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技能竞赛为导向的会计教材开发研究

2015-07-12 07:03余冠芳
2015年39期
关键词:教材内容竞赛岗位

余冠芳

以技能竞赛为导向的会计教材开发研究

余冠芳

通过以技能竞赛为向导,不断推进高校会计教材的开发和研究工作,形成课堂传授理论知识,竞赛提升动手实践能力,总结经验促进教材开发和完善,再通过教材指导会计课堂教学提升教学质量的良性循环模式,是进一步完善高校会计教材开发研究工作,提升理论授课水平,推动素质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必然要求,本文对当前高校会计教材的开发研究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对以技能竞赛为导向推动会计教材开发研究工作的重要性进行了探讨。

会计教材;技能竞赛;开发研究

一、高校会计教材开发研究的问题

目前,大多数高校使用的会计教材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理论教学教材,另一类是实训教学教材。然而,无论是理论教学教材,还是实训教学教材都是以理论为主,都未能很好的将企业对会计岗位的要求融入其中。同时,会计教材也呈现一种内容孤立、单一的现象,即没有充分考虑到会计专业毕业生到企业就业后,会计岗位同其上下游岗位之间的关系,以及平行职位之间的交叉工作职能等问题。由此带来的问题是,学生在课堂学习阶段没能形成系统的、全面的知识应用能力;另一方面,目前的实训教材,没有有效的、真实的、整体的在教材中考虑到实际工作岗位的需要,即使有少量的教材有所涉及,那也只是对企业岗位需求的一种搜集和整理罢了,没有分析,也没有建议,而且实训教材中的实训目标也不明确,实训的考核标准也比较模糊,老师和学生对着这样的会计实训教材,往往也不知道该从何下手。简而言之,当前高校会计教材很大一部分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会计教材内容静态化,缺乏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内容

现在高校大部分所使用的会计教材的内容都是静态化的,社会在日新月异的进步和发展,会计学理论和实践也在不断的不发展,企业对会计岗位的要求也在然而相当一部分我们正在使用的会计教材的内容和十多年前的没有太大的变化,如果说会计理论学说是经典不变的,那使用的案例也可以与时俱进,但是令人遗憾的是很多教材使用的案例都还是2000年初的案例,这使得老师在使用教材授课,学生在课堂学习的时候均会产生无力感,特别是会计学也是一门操作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教材与时代出现脱轨,学生又如何在工作中去满足企业的要求和适应当下的经营环境。另一方面,在教材中对理论内容的阐述会让学生觉得枯燥无味,因为没有讲全讲透,使学生往往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会写不会用。特别是对于会计实训教材而言,内容设置较为机械,当学生的实践环境发生变化后,无法进行举一反三,随机应变的灵活采取应对方案。例如,在实训过程中,学生按照教材要求在ERP实训科目中对供应商的有关档案进行了操作,但是如果情况发生了变化,需要对供应商的档案进行修改设置,学生此时将不知道更改设置后对后续实训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虽然教材强调了学生对会计学理论知识的牢固掌握,在一定程度上打牢了学生的理论基础,但是却忽视了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最常见的现象是根据现有教材培养的学生缺乏随机应变的能力,毕业之后也难以适应会计管理岗位和企业现代经营合理的要求。

2、教材同质化严重,缺乏针对岗位要求的训练内容

目前大部分普通高等院校的会计教学,基本上都是使用的几种统一的会计教材,老师讲授也都是教材上标准化、同质化的内容,在内容方面没有对会计岗位的职位要求进行系统化的设计,所以学生普遍反映,当他们踏入社会后对于如何在企业的现代管理中做好会计本职工作,协调和管理链条上其他同事之间的工作,如何共同协作完成好有不同部门参与的项目,缺乏清楚的认知,因为这些内容教材上没有,从理论知识中也学不到,因而这些问题对会计专业的毕业生造成了不小的困扰。

3、教材内容未能实现多门学科融合,也不适应ERP环境下信息化的要求

会计不是一门孤立存在的学科,但是往往在我们的教材中却很少看到与会计相关的财务管理、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内容融合进来,会计教材内容的编撰缺乏整体性和体系化,而且对于会计实训教材而言,其内容多局限于会计模块的实训内容,具有综合性和跨专业的实训内容基本上很少涉及,是严重不足。另一方面,会计教材的内容不适应ERP环境下信息化的要求,在企业ERP管理过程中,企业的会计、财务、生产、行政、业务等多个部门是一体化管理的,这就要求我们专业的学生一方面要牢固掌握自己的专业技能,另一方面又要熟悉和掌握与自己工作有交叉的企业总账、财务报表、人资薪酬、固定资产、流动资产、负债等相关内容,而且还要了解采购、库存、销售、预算等相关内容,但是我们当前的教材无论是理论教学类的,还是实训类的教材,其教材内容都相对狭隘,按照这样的教材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只能做些会计分录和账务处理的工作,而很多没有经历过高等教育的人也同样能从事这些工作,这就导致普通高校毕业生失去了岗位竞争的核心优势,而且即使是简单的从事这样的工作,也和普通高校培养人才的目标不符。

二、以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重要性

1.促进会计教材编写观念的转变

现代高等教育强调的是对学生的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现在大学生正面临巨大的就业竞争压力,他们毕业时不仅仅是面对的是应届毕业生的竞争,也面临和很多拥有工作经验的往届生的竞争,所以对在校的会计专业的大学生而言,在学校期间,如果能培养起较好的动手实践能力,就能成为他们进行就业和择业的竞争优势,传统教材的理论教学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不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这制约了对学生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发展。

以技能竞赛为向导,首先可以促进教材编写者的思路和观念的转变,如在教材的编写过程中,总结会计技能竞赛的有关内容和经验,将学生在竞赛中的不足之处,在教材的编写过程中进行强调,并将手工会计、会计电算化、点钞和翻打传票等会计技能竞赛的要求有机的融合进会计实训教学的材料,可以使得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理论知识的过程中更贴近实战要求,通过模拟沙盘对抗赛,更加明确会计在企业经营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通过对模拟经营沙盘比赛的研究,将团队协作的要求和精神编入教材当中,使学生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就形成团队协作的意识。同时,以开展专业技能竞赛为导向进行教材编著,可促使编者改变传统的编写教材的观念,将原来的以老师为中心,重点强调我要教你什么,转变成为以学生为中心,重点强调社会对岗位的要求是什么,你应该在学校期间掌握什么,怎么掌握的问题,将学生被动学习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动脑能力,真正的通过教材的改革实现学生在“学中干,干中学”的教学目标。

2.推动会计教材内容的改革

当前,无论是国家级、省级还是校级的会计专业技能竞赛均参与者众多,有参赛学生,有指导老师,有专家评委,有企业家等,这样的比赛往往是一个相互交流和学习的平台,能够将旧有经验和新的理念结合起来,在比赛规则和目标中得以体现,比赛的内容也是紧密围绕企业经营管理工作当中对会计岗位的现实要求,较为注重对会计软件的操作和应用,所以这就对当下会计教材内容的编写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材编者应该看到这样的一种趋势,积极参与会计技能竞赛,总结成功做法和经验,不断的吸取比赛的精华对现有教材进行修编和完善,在内容上要敢于舍弃掉不符合时代发展的内容,要大胆的运用新理念,新理论,与时俱进的吸收新内容,将教材的教学目标同竞赛实战要求相结合,在教材内容上可考虑多设置仿真实战情境,如可以模拟一个贸易公司某年的经济业务资料,让学生在课堂上运用软件进行分析,完成规定项目的操作,再由任课老师对学生的操作成绩进行评定,达到学以致用,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效果。

3.通过“以赛促教”推动教学水平的提高

各级会计技能竞赛的要求和内容全都来自企业经营,以技能竞赛为向导进行教材的编写,可以使教材紧密对接会计岗位的现实要求,在课堂上的教学就能更贴近企业经营的实战要求,学生通过对教材的学习可以反复的练习和熟悉企业会计岗位的工作流程和要求,反复按照要求不断的锻炼实操技能。另一方面,以技能竞赛为向导的会计教材可以激发任课老师的学习动力,新的教材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要求教师拥有会计岗位的实战经验或者是对企业会计岗位有深刻认识,才能理解教材要义,在课堂上教好学生,如果老师在课下不加强自身的学习和积累,继续照本宣科,必然会被淘汰。

三、小结

会计技能竞赛为会计教材开发和研究指明了方向。教材的编者要积极的参与到各级会计技能竞赛当中,不断总结经验,发现不足,改变编著思路,大胆运用新理念、新理论和新技术,将课内外教学进行有机的结合,以实践教学为重点,以提升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为己任,有效推动会计教材的教学改革和教学方法的创新,着力培养会计应用管理型人才。

(作者单位:武昌职业学院)

[1] 廖晨君.以职业技能竞赛为支点构建教学改革发展平台[N].中国教育报,2009-7-27.

[2] 刘祖强,庞璐.借鉴技能大赛,促进教学改革[J].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4):49-50.

[3] 陈兆芳.对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理性思考[J].职教论坛,2011(7)

本文为武昌职业学院2014年度校级科研课题《以技能竞赛为导向的会计教学改革》(项目编号:2014B022)的研究成果。

余冠芳 (1981-),女,湖北京山人,武昌职业学院会计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财务管理、企业文化。

猜你喜欢
教材内容竞赛岗位
整合教材内容,为写作教学提供更多方向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中英高中地理教材内容的比较及启示
高中历史必修与选修教材内容融通之初探——以选择性必修一的复习课为例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我看竞赛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张晓东:倒在岗位上
关于高职院校国学教材内容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