。埋线产生排斥反应多半是由于操作技术问题,不是患者排斥反应问题,一般按照上述操作患者不会出现排斥反应;即使出现过轻度排斥反应的患者,只要按照操作程序埋线不会再发生排斥反应。

总之,穴位埋线疗法疗效确切、经济便捷,适合各种疾病的治疗,但临床宜谨慎,操作须规范,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应及时做好防治工作,在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同时,最大限度发挥埋线的治疗作用。

[1] 姜军作,刘志诚.穴位埋线疗法的临床和机理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11(3):31-34

[2] 关玲,左芳,宋琪,等.穴位埋线技术标准化研究—国家标准《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第10 部分:穴位埋线》的制定说明[J].中国针灸,2009,29(5):405-406

[3] 黄泳,王升旭.针灸临床实用新型技术[M]. 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8:131-134

猜你喜欢
红肿针刺局部
清明的雨
爨体兰亭集序(局部)
茶籽油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术后肌注黄体酮局部红肿及硬结的预防效果观察
超精密车削出现局部振纹的诊断及消除
早期急性乳腺炎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对其红肿、炎性症状改善时间的影响
躲避蚊子有方法
丁学军作品
局部遮光器
针刺联合拔罐治疗痤疮50例
针刺拉伸加TDP照射法治疗落枕的疗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