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苏绣绣制过程及其发展

2015-07-13 11:23仇美兰南通市工艺美术学会226007
大众文艺 2015年24期
关键词:创新与发展苏绣现状分析

仇美兰 蒋 怡 (南通市工艺美术学会 226007)



论苏绣绣制过程及其发展

仇美兰蒋怡(南通市工艺美术学会226007)

摘要:中华文化历经千年,在发展的过程中独树一帜,其中最具代表的优秀手工艺术之一刺绣,有两千多年的发展历史。这一优秀的传统文化不仅带动经济的发展还不断培养世人的审美情趣,伴随着时间的推移,刺绣由最初的用于日常用品的装饰转变为现如今的艺术作品,展现了这一文化旺盛的生命力。在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人们似乎注重经济的发展,而忽视对传统文化的保护。起源于苏州的苏绣在发展过程中遇到诸多问题与挑战,譬如,技术创新,语言表达,产品的推广等,这些问题严重的影响了刺绣的发展。挖掘刺绣的历史价值已经成为必然趋势。接下来我将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以及相关的期刊文献就如何促进苏绣的发展提出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苏绣;现状分析;创新与发展

在21世纪人们对于刺绣有了新的认识,刺绣需要做到经济价值与艺术价值相融合,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刺绣的真正价值。起源于苏州的苏绣在两千年的发展历程中,经历沉浮,最后脱颖而出,成为四大名绣之首。在知识经济时代,苏绣的发展受自身因素与外界因素的影响,其在社会的价值与影响正在缓慢后退。我们有责任将苏绣这一无形资产发挥作用推动经济与文化的发展。接下来我将从苏绣制作与苏绣发展现状以及如何促进苏绣的发展三方面进行阐述,希望能为苏绣的发展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苏绣制作

苏绣为苏州刺绣的简称,发源于溯有“人间天堂”之称的苏州,因此苏州所具备的“园林艺术、古典建筑格局”等特点早已融入了苏绣这一艺术品中。在历代文学作品中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出历史给予了苏绣极高的艺术评价,譬如“巧夺天工”“设色精妙,光彩射目”等。在发展初期,苏绣只是局限于常见的猫、狗、鱼、燕等常见的动物,之后创作题材不断扩大,涉及的有各种飞鸟走兽,山水湖景,人物刻画等。而且在创作手法不断创新,创造双面异色绣、双面三异绣等艺术作品,受到各国人民的喜爱,也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做出巨大贡献。

苏绣之所以有此发展,一方面是受到苏州地域因素的影响。苏州地区特有的人文气息为刺绣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创造氛围,其特有的园林建筑,美食,名花都成为苏绣创作的原型,其形成的作品无一不体现着苏州的民间生活与地域特征。另一方面是受到文化的熏陶,小桥与流水自古就是苏州的代名词,温和柔美的城市文化为苏绣这一智慧的结晶做了深厚的文化积淀。

二、苏绣发展现状分析

苏绣这一传统艺术文化在时代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出现衰落的趋势,具调查接近百分之八十的青年人对这一传统文化缺乏兴趣,也没有进行基础的了解。可见现如今苏绣已经陷入艰难处境。接下来我将对苏绣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为将来发展对策的提出提供现实依据。

(一)缺乏创新意识,人才匮乏

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缺乏创新的国家是注定要衰退的,苏绣也不例外。根据实地考察现如今苏绣在发展过程中,工作人员的年龄结构偏大,缺乏新鲜血液的注入,大多都是小学初中毕业的家庭父母,无论是在接受新理念还是更新知识结构方面都有所欠缺,这就导致相关制作人缺乏创新意识,绣制作品的图案与款式千篇一律,很少有人会主动设计图案。与此同时绣娘仍局限于全程个人手工工制作,绣制方式并未改变,不能做到批量生产以满足社会的需要。

(二)市场混乱

改革开放以来为了活跃市场经济,国家关闭原来国家控股的绣坊,鼓励私营绣坊的发展。私有绣坊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取利益,就以牺牲绣制品的质量来压低成本,这在一定程度上毁坏了苏绣的名誉。除此之外在苏绣销售的过程中有名人艺术管与大型制作坊两种格局,名人艺术馆的高额定价使得市场失衡,影响苏绣的可持续发展。

三、苏绣的创新与发展

苏绣虽然不断发展,并且成为四大明绣之首,但是并不意味着在对苏绣这一传统文化进行保护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恪守传统,因为苏绣并不是在每一环节都是无懈可击的,苏绣只有在不断创新不断改革的过程中才能适应时代的步伐,不被时代所抛弃,并能持续保持它的文化魅力,为此如何保护苏绣这一传统文化,如何促进苏绣的发展才是关键性问题。在对苏绣进行创新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促进内容的创新,更要促进经营手段的创新。

(一)培育创新意识

面对苏绣现如今的发展现状,我们需要不断培育工作人员的创新意识,为苏绣的发展注入活力。首先需要政府以及工厂管理高层在工作之于加强员工培训,普及专业知识,完善他们的知识结构,其次需要将苏绣这一手工艺术渗透在教学事业中,在相关的美术学院开设苏绣教学课程,促使苏绣与美术相结合,丰富创作材料与创作手法。

(二)规范市场,正确引导

政府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充分通过宏观调控为市场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氛围。为此政府在苏绣的发展中需要制定市场规范准则,为苏绣的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强化企业的专利保护意识,避免模仿、抄袭等现象出现,让擅长设计、擅长包装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

(三)加快苏绣品牌的推广

苏绣作为传统艺术,并不意味着要固守传统形式,只作为绣品出现在公众视野,而需要探究新的形式,譬如跨界合作,通过与服装设计合作,开启苏绣服装这一新品牌,鼓励服装界的优秀设计师加入研发团队。而这一过程也需要我们能够充分利用先进的宣传途径。一方面通过信息设备,增加苏绣服装在公众面前的出现频率,另一方面利用国内外大型时装周来展现苏绣服装的魅力。

四、小结

信息技术时代,城市的发展不仅需要经济的支撑,更需要精神产品的填充,这就要求城市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挖掘传统文化的魅力,并注入先进的科学思维。苏绣在悠久的及时发展过程中,利用其自身所蕴含的文化底蕴得到社会大众的认可,逐渐成为苏州传统文化的瑰宝。苏州城的发展需要像苏绣这样的文化做基础。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不断改变思想更新观念,在制作过程中充分利用科学技术来发挥功效,创新刺绣方式,与此同时不断丰富刺绣内容,宣传刺绣品牌,为苏绣的可持续发展贡献一份力量。相信在不断的改革创新中,苏绣将成为新的文化品牌,为苏州经济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参考文献:

[1]谭建明.城市特色——历史文化名城与山水城市(第二版)[M].同济大学出版社,2009.

[2]吴伟,苏州市沈寿刺绣艺术研究中心.苏绣艺术的创新[J].世界知识画报·艺术视界,2012(6).

[3]苏志武,丁俊杰.亚洲传媒研究2008[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创新与发展苏绣现状分析
《初心盛放》 姚建萍苏绣作品
《初心盛放》 姚建萍苏绣作品
苏绣,“秀”出奇迹
苏绣艺术在现代设计中的研究与运用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策略研究
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分析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