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普艺术对传统美学理论的颠覆

2015-07-13 11:23王欣欣,刘冀翔
大众文艺 2015年24期
关键词:波普艺术颠覆



波普艺术对传统美学理论的颠覆

摘要:波普艺术的诞生不仅拓展了传统艺术创作实践,而且也更新了传统美学理论的具体内容。因而探讨“波谱艺术理论对传统美学理论的颠覆”及其相关问题更具有双重的意义。因此,本文拟在详细探究“波普艺术”具体内涵及特点的基础上,从波普艺术对传统艺术创作媒介的更新、波普艺术对艺术品应用范围的拓展、波普艺术对艺术鉴赏的影响等几个方面,就“波谱艺术理论对传统美学理论的颠覆”及其相关问题进行详细地解析,以期引起研究者对波普艺术问题及美学理论的关注。

关键词:波普艺术;美学理论;颠覆

波普艺术是来源于英语“Popular art”一词。因为在波普艺术的原词“Popular art”中,“Popular”一词是汉语“时髦”和“流行”的英译,因而又有的研究者把波普艺术称为“流行艺术”。从波普艺术这一英语词源的层面分析,“Popular art”一词的内涵正如英国画家理查德•汉戴尔顿总结的那样,所谓的“波普艺术”是指一种以“普及的”“短暂的”“易忘的”“低廉的”“大量的”“年轻的”“浮华的”“有魅力的”等为特征的一种现代艺术,所以说,波普是现代的,但是它的消费性和符号又是后现代的,正如世界上的其他事物一样,这是一个矛盾的综合体。虽然在此没有研究者对“波普艺术”的内涵进行严格而科学的界定,但这些为研究者认可的、修饰波普艺术的定语却为我们界定它的内涵提供了参考。因此,结合自己对波普艺术实践的反思,参考其他研究者的理论阐释,可以这样界定所谓的波普艺术:是一种以普及为目的,以年轻人为主要对象,以流行元素作为创作媒介而进行的一种流行艺术。

极具生命力和现代美学意蕴的波普艺术诞生于英国后,随即受到了美国艺术研究者的关注并迅速在美国达到了鼎盛,从而引起了各国艺术家对其相关艺术实践与创作理论的关注。特别是各国艺术家基于波普艺术在世界各国发展的实践,对其美学问题的关注更具双重的研究价值。这也就是说,对于“波谱艺术理论对传统美学理论的颠覆”及其相关问题的关注,既可以在理论上探讨波普艺术对传统美学理论的拓展,又可以在实践中为本国波普艺术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提供美学上的指导。

一、艺术创作媒介的更新

所谓的艺术创作媒介是指波普艺术家进行作品创作时凭借的各种物质。对于“媒介”一词应该从广义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和解读。即“媒介”是指使波普艺术作品在其应用过程中联系艺术家与鉴赏者之间的各种各样物质因素。

在以往的艺术创作中,能够联系艺术家与作品鉴赏者之间的创作媒介主要表现为两种,一种是语言媒介,另一种是颜色。前者主要存在于文学艺术领域,后者主要存在于绘画艺术作品之中。然而随着波普艺术的诞生与发展,越来越多的创作媒介进入了艺术创作领域之中。例如,在1971年一款名为“扶手椅”的波普艺术作品出现在了普通人的生活之中。在这款椅子的设计过程中,著名的设计家J•德•帕斯和其领导的设计小组运用动物的皮革作为椅子的面料,运用新兴的泡沫材料作为填充物,利用人手叉开的五指形完成了艺术作品的创作,从而使这款特殊的椅子作品迅速地赢得了市场,达到了普及的目的。

二、艺术应用范围的拓展

波普艺术对于传统美学理论的颠覆还表现在艺术作品的运用过程中。在传统的社会生活中,艺术作品不仅不可能像现代波普艺术这样使其作品在社会生活中得到广泛性地应用,而且也不可能把传统的艺术美像波普艺术这样传播得如此广泛。因为在现代生活所有的领域里都可以见到波普艺术作品的影子,在现代所有生活的领域里都可以感受到波普艺术作品带来的艺术美感。

首先,波普艺术作品把艺术的美感带到了普通生活之中,波普艺术自诞生开始,就狂热地关注着消费文化。在传统的艺术领域里,艺术的美感只有出现在特有的阶层中。即使有某件传统艺术美的作品流落在民间,也会因为众人不能欣赏其本身的艺术价值而使其失去了自己的美感。无论是传统绘画艺术中的《清明河上图》,还是那些具有雕刻术之美的古檀家具,都不可能像现代波普艺术这样把艺术之美传递给所有的普通人。诸如上边提到的扶手椅,诸如上边没有提到的利用波普艺术创作的纸质服饰作品,都可以在现代传媒艺术的帮助下进入平常百姓家。因为这些波普作品不仅具有较强的实用性,而且还具有普通人能够感受到的艺术之美。

其次,波普艺术作品在起到广告宣传作用的同时,把艺术之美感传递给了每一位消费者。可以这样说,现代波普艺术商业广告作品的出现,既推动了经济发展,又促进了艺术普及,这是传统艺术作品不可比拟的。例如,在时装展览会上,模特的衣着不仅代表着时装的流行款式,而且他们衣着的设计也体现着波普艺术对于生活的影响。可以这样说,时装展览会既是服饰界的广告,也是波普艺术界的前沿。特别是当这些服装展览会通过现代的网络、电视传播世界各地的时候,其广告效应更不容世人所忽视。例如在Céline 2014春夏高级成衣发布会上,波普艺术对于服装设计的影响更是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设计者通过选择的服装面料来体现衣服的立体感,使用梭织提花织物与针织物的相互搭配,既突出了衣服的立体感,又拓展了波普艺术对于服装业的影响。因为这在传统的服装设计中是从来没有出现过的一种尝试。可以这样说,正是这种梭织提花织物与针织物的相互搭配才使波普艺术在服装设计界更加“波普化”了。

再次,波普艺术作品拓展了传统艺术品的生存空间。从理论的层面上分析,任何一种艺术形式的产生都是基于一定的生活基础的,当这种生活基础发生变化的时候,也就是当这种艺术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发生改变的时候,这种艺术也应该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然而波普艺术理论在艺术创作中的应用却使传统艺术的魅力在现实生活中得到了再生。之所以这样说,一方面是因为融入了流行元素的波普艺术使其具体的作品在现实生活中得到了广泛地应用,另一方面是因为波普艺术因为继承了传统艺术设计的精华而使自己最终战胜了传统艺术而在现实生活中赢得了更为广阔的生存空间。例如,研究波普艺术的每一位艺术家都共知的“蒙德理安裙”就是如此。这款波普作品的设计者一改传统艺术视角下的服装设计,根据波普艺术理论,把街头文化的诸多因素移入服装设计之中,故而使这款衣服的设计为波普艺术的普及赢得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因为在这款服装上,在具体的设计思路上,设计者不仅继承了传统的设计思路,而且还结合现代宇航服装的设计思路,突出了衣着无性别差异的特点,尤其是这款裙子上的几何图案与新颖面料的完美结合,更加使波普艺术的魅力在现实生活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体现。

波普艺术作品对传统艺术作品应用空间的拓展不仅表现在服装界,还体现在具体的建筑设计中。运用波普艺术的理论进行当代的建筑设计,可以使现代的建筑体现出两方面优点。第一,运用波普艺术可以使当代的建筑降低成本。例如在现代建筑群落的设计中,设计者可以利用各种各样的广告牌匾来增添小区的艺术美感,而这种广告牌匾的设计,因其自身的商业价值而不会增加建筑的成本,从而使建筑商的成本得到了相应地降低,与此同时,又因为这些牌匾的艺术性使小区的居住环境得到相应地美化。第二,波普艺术还可以增加建筑物的商业价值。例如有一款这样的酒吧装饰,它运用波普艺术的理论,在酒吧的装修过程中,通过具有粉色的墙壁,幽暗的灯光,宽大的玻璃窗使酒吧内的一切朦胧化地展现在世人的眼前,从而既突出了酒吧那种应用的“神秘感”,进而吸引了众多的消费者。从而提升了酒吧的商业价值。酒吧是一种泊来的商业形式,而对于酒吧的装修则是其商业化过程波普艺术拓展传统艺术作品应用空间的体现。如果在酒吧的装修过程没有波普艺术理论的指导是绝对不可能达到这样的艺术效果的,因为,无论是那种灯光的搭配,无论其宽大玻璃窗上绘制的几何图案都离不开波普艺术的指导。

波普艺术对于艺术品应用空间的拓展,必然会引起传统美学理论的更新。因为,波普艺术赖以实现艺术品应用空间拓展的手段,不仅革新了传统的艺术创作媒介,而且还取代了传统的创作思路。

三、传统艺术鉴赏的创新

波普艺术对于传统美学理论的影响还表现在艺术鉴赏领域。在艺术鉴赏领域,波普艺术对传统美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它通过艺术创作知识的普及提升了观赏者的审美水平。现代主义对波普艺术有重大影响,但波普艺术的表现方式,打破了现代主义的紧张感和严肃感,从而使波普艺术完成了对传统艺术鉴赏的创新。波普艺术在鉴赏领域对于艺术审美的贡献表现在两个层面上,在第一个层面上,波普艺术作品通过现代流行元素的参与,使具体的艺术品的美感得以通俗化的展现在众人的眼前。因为它不像古代绘画艺术那样需要专业人员的讲解才能使观众感受到作品的艺术魅力。在第二个层面上,波普艺术通过艺术品的普及过程把现实生活中那种原生态的美感直接转述给了所有的观众。特别是那些直接受生活启发而创作的波普作品更是如此,如上边提到的那款扶手椅就是如此。

其次,波普艺术通过创作造型的更新完成了艺术品的时代化。传统艺术合作以语言作为表现美感的艺术媒介,以颜色及其代表的生活意蕴作为传递美感的依据,然而波普艺术与其不同,它不仅继承性运用这些表现美感的媒介,而且通过创作材料的更新顺利地完成了艺术品造型的时代化。例如随着动画片米老鼠的播映,米老鼠的卡通形象深入人心,于是波普艺术家就把米老鼠与电话机相结合,设计了充满米老鼠情趣的电话机。虽然这个例子简单,但它却体现了一个这样的结论,即波普艺术设计通过作品造型化的变化完成了艺术品对时代性特点的体现。而波普艺术作品这种时代性特点的体现又更能使艺术品的美感更容易得到普通民众的理解和感悟。

总之,波普艺术理论的普及,既带来了艺术界的革命,也带来了传统美学理论的变迁。在波普艺术创作与应用的实践中,波普艺术对传统美学的影响不仅表现在艺术创作媒介的更新上,表现在艺术作品的应用拓展中,而且还表现在艺术鉴赏方法的与时俱进上。

参考文献:

[1]王福魁,张春单.波普艺术与建筑[J].山西建筑,2008(05).

[2]王惠.波普艺术与大众文化关系探略[J].艺术研究,2013(02).

[3]岳婧雅.波普艺术与现代商业插画艺术关系研究[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1(05).

[4]江子沂.浅析波普艺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艺术科技,2014(12).

王欣欣,河北科技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河北大学2013级美学专业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美学与设计艺术学研究。刘冀翔,河北科技大学艺术学院2015级美术学艺术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

作者简介:

猜你喜欢
波普艺术颠覆
波普艺术对美术平面设计与儿童绘画的影响
安迪·沃霍尔波普艺术中的商业性
浅析波普艺术与大众文化的相互影响及融合
从九届夏季奥运,看媒体报道模式第三次被“颠覆”
强大的女性&羸弱的男性:《奥德利夫人的秘密》中的性别颠覆研究
从波普艺术到后现代主义
奇观电影对影像本体论的颠覆与重构
电视辩论数次“颠覆”美国大选
丝网印刷在平面设计应用中的优势
论艺术衍生品的特征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