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党的统一战线政策的思考

2015-07-12 07:03原亚璐杜美庆
2015年39期
关键词:力量发展

原亚璐 杜美庆

对党的统一战线政策的思考

原亚璐 杜美庆

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革命和建设的三大法宝之一,是党带领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凝聚在一起的重要方法,是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共建新中国的重要途径,也是加快实现我国不断发展进步的重要战略指导思想。统一战线作为无产阶级政党执政的重要指导思想,其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也在发生着变化,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统一战线的内容在更加丰富完善,并符合时代发展变化的新要求。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的统一战线理论和中国的具体发展实际想结合,领导我国广大人民群众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的建设的伟大胜利,可以说,没有统一战线,就没有我国今天的发展,它对于我们国家的团结统一,经济建设,社会改革都具有重要作用。

党的统一战线;政策;启示

统一战线是我们在党的领导下取得革命胜利和建设发展的重要法宝之一,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来,在古来的中国大地上掀起了一股改革之风,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最为突出的就是我国实行的经济体制改革而引发的社会阶层结构的革新。统一战线理论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重要构成部分,统一战线在我国各个领域中的改革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它起着团结人民,凝聚各族人民的力量,缓解社会各阶层的矛盾、调节着社会关系等作用。本文试图通过研究统一战线发展的内在联系与规律,牢牢把握我国统一战线的基本理念,清楚统一战线的内容和历史背景,了解统一战线的影响力和现实意义,从而进一步拓展统一战线的新空间、不断丰富和升华其理论体系。

要充分认识和了解党的统一战线,就需要明确统一战线的含义,统一战线是如何形成和得到巩固的,搞清楚其来龙去脉,深刻理解统一战线的现实意义,最后才能促进统一战线在新时期发展背景下更具生命力,也可以促进统一战线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从而更好的服务于我国全面的建设社会主义事业。

一、党的统一战线的涵义

广义上来说,统一战线就是指不同阶层的人,拥有不同社会政治力量的人在一定的历史发展背景下,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从而组成的政治联盟,简单的说,就是一定的社会政治力量为了某一共同目的而形成的联合。狭义的理解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组织和领导的团结社会中一切可团结的力量,为了达到一个共同目标而共同努力的组织。我们党为了完成自身使命,就充分发挥了统一战线的作用,团结了一切可团结的力量,在共同目标的指引下,完成了相关革命的胜利,这就是我们党的统一战线。

二、党的统一战线的不同阶段的政策

(一)革命统一战线

1922年,在中共二大上,大会明确提出了统一战线的方针指导,并在1923年中共三大上,决定了共产党党员可以用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从而为实现国共合作奠定一定的基础。1924年在广州召开的国民党一大会议,会议宣告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新三民主义,并且国民党一大会议上有不少的共产党员出席。这表明在大革命时期,国共两党为了取得大革命的胜利这一共同目标,建立了广泛的统一战线阵营。

(二)工农民主统一战线

1927年,国民党右派叛变,这让革命阵营的阶级成分只剩下了小资产阶级、工人,鉴于此情况他们组建了工农民主统一战线,奋斗目标是发对封建压迫和国民党新军阀的残酷统治。1931年11月,在江西瑞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这个组织是团结了当时可团结的一切力量 (包括了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这时期中国共产党才真正的意识到处理好农民问题的关键性,并且广泛开展土地革命,发展和工农群众的情感,巩固和工农群众的关系,不断巩固的工农联盟,中国革命的统一战线在此基础上才开始建立起来。

(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931年爆发的九一八事变,让中日民族矛盾不断加剧,促使着国内内部矛盾不断得到缓和,国内解决斗争的矛头都上升到国家统一这一高度1935年瓦窑堡会议的召开,通过了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详细的说明了抗日统一战线的重要性和有关的政策。1936年下半年,国共两党停止了内战,这对初步形成抗日统一战线起着重要作用,1937年国民党发表了《国共合作宣言》并承认了共产党的合法地位,这也标志着国共合作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四)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国共两党合作,打倒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国内民众渴望国共继续合作,从而确保国家统一和平,进而可以联合一切国内力量为了建设一个新的中国而不断努力。但是国民党在美国的支持下悍然发动了反革命内战,为了建设新中国,共产党积极联合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积极、民族资产积极、各民主党派、社会开明人士、以及其他爱国分子,少数民族同胞还有海外侨胞等众多力量,建立起一条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在这条战线的作用下,我们带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解放战争的胜利,并且建立了新中国,开始了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五)爱国统一战线

1982年党进一步提出了爱国统一战线方针,密切我党和各民主党派之间的合作,增加了我们党和其余各党派之间的关系和联系,完善了我国一党执政多党合作的政治制度,爱国统一战线被赋予了新时代的色彩,其主要包括:社会主义的广大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建设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都要高举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为了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祖国复兴而不断努力奋斗,要调动一起可调动的力量,团结一切可团结的阶级,为了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和国家统一而不断努力。

三、党的统一战线的现实意义

统一战线解决的是人心和力量问题,其本质要求是大团结大联合。团结是永恒的主题,人心是最大的政治,人心向背、力量对比是决定党和人民事业成败的关键。在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始终把统一战线摆在全党工作的重要位置,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发展营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在召开的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讲话结合统战工作新形势新要求,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直面问题并且科学回答了怎样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等重大问题。当前,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统战工作就是凝聚力量、壮大力量的工作,单靠我们党“千里走单骑”是不行的,必须凝聚各方面力量共同奋斗。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

四、党的统一战线的启示

统一战线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就是统一战线的定位。由于时代背景的不同,统一战线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出的特征也是不尽相同。新时期统一战线的内部结构和外部环境都发生了变化,领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宽广,队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壮大,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对于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凝聚社会各基层的力量,统一战线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理论的作用在于不断指导和推动实践发展,新时代背景下,统一战线理论也在随着时代发展变化而不断丰富完善,也只有坚持与时俱进、继续解放思想,我们的统一战线才会永葆生机,才能解决一些新出现的问题和情况。

(作者单位:河北经贸大学)

[1] 罗松远.党的统一战线理论发展的历史轨迹[J].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

[2] 张春艳;王扬.90年来统一战线理论发展和创新的历史总结[J].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

[3] 王红梅.建党90年来统一战线发展历程与经验[J].甘肃理论学刊;2011

[4] 陈爱文;郑爱花.建党九十年来统战工作的发展历程、基本经验及现实思考[J].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

原亚璐 (1990-),女,河北经贸大学硕士研究生在读,专业:思想政治教育;现工作于河北省邢台市公安局经济犯罪侦查支队,科员。

猜你喜欢
力量发展
自然的力量
坚持的力量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携手同行 共建共享:怎么看我国发展不平衡
从自然中吸取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