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经济法制

2015-07-12 07:03
2015年39期
关键词:经济秩序公正市场经济

张 苗

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经济法制

张 苗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通过建设强有力的法律制度来保障。本文首先引出了经济法制建设在和谐社会中的重要地位,然后论证了经济法制建设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必要性,最后给出了几点经济法制建设的重要途径,旨在为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经济法制建设提供有力理论依据。

和谐社会;经济法制;必要性;途径

1.引言

稳定的经济秩序和经济公正是保证经济和谐的基本要素。和谐社会的构建基础就是稳定的经济秩序。而稳定的经济秩序是需要法律来保障的,只有通过构建强有力的法律基础,才能从根本上保证经济秩序的稳定。法律的制定本来就是为了追求一种秩序的稳定,所以经济法制的建设也就是为了追求经济秩序的稳定。

社会和谐和利益均衡的伦理基础就是为了实现经济公正。目前我国贫富差距问题越来越严重,经济公正既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也是为了社会和谐的目的。经济公正要求我国弱势群体和强势群体在追求利益的过程中能够实现一种均衡发展,既能提高弱势群体在追求利益时的能力,又不会损坏强势群体的利益,从而弥补贫富差距,构建和谐社会。经济法制的建设恰好能实现经济公正的目的,所以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经济法制亟不可待。

2.经济法制建设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必要性

(1)民主法制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即经济法制建设

民主法制建设是为了构建和谐社会,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稳定发展。民主法制建设不仅能够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还能够间接促进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经济法制作为民主法制的重要内容,其在构建和谐社会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经济法制不仅能够调整我国的规制性经营关系、还能够及时调整我国市场的竞争关系,同时能够调整经济管理关系,从而能够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2)经济法制能够促进我国经济领域公平正义原则的贯彻实施

公平正义是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经济法制的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公平正义的重要保障。经济法制具有社会性、竞争性和管理性三大特征,这些特征决定了它能够宏观调整经济秩序,保障弱势群体的利益,利用法制手段实现经济公平正义,从而保证公平正义原则的贯彻实施。

(3)经济法制的不完善会导致市场经济的不和谐

中国社会目前是存在一些不和谐因子,但是这些不和谐因子都还在可控范围内,虽然这些不和谐因子已经在不断加深,但是整体还是处于稳定状态之内。经济法制的建设如果不够完善,这些不和谐因子就没办法得到解决。随着社会的深化改革和经济的飞速发展,一些新的社会问题和不和谐因子不断涌现,如果不能够建立更加完善的经济法律制度,这些问题必将愈发严重,从而影响社会稳定发展。

(4)经济法制是激励经济活力的重要手段

经济法律制度能够从法律层面激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活力,能够平衡和规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法制具有竞争性的特征,这种特征保证了经济法制能够维护正当的竞争关系,抑制和惩罚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从而激励和促进横向的经济活力;经济法制具有社会性的特征,这种特征保证了经济法制会在必要的时候运用其规则和制度依法干预经济发展,从而避免社会经济朝着负面发展;经济法制具有管理性的特征,这种特征决定了经济法制能够管理社会经济中的市场竞争活动,从而规范市场竞争行为,限制不正当行为,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5)政府经济管理需要经济法制

经济法制能够保证政府经济管理的稳定、有序和规范。目前,我国的地方利益差异明显,每一个地区和每一个地区的利益不同,这些利益之中难免会存在冲突和矛盾。我国中央和地方的利益分配之间存在某些冲突和矛盾,经济法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协调、干预和解决这些矛盾,从宏观调控、区域协调、国有资产监管等制度都需要依赖经济法制建设。

(6)经济法制促进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

经济法制的重要内容就是促进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经济法制从法律角度保障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顺利进行。经济法制的建设更多的是在事前保护自然环境,而不是事后拯救自然环境,这从根本上保护了自然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顺利进行。经济法制是以人为本,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3.构建和谐社会经济法制的途径

(1)树立并坚持公平、秩序、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法制立法理念

经济法制追求的是市场经济的公平有序。只有保证了市场经济公平有序的进行,才能保证市场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经济法制为了实现这种公平有序,必须从根本上缓解社会各群体之间的利益冲突,充分利用经济法制的社会性、管理性和竞争性来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公正有序的进行。

除此之外,经济法制必须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了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经济法制也应该树立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前进的、动态的状态,同时在以后的很长一段时期内是一种范围极广的经济运动。

(2)大量完善和补充经济法制立法

第一、劳动法、民商法是和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经济性法律法规,经济法制的完善首先要加强和完善这类法律法规,首先保护社会各界群体的合法利益,从根本上缓解社会各群体之间的利益矛盾,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发展。

第二、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方面的法律法规,缓解社会经济结构之间的矛盾。在社会经济实践中,经济法的各个分部法之间的不协调甚至相互抵触,必然会引发经济结构之间的矛盾。比如企业法、人口发、反不正当竞争法、金融法、环境保护法、税法等等。必须加强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统一各分部法之间的管理,令其各得其所,各有其用。只有首先保证了经济法内部的和谐,才能在这些法律法规的引导下实现经济和谐。

第三、加强社会调控立法,保证社会公正公平。在我国,一些经济法制领域,特别是在税收政策、价格政策、产业政策、优惠政策、区域发展政策、投资政策、民族政策、劳动政策等方面存在着制定法律政策不公平的现象。所以必须通过经济法制的建设,去除这种不公平,彻底实现社会经济的公平公正,从而促进和谐社会的实现。

(3)建立完善市场信用机制和诚信法则

诚实信用不应该仅仅是一种道德准则,更是一种约束经济行为的交易法则。为了保证诚实信用在市场经济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必须从法律层面保证诚实信用的在市场交易中的地位。用法律手段维护市场诚信机制,用法律手段拯救市场中存在的诚信危机问题,从而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通过建立信用机制,把市场经济秩序从紊乱之中解救出来,制定有关法规、强化法律的规范作用、完善市场信用机制,这是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必要条件,也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山东东营销售分公司)

[1] 许永强.和谐社会下的经济与法制建设[J].生产力研究,2014,09:125-128.

[2] 王爱华.论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加强经济法制建设[J].青春岁月,2013,07:319.

[3] 张超展.和谐社会背景下我国循环经济法律制度建设研究[D].武汉纺织大学,2012.

[4] 李霞.浅析构建和谐社会与经济法制建设的关系[J].现代营销 (学苑版),2013,05:11.

[5] 赵世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竞争法制建设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

猜你喜欢
经济秩序公正市场经济
有效应对新数字时代意味着改变世界经济秩序
市场经济
迟到的公正
公正赔偿
关于对市场经济的认识
从中国视角看未来世界经济秩序
G20缘何比G7更能代表未来
弗雷泽的三维公正观
公正俄罗斯党往何处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