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民主生活会“双规范、双提升”长效机制

2015-07-12 10:34周智源
新长征 2015年6期
关键词:领导班子定期督导

周智源

民主生活会是党内政治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制度,然而从以往的实践来看,有的部门仍存在会议程序不规范,过程流于形式、走位不到位,批评与自我批评放“哑炮”、放“空炮”和整改落实前紧后松、虎头蛇尾等情况。为此,和龙市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以制度建设为着力点,制定出台了《关于提高局(科)级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质量的指导意见》,对民主生活会工作予以规范化、程序化、长效化指导,从而实现会议程序、形式“双规范”,会议质量、整改效果“双提升”。

问题导向作用突出。民主生活会要想取得成功,关键在于找准问题,根本在于解决问题。《意见》提出,要着重发挥问题的导向作用,并贯穿会议始终。要把查找突出问题作为会前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将问题找实、找全、找深、找透,确保会议准备更充分、基础更牢固。严格聚焦核心问题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做到见人见物见思想,使会上“辣味”更足、会议效果更好。将是否解决问题作为检验会议成效的重要标准,建立解决突出问题长效机制,切实加强改进作风,提高服务群众工作的能力水平,实现整改的针对性更强、群众满意度更高。

程序形式完整严谨。《意见》规定,民主生活会主要包括会前、会中、会后3个阶段,以及认真谈心谈话、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和搞好会议情况通报等9个具体环节,从而保证会议过程完整、组织严谨、层次清晰、环环相扣。《意见》明确提出,要严格按照自上而下、压茬进行的方式,按序组织实施。同时,精心对各个环节逐一设计了操作性较强的组织载体,给予具体指导,确保规定动作不走样、关键环节不跑偏,使局(科)级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程序和开展形式真正实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标准要求更加严格。《意见》指出,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采取联合督导、定期督导、实地督导等形式,对会议各个阶段、各个环节实现真抓实管、层层把关,特别是在会前设立“六个不通过”的纪律“红线”,提高申请开会门槛,做到严格审批,凡是准备不充分、效果不达标的,一律不批准开会。同时,在会议关键环节中突出“严”、“实”、“细”、“深”,相应提出“四必查”、“六必谈”和“五不准”等硬性规定,有效遏制领导干部“闯关”思想和“好人主义”,切实解决以往会议走形式、走过场等实际问题,促进会议质量不断提高。

会议成败群众评定。《意见》要求,要将群众是否满意作为检验会议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准,对局(科)级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组织召开情况实施民主评议。在会后专题通报会上,领导班子主要领导干部通报会议具体组织召开情况后,由市委组织部派员组织部分机关干部、下一级党组织党员干部、相关督导部门领导、窗口单位还要延伸至部分服务对象和“两代表一委员”开展民主评议工作,重点将征求意见是否广泛、问题查找是否到位、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否体现“辣味”等情况作为评议内容,凡是评议结果为“差”的,经报市委同意,一律要求重新组织召开。

问题整改落到实处。《意见》强调,要在坚持即知即改、立行立改的同时,列出整改清单,属于班子问题的,由班子集体研究讨论,属于个人问题,由本人进行深刻检查。严格执行“一个问题、一个责任人、一套解决办法、一个完成时限、一个目标结果”的“五个一”整改机制,并重在落实上下功夫,采取“定期检查、定期总结、定期分析、定期研究”的方式,促使问题件件有着落、件件见效果。同时,《意见》着眼于问题真正得到快改、真改、实改,建立了跟踪督导和年度考评两个配套监督约束机制,加大整改工作督办、催办力度,严格组织考评,确保局(科)级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善始善终、善做善成。

猜你喜欢
领导班子定期督导
定期体检
定期体检
定期体检
荷兰高效教育督导如何炼成
加强对同级党委领导班子成员监督问题研究
村(社区)党组织领导班子换届选举步骤
用“长牙齿”的教育督导推动政府履职
借助“元督导”思维,提升学校督导效能
立足督、导、评 创新督导工作
为什么鳄鱼要定期换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