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物联网的高校智能化固定资产管理研究

2015-07-12 07:03纪红月曹艳娜
2015年39期
关键词:电子标签联网智能化

纪红月 李 茂 曹艳娜

基于物联网的高校智能化固定资产管理研究

纪红月 李 茂 曹艳娜

近些年来兴起的物联网技术以其信息化、远程化、智能化成为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物联网技术的发展给高校资产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将物联网技术应用在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有望提高资产管理工作的效率,实现对资产的动态化、智能化管理,真正提高固定资产的精细化管理水平。

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物联网;智能化

高校的固定资产种类繁多,数量巨大,从购买使用到日常维护的诸多环节都存在一定管理难度。目前我国多数高校资产管理采用的是条形码的技术,在使用中依据人工实现对设备的管理。这种方式效率低下,问题诸多,无法实现对固定资产的全生命周期的管理,难以更好的为高校教学科研服务,已经不能适应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新形势。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建立在此基础上的物联网技术对社会发展和百姓民生各领域产生的影响越来越显著。2013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推进物联网有序健康发展指导意见》中提出“改善社会管理,提升公共服务,围绕管理模式和服务模式创新,构建更加便捷有效和安全可靠的智能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体系。”如何将物联网的优势应用到现实中成为越来越多人研究的方向。

将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化优势引入到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中,有利于改善目前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提高管理效率。

目前国外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固定资产管理中已经比较普遍。例如专门用于固定资产管理的SAP系统中的PM(Plant Maintenance)模块,通过结合其他模块的功能,能基于资产的价值信息做出合理的维修决策,实现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国内专门致力于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研究的机构也都推出了自己的基于一部分物联网理念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例如普诺迪资产管理系统、恩腾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系统,通过增加手持终端结合条码技术来实现资产的快速盘点功能。但是如何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整个资产管理的全部过程,实现资产的实时动态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以及将资产管理融入到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基础架构,还是一个正在研究的领域。

一、物联网关键技术引入到资产管理的可行性研究

物联网指的是利用局部网络或互联网等通信技术把传感器、控制器、机器、人员和物等通过新的方式联在一起,形成人与物、物与物相联,实现信息化、远程管理控制和智能化的网络。物联网是互联网的延伸,它包括互联网及互联网上所有的资源,兼容互联网所有的应用,但物联网中所有的元素 (所有的设备、资源及通信等)都是个性化和私有化。

射频识别技术 (RFID)是物联网技术的基础部分,它可以通过射频信号来实现数据的自动识别,并且因其非常强的抗干扰能力,可以实现对快速运动中的电子标签的识别,该技术也是物联网技术最核心的部分。传感器将采集到的信息利用网络通信技术经互联网上传到远程的管理端,即可实现对物品信息的共享与跟踪,实现物品的动态管理。将物联网技术引入到资产管理中来,总体构想就是利用射频识别技术,结合无线传感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来实现对资产的动态实时管理,最终实现资产管理的全生命周期化和智能化。目前基于射频识别技术的电子标签技术已经发展的相对成熟,电子标签已经实现了全面商品化,物联网技术引入资产管理提供了充分的基础和保障。

二、物联网技术应用于固定资产管理各阶段的研究

1.资产入账工作阶段

将物联网技术引入到固定资产管理的入账阶段,主要的构想是,当完成资产采购和验收工作后,将设备的所有相关信息都录入到RFID电子标签,将电子标签固定在固定资产上。远程管理端可以通过无线传输技术对电子标签进行读取和改写,通过定位来识别资产的位置,完成资产入账相关信息的采集。

2.日常维护阶段

日常维护中,当发生领用人和使用单位等信息变动时,可以通过管理端对设备上电子标签内的信息进行更新,保证信息的实时有效。电子标签分为内置和外置两种。通过内置的标签,当仪器设备发生故障时,设备通过自身相应的传感技术将异常部位的信息反映在电子标签想对应的位置,并且提供相应的维修相关信息,信息采集系统和传感系统就会将报错信息上传给管理端。管理端可根据相关信息对设备进行维护。当资产的位置发生挪动以后,如果超出了许可范围,定位系统将信息传至管理端,并且发出报警,通知管理人员。有效防止了设备的随意挪动和丢失。

3.资产清查盘点阶段

引入物联网技术后,原来繁杂的资产清查工作会变得简单。管理端的系统中会提供的相应的清查核对功能,当准备进行资产清查时,利用手持终端对资产的实际情况进行采集,利用无线传感技术,将采集到的信息与管理系统中的账目标准信息进行比对。基于前期已经很好的实现资产的动态实时管理,所以资产清查中出现帐物不符的情况将大大的减少,清查的相率大大提高。很轻松的完成资产的清查盘点工作。

4.数字化校园接入阶段

随着整个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大多数高校已经开始着手建设数字化校园的庞大工程。目前大部分高校可以实现通过使用校园卡就可以进行无现金消费、图书借阅、个人信息查询等功能。将基于物联网的固定资产信息纳入到数字化校园建设的一部分,教师通过校园卡就可以查看自己名下监管使用的设备,也将有效提高固定资产管理的效率和安全性。

重点及难点:目前研究中的重点之一就是技术标准的统一性,主要涉及到数据库设计的统一性,便于方便对所有设备进行管理。第二个重点是数据的安全性,电子标签内置的信息存在着被非法用户修改的危险。第三是电子标签的成本问题。如何解决这几个问题是今后研究工作中要着重侧重的方面。

(作者单位:燕山大学资产管理处)

[1] 齐万华,赵政文.基于物联网的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研究.计算机与现代化,2012.11

[2] 钱志森,刘彩娟.物联网在仪器设备管理中的应用研究.中国管理信息化,2014.5

[3] 朱洪波,杨龙祥,于全.物联网的技术思想与应用策略研究.通信学报,2010.11

[4] 周跃进,苏新斌,沈舫涛.基于物联网的企业设备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2013.9

[5] 顾亦然,戴晓罡.基于RFID的高校实时固定资产管理系统.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3.11

[6] 刘文昌,吕红霞,李晓楠.我国物联网产业环境分析.辽宁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3.12

[7] 宋严,王志军.物联网在高校智慧校园中的应用模式研究.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2014.12

[8] 冀全朋,黄羿.基于物联网技术的高校实验室资产管理系统设计.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14.3

[9] 宁焕生,徐群玉.全球物联网发展及中国物联网建设若干思考.电子学报,2010.11

[10] 陈柳钦.物联网:国内外发展动态及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现代物流,2010.5

[11] 张晓丹,谷斌,等浅析无线射须识别的核心技术及发展物流技术,2006.6

[12] 李彦武.物联网技术在高校的应用与思考.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5

[13] 刘翔翔,杨勇平.以校园网为平台的校园物联网构建研究.办公自动化,2011.8

[14] 李卢一,郑燕林.物联网在教育中的应用.现代教育技术,2010.2

[15] Giusto D,Iera A,Morabito Get al.The Internet of Things.20th Tyrrhenian Workshop on Digital Communications.2010

[16] Atzori L,Iera A,Morabito G.The internet of things:a survey.Computer Networks.2010

猜你喜欢
电子标签联网智能化
智能化战争多维透视
“身联网”等五则
印刷智能化,下一站……
抢占物联网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化站所初探
适用于高衰减汽车玻璃的电子标签方案与应用
一种新型结构电子标签天线
探寻“千万”的背后——写在金溢科技电子标签销量超1000万之际
可再生能源与物联网
ETC电子标签的自由流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