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心理学研究

2015-07-12 07:03班景刚史晓燕
2015年39期
关键词:舞弊心理学理论

班景刚 史晓燕

审计心理学研究

班景刚 史晓燕

审计心理学是一门综合性的边缘学科,它是现代审计学科的发展方向。本文首先着手分析了审计心理学的现状和并对相关文献进行综述,接着介绍了研究审计心理学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分析研究审计客体舞弊行为产生的内在动机以及审计人员如何识别和判断,并给出了审计对策,然后介绍了审计心理学在政府绩效审计中的运用,最后对审计心理学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审计心理学;舞弊行为审计;政府绩效审计

一、审计心理学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在国外,关于审计心理学的研究较早并已取得一定成果,而我国对审计心理学的研究相对来说是一个新课题。国内学者隋玉银等是最先对审计心理学进行研究的,他们的方法为之后审计心理学的研究提供了思路;王小红提出应该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研究审计心理学,既要分析审计主体心理,也要重视审计客体的心理分析。王会金提出建立审计心理学要掌握心理其规律,进而提高审计质量;范翔斐分析审计心理学在舞弊审计中的实质作用,通过各种实例进行探讨,提升审计工作经验;聂婷婷则是运用内容分析和文献检索方法,对审计心理学在我国政府绩效审计中的运用及其研究发展进行了文献分析;刘明辉教授是通过心理学视角来分析审计人员的认知特点,并且指出可以通过普及心理学知识、换位思考,借助媒体引导认知等,来缩小审计期望差距。总之,国内对审计心理学的研究较少,仅有的一些研究也是对其理论方面简单的涉及一下,关于其实证的研究更是几乎没有。

二、审计心理学的研究意义

审计心理学主要是从审计主体与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的,研究与审计实践活动相关的心理现象、发展规律的一门社会性科学。这门学科是审计学与心理学相结合的产物,还结合了审计管理学、法学、史学、逻辑学、未来学、审计公关学等学科的知识和方法来进行综合研究的。也因为这样,我们说审计心理学接近于实践,并富有实践指导意义。随着全球文化的大融合,审计进一步参与国家治理功能更加体现出来,审计心理学已经在完善审计自身发展方面成为必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们必须要重视审计心理学的研究,只有这样才能推进审计理论的发展,保障审计质量的提高。另外,通过研究审计心理学还能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优化审计行为,进而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因此,有必要开展审计心理学这门学科,将心理学、行为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运用到审计实践中,为审计工作服务。

三、审计心理学与财务舞弊

财务舞弊的动机和机会有:经济利益的驱动,企业通过财务造假,募集大量资金,进而虚增利润;或是降低偿债压力,来迎合监管要求;如果内部控制制度形同虚设,外部控制失效,更易操纵利润;审计独立性缺失。审计服务市场整体供大于求,有些事务所通过降低价格来招揽生意。

针对舞弊行为的审计心理对策有:在审计前期要选择行政、技术职务较低并掌握相关重要信息人员,了解对方个性心理,并根据所了解的个性,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座谈。尽量触其弱点、体现善待。在审计的过程中,审计人员要善于揣摩舞弊者心理,运用心理战术。尽可能营造严肃的气氛,以给座谈对象造成心理上的压力。最好采取突击的方法,使对方没有时间准备证据资料。座谈时审计人员尽量要有两人以上参加并且座对象尽量是一人,切不可一次集中多人座谈。在运用心理战术时,关键是要把握所掌握证据资料的充分、可靠和适时程度。最后在座谈交流中要多给对方充分表达的空间,尽量让其多说,这样才会造成舞弊者回答出现漏洞,相互矛盾,最终令其解释。

四、审计心理学在政府绩效审计中的运用

众所周知,在对企业进行审计时,审计心理学对审计判断及其偏误会产生明显的影响。但是,如果审计对象是政府或政府部门的话,会不会也产生影响?理论上上说,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为政府绩效审计本来就是审计学的一个分支,其理论基础与审计是类似的。目前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已经从3E审计过渡到了5E审计,即在经济性、效率性、效益性的基础上增加了环境性和公平性,因此在构建绩效审计评价体系时也要考虑到环境性与公平性。在政府绩效审计工作中发挥实质作用的基础就是要构建政府绩效审计评价指标,因此我们要把审计心理学真正运用到政府绩效审计的工作中去,重要的一点就是把审计心理学知识具体运用到构建政府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上。通过分析审计人员的心理对具体行为以及审计判断的影响在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中作用,建立科学有效的政府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

五、审计心理学研究展望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审计学领域涌现出各种经济组织形式和经营管理方法,审计人员面临提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值得我们更好地探讨。在我国,随着审计实践研究的不断深入,存在于审计实践中的审计风险,也就越来越多地表现在审计过程中相关人员的心理状况等方面,比如在审计调查询问时出现的误证、拒证,或是在审计过程中的配合方式,是积极还是消极等,又或者是审计决定时出现的落实或是不服从。这些情况,通常让我们审计人员无从下手。由此得知,审计工作本身并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技术性的工作,其中往往还包含着许多心理因素问题。审计实践和发展需要研究审计心理学问题,需要审计人员审时度势,揣摩判断,这也恰恰就是审计心理学以后需要研究分析的方向。我们在理论上研究审计心理,要提出新的观点并完善它。除此之外,最重要的是要将其运用到实践当中,虽然这个方面在现实生活中不太容易实现。但我们仍然相信,审计心理学如何具体运用到实践生活中的研究将越来越受到审计界的重视并逐步发展起来。

(作者单位:天津商业大学)

[1] 王小红,张丽丽,晁军宁.基于审计心理学的审计研究[J].财会通讯,2010,24:136-138.

[2] 王会金.审计心理学研究的意义、特点及发展趋势[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1,01:16-22.

[3] 黄国亮.行为研究对我国审计研究的启示[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1,01:15-16.

[4] 廖义刚.论审计师思维模式与分析程序[J].财会通讯 (综合版),2008,06:34-35.

[5] 葛玢邑.舞弊的犯罪心理初探及审计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3,27:147-148.

[6] 王会金.审计心理学研究的意义,特点及发展趋势[M].南京审计学院,2011.9-15.3.

[7] 郭巧玲.浅析组织行为学在内部审计中的应用[J].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1.

[8] 王光远.关于现代会计审计科学的若干重大问题[J].审计研究,2011.

[9] 王会金,刘国诚.中观经济主体信息系统审计的理论分析及实施路径探索[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9(3):27.31.

[10] 王会金,王素梅.国家审计“免疫系统”建设:目标定位与路径选择[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0(2).

[11] 李明辉,何敬.审计期望差距的心理学分析[J].审计研究,2012(3).

[12] 樊慧.制约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理论与实证[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2.

班景刚 (1963-),男,汉族,天津市人,副教授,管理学硕士,天津商业大学商学院会计学专业,研究方向:会计理论与会计准则。

史晓燕 (1989-),女,汉族,山西晋中市人,学生,会计学硕士,天津商业大学商学院硕士1301会计学专业,研究方向:会计理论与会计准则。

猜你喜欢
舞弊心理学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浅谈财务舞弊与防范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会计电算化环境下会计舞弊的应对策略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