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微信公众平台改进高校学生管理信息传递机制

2015-07-12 07:03韦喆哲
2015年39期
关键词:群发准确性高校学生

韦喆哲

一、高校学生管理中的信息传递特点

1、信息传递的对象管理松散

高校学生管理中的信息传递对象以学生为主,而高校的开放式管理模式决定了学生的课余时间安排十分灵活,在这部分时间里很难做到统一地点统一传递。同时,高校大学生的课余时间在整个学习生活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因此在这部分时间里如何有效的将学生管理中的信息进行传递,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整个学生管理工作的成败。

2、信息传递的要求不尽相同

高校学生管理中涉及到的信息种类各有不同,相应的对信息传递的要求也不一样,常见的信息大致可以分为以下类型:

(1)政策制度。此类信息多为高校及院系执行的各项规章制度,常见的如违纪处分规定、考勤管理制度、各种事项的办理流程 (请假、开具证明等)。这类信息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一直存在并作为许多工作开展的依据,因此对传递的时效要求较低,可靠性和准确性要求较高,信息传递基本是单向的,较少需要反馈。

(2)日常事务。此类信息多为日常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需要传递的各类通知,有具体的传递对象,例如调停课通知、会议通知、缴费通知等。这类信息与各项工作的开展有关,如果传递不及时或传递错误会导致相关工作无法完成,因此对传递的时效性、可靠性和准确性要求均较高,信息传递以单向为主,较少需要反馈。

(3)活动宣传。此类信息多为高校内开展的各种活动的宣传内容,如各类比赛、文艺晚会等。这类信息大多内容丰富,信息量大,一般存在的时间较长,因此对传递的时效性要求一般,对可靠性和准确性的要求也不高,由于需要学生的参与,所以对信息传递的反馈有一定要求。

(4)重大事件。此类信息多为一些突发事件,常见的如有关校园安全的事件。这类信息由于其重要性,对信息传递的时效性、可靠性和准确性要求都很高,对反馈要求较低。

二、常见的信息传递途径

1、面谈

该途径是指通过面对面的交谈进行信息传递。通过该途径进行信息传递,可以保证信息传达到接收对象处,可靠性很高,但是准确性容易受到接收对象自身情况的影响,特别是在信息量较大的情况下,容易发生遗忘、遗漏,从而影响准确性。同时,该途径在效率上也有较大局限。

2、电话

与面谈相比,通过电话传递信息可靠性一样较高,同时突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在效率上有所提高,但是信息传递的内容受到很大限制,只能传递语音,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到信息传递的准确性。

3、QQ

与前两种途径相比,通过QQ进行信息传递的效率是最高的,因为可以利用QQ群进行信息群发,并且在传递的信息形式上也几乎不受限制,可以传递文字、图像、语音和文件。但同时,通过QQ传递信息也是可靠性最低的,因为很难确认接收对象是否已经阅读过群发的信息,同时在QQ群中发送的信息也很容易被忽略。

三、微信公众平台的主要功能

1、自动回复功能

自动回复功能是微信公众平台提供给公众号运营者的功能。运营者可以设定常用的文字、图片、音频作为自动回复内容,并制定自动回复的规则。这样当订阅用户的操作符合相应的自动回复规则时,就会收到预先编辑好的相应信息。

该功能共分为:被添加回复、用户消息回复和关键词回复,其中的关键词回复功能可以很好的完成信息查询的任务,适合用于传递政策制度类的信息。通过合理的关键词设置,即可建立起一套信息查询系统,学生可以通过微信发送需要查询信息的关键词来获得相关信息,这一过程均由微信平台自动完成,无需管理人员介入,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也提高了相关政策制度在学生当中的普及程度,进而提高学生遵守规章制度、规范自身行为的意识。

2、群发信息功能

与QQ群类似,微信公众平台的群发信息功能支持发送文字、语音、图片、视频、图文消息,但与QQ群发消息相比,微信公众平台群发的信息能够进行良好的编辑排版,各种文字、语音、图片、视频、图文消息是一个整体,而不是分散的元素,拥有更好的可读性。同时,微信公众平台群发的信息不会像QQ群中的消息一样容易被其他无关信息所掩盖,并且还可以通过查看历史消息来查看以往信息记录,可靠性更高。

3、投票功能

投票功能是微信公众平台提供给公众号运营者收集订阅用户反馈的功能,适合用于收集有关比赛等活动中的学生投票、或简单的意见调查等情况,是提高各类活动中的学生参与度的有效途径,也是加强学生管理工作者与学生之间沟通互动的有利工具。

4、数据统计功能

该功能为公众号运营者统计了在微信公众平台上发送的各类图文信息的送达人数、被查看的次数等数据,运营者可以据此对信息传递有效率进行分析,从而判断所传递信息是否需要以其他途径重复发送,以及作为将来改进所传递信息内容编辑表达的依据。

5、其他功能

除了以上功能,微信公众平台还具有用户管理、自定义菜单等功能,其中的开发模式更是为开发者提供了与用户进行消息交互的能力,极大了扩展了微信公众平台的功能。

四、利用微信公众平台的信息传递机制设计

目前高校中大多采取分级的信息传递机制,即类似于学院——系部——辅导员/班主任——班干——学生的结构,信息传递常常需要经过多个节点,这势必会增加信息传递所需的时间,以及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失真的风险,从而影响信息传递的时效性、可靠性和准确性。

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可以针对不同类别的信息选择不同的传递途径。

1、政策制度类信息。对于政策制度类信息,通过自动回复功能供学生自助查询获取,可以实现学院/系部——学生的直接传递,既保证了信息的一致性,也减轻了辅导员/班主任的工作。

2、日常事务、活动宣传类信息。对这两类信息,通过群发信息功能即可高效的传递到学生手中,配合数据统计和用户管理功能,即可实现对信息传递效果的评估以及更精确的信息传递。此外还可以使用投票功能获得学生的反馈。

3、重大事件类信息:由于该类信息对信息传递的时效性、可靠性和准确性要求都很高,因此在利用微信平台进行传递的同时,还应根据实际情况需要辅以常规的面谈、电话等方式以确保信息传递的可靠性。

五、结束语

目前高校中智能手机的普及率已经接近100%,微信也有成为大学生必备通讯工具的趋势,利用好微信公众平台,有利于在当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工作成效。

[1]罗文才.微信公众平台辅助教学及学生管理的探索与思考[J].信息通信,2015.7.

[2]杨漾.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应用初探[J].金田,2014.12.

猜你喜欢
群发准确性高校学生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借助微信自身功能实现消息群发
丁酉中秋登楼时家人远离 闻多地无月乃拍照群发(外三首)
一例群发性山羊痘的诊断与防治
美剧翻译中的“神翻译”:准确性和趣味性的平衡
论股票价格准确性的社会效益
关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
超声引导在肾组织活检中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分析
医护一体化在群发伤救治中的实践与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