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青少年体育事业面临的困境及对策研究

2015-07-12 07:03
2015年39期
关键词:体育设施体校体育事业

李 娟

1.青少年体育政策困境与策略

政策法规为青少年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行政支持,通过法律规范及制度制约的形式为青少年体育事业的发展与进步保驾护航,对于我国青少年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国家及地方都相继制定了多项政策法规支持青少年体育事业发展,在建立青少年体育长效机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在各项政策的执行贯彻上仍存在一些问题,笔者认为应针对青少年体育政策具体困境制定合理的解决方案。

困境:一些地方并未严格落实青少年体育相关政策法规,不管是在思想上还是行动上都缺少对青少年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视。

策略:面对这种情况,相关部门就应及时查处,并制定按时监督与检查制定,定期对各地区各部门青少年体育政策法规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一旦发现有不良现象,严加处置。

困境:缺少专门的青少年体育相关法规,在一些影响青少年体育事业建设的具体问题上不能得到相应法律政策的支持。

策略:随着青少年体育工作范围及领域的逐渐扩大,已经无法适应当前青少年体育事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应予以废除或重新修订,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法律规范和制度支持青少年体育工作的开展。

困境:地方青少年体育管理机构不健全,并未严格按照国家要求履行自身职责。

策略:各地方青少年体育管理机构应明确其自身的法律职责,依法履行青少年体育活动组织和管理职责,依法履行推动青少年体育事业发展的职责。

困境:我国青少年体育合法权益保护存在问题,随意侵占青少年活动用地、青少年体育经费不足等情况较为普遍,这些都不利于青少年权益保障。

策略:依法保障青少年体育权益。完善青少年体育场地、体育经费方面的法律法规,为青少年能够顺利的参与体育活动提供充分的法律支持。

困境:尚未建立青少年体育工作监督机制,青少年体育工作开展过于松散,而无具体规定的约束,缺乏相关部门的监督与督促。

策略:设置相应的职能部门对各地区的青少年体育工作进行监督,并对其工作情况进行综合性评估,对于未能严格执行青少年体育发展相关政策法规的予以相应的惩罚,对于能够严格执行青少年体育发展法律法规的单位提出表扬,逐步规范全国范围内各地区的青少年体育工作。

2.青少年体育组织发展困境与策略

目前,我国青少年体育活动的组织化水平仍然很低,与发达国家有相当差距,笔者究其发展困境及策略分析如下:

困境:目前青少年体育组织数量已经明显不能适应社会实际需求,调查显示,由于体育组织数量限制,依然有相当一部分青少年不能参与其喜欢的体育社团或体育兴趣小组。

策略:国家加大对青少年体育组织建设的投资力度与政策支持,各地区院校积极配合国家政策及青少年体育事业发展需要,投身于青少年体育组织建设,鼓励校园体育社团建设,为学生提供更充足的体育运动机会。

困境:青少年体育活动所需的场地及专业人员资源不足已经阻碍了目前我国青少年体育事业的发展,同时现有体育专业人才并未在青少年体育事业中充分发挥其应有作用。

策略:加大体育专业人才培养力度,鼓励更多的体育专业学生及教师到社会中去,为青少年体育组织提供更多优秀的专业师资力量,实现体育专们组织机构与单位的整合利用。

3.青少年体育场所建设困境与策略

体育场所是青少年进行体育教学、体育活动的重要场所,为青少年积极参加体育运动提供了充分的硬件基础,同时也是有秩序、有目的的对学校体育教学工作进行检查与监督的重要条件。近些年,我国青少年体育活动场地设施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是也存在着场地设施不足和利用率不高的矛盾并存。

困境:社区和学校里适合青少年进行体育锻炼的设施明显不足。据相关调查显示,社区能够提供给青少年参加体育运动的场所都达不到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的十分之一。目前社区的体育设施多适应于中老年,而学校的体育设施建设却明显不足,不能满足全部学生对体育运动的需求。甚至有些学校由于体育设施的不足已经很难满足其正常的体育教学及学生的课间体育活动。

策略:一是要增加社区中适合青少年的体育设施,结合青少年体育锻炼实际需要,合理完善社区体育设施场地的分配比例;二是要加强学校对体育设施及体育场地建设,以充分满足青少年体育课程需要,并为青少年课余时间参加体育锻炼提供充足的场地及设施基础。

4.青少年体育人才发展困境与策略

我国体校运动员数量在逐年减少,并已经对我国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造成了不利影响。针对于此,有必要深思我国体育教育与体育人才培养中的问题,并制定合理的解决策略。

困境:办学高度封闭,未能实现体育教育与文化课教育的对接。

策略:改变原有的封闭式办学状态,将体校纳入教育序列,通过国家政策支持逐渐改变其原有教学模式上的不足,并享受更多国家对体育事业发展所提供的优惠。同时,在师资配备及教材编写等方面也应实现与教育系统的接轨,全面提升体校的教学质量,实现体育生体育能力与文化课知识的综合发展。

困境:办学定位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差距。目前体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不能适应当前社会实际需求,只考虑眼前利益,而忽视了学生的长远发展,在学生的未来就业及个人成长与长才方面考虑的不够周全。导致很多体校学生在毕业后不能顺利的参加工作,致使人才浪费。

策略:针对于体校办学定位与社会人才需求的差距,笔者认为应改变体校过度重视体育竞赛成绩,而忽视文化课成绩的现状,为体育生的全面发展考虑,在注重学生体育能力的提升的同时,也要重视其文化课考核,以此鼓励更多的青少年参与到体育教育当中,以便于其能够更好的为体育事业发展做出自身贡献。

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从青少年体育事业发展中的青少年体育政策、体育组织、体育场地及体育人才发展四方面面临的困境与策略进行了研究,以期为青少年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1]鲍明晓,邱雪.我国青少年体育事业发展现状 [J].山东体育科技,2012,04:1-8.

[2]王庚勇,刘泽林.我国青少年体育政策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3,05:26-29.

[3]平杰.体育强国视域下我国青少年体育的发展 [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1,01:47-50+66.

猜你喜欢
体育设施体校体育事业
“对分课堂”在体校语文课堂应用初探——以《囚绿记》为例
北京冬奥会“备战办”模式对河北体育事业发展的启示
“十三五”成绩单
——示范区建设中的云南体育事业
2019年全国体校杯足球比赛总决赛在广东清远举行
我国体育事业财政支出:规模、结构与空间效应
走到十字路口的业余体校
简述体育强国战略下残疾人体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商水县城关乡居民体育设施满意度调查研究
住宅小区体育设施规划与建设研究
中原经济区农村体育设施专项资金的审计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