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油彩中的东方神韵

2015-07-13 11:23河南大学濮阳工学院艺术系457000
大众文艺 2015年24期
关键词:中国化油画

段 静 (河南大学濮阳工学院艺术系 457000)



论油彩中的东方神韵

段静(河南大学濮阳工学院艺术系457000)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迅速,与经济的快速发展相比我国艺术领域也出现了不少成效显著的艺术家,随着西方油画在中国的快速兴起,开始有大批中国艺术家展开优化创造,很多艺术家都在强调中国元素在西方油画中的使用和表达,并将这作为油画中国化的核心途径。这个过程中表现最突出、并且受到西方广泛赞誉的是画家鸥洋,其通过中国元素在西方油画中的运用,更加独特的展现出了中国水性材料和西方油性材料的融合运用。

关键词:油画;中国化;东方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世界艺术发展呈现出百家争鸣的景象,这对于各种艺术形式来说既是挑战亦是机遇,很多艺术家在掌握西方艺术的同时充分融入本土艺术,进而创造出更具表现力的作品。油画作为西方国家古老的艺术一直广受推崇,并且近年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中国画家投入到油画的艺术创作中,但是他们的作品在国际艺术舞台上却反响平平,究其原因很多艺术家一方面无法实现同西方人一样的油画创作理解,又无法将中国传统艺术有效的运用其中。鸥洋作为中国著名的油画家其作品有效的结合了油画和水墨画的因素、技巧,通过更加深邃、厚重的表达吸引着国内外的目光。

20世纪萦绕中国艺术家的一个恒久课题就是中西艺术的融合与冲突,这给油画的中国化发展既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机遇。站在艺术的角度,世界上不会再有像中国艺术家这样能够在开放性认识世界的基础上拥有丰厚的本土艺术传统的艺术家,这让他们获得双向自愿进行艺术创作的同时,还产生了超越两种现有艺术的可能性。我们能够从画家鸥洋的作品中了解中西艺术冲突与融合的历程,他一直寻找西方现代主义抽象性传统和东方写意性传统之间的平衡点,重感性的艺术家是他对自己的称谓,但不能就此将表现主义艺术家的标签贴在他的身上,但这也不能让我们忽略作为一个艺术家他存在的问题。赵无极是一位善于把握西方抽象性传统和东方写意性传统的艺术家,对鸥洋产生了积极地影响。我们站在更加广阔的角度不难看出,20世纪初林风眠倡导的调和东西艺术已经在赵天极的成功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将西方现代艺术资源和东方艺术的传统资源实现历史性的融合是该目标的特征所在,进而实现既具现代性的时代性和东方底蕴的艺术表现。客观的说这种调和方案的艺术难度和风险性要远大于潘天寿的西方艺术“拉开距离”和徐悲鸿的“采用西法”的方案,不仅仅表面化的形式试验是它的追求,还包括两种历史性文化底蕴的共识性理性组织这一更深层次的艺术目标。

同时,鸥洋的艺术情境的内容和特征要比赵无极更加丰富和复杂,这个时代的痕迹能够在她的试验和选择中充分的表现出来。若是鸥洋油画艺术的转择点是参加赵无极油画训练班,那么她用一位更具个性和现代品质的实验性艺术家代替一位熟悉现实主义创造模式的艺术家则是她艺术生命的真正开端。当然,她是一位现代派或前微型艺术家并不是这里“现代品质”的本质,其指的是鸥洋作为一位艺术家具有更强的个人创造能力、更加开放的艺术视野、更加明确的个人追求。站在某种角度上说,鸥洋受到赵无极的影响是价值层面的,而不是风格层面的,鸥洋的艺术习、艺术经验能够从这种启示性的影响获得更新的创作意境和状态1。

鸥洋用“意象油画”称呼自己的作品,且不论这个概念是否符合实际,但是我们能够从中看出艺术家对自己艺术的态度是理性的。她通过各种技巧和手段提升西方艺术语言——油画年的东方性叙述能力。鸥洋的优化实现这种转换需要经过的递进层面包括两个方面。第一,鸥洋首先在东方水性语言和西方油性的基础上进行问题起点的寻找,通过水性晕染技术的大胆运用,使一种类似于国画中“撞粉、撞色”的色调效果能够油性材料反映出来2。第二,在处理画面形象上,西方纯抽象的语言形态并没有被她沿用,而是依据西方美学原则——似与不似之间,调整和修正中国花卉和西方印象派自然图像这两种图式的多色调、多层次体征,富有幻化、韵味的意象造成就会油然而生。此外光影的使用也是鸥洋的油画中无法忽略的语言因素,她对于光影的喜爱能够通过其在文革期间的主题性创造中展现出来,例如她在雏鹰展翅中,她将光影处理独特的运用在国画作品中,而这时鸥洋光的运用既不是现实主义也不是印象主义。她通过“素以为绚、计白当黑”的形式进行优化中光的运用,这样表现手法能够有效增强作品的特有通透感和韵律感,正是通过东方性的处理和手法对形式要素的另类表达,才使得鸥洋油画东方性的展现获得了坚实的基础。深入到这个层面,标本化和符号性的形态效果已经不足以囊括油画语言中的东方性3。

我们从鸥洋的意象油画中,能够直接、持续的获得洒脱、明快的印象,她往往是在基本构图确定后就通过代表性笔触多色调、多层次的调整。她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仅是简单的宣泄主观情感,而是对要素间节奏韵律效果和空间层次关系的造型。在这个过程中,鸥洋逐渐用本体语言代替了西方语言,通过长期研究中国传统绘画截图、置色间形成的韵律结构与西方油彩色调构成的空间关系,鸥洋获得了这些独特美学效果。通过观赏其作品《秋池》几只体现着起承转合、极度符合中国话布局方式的质感放置在明快、通透的基本色调背景中,鸥洋或是运用厚重机理方式或是运用晕染处理方式,水性材料的自动效果与多层次油性色彩在相互映衬中迸发出独特的艺术效果。欧洋将这些作用中充分的表现了水性材料的通透空灵和油性材料的沉着厚重的共时性张力。通过对这些作品的欣赏和阅读,我们的感受可以从八大山人的荷鸭图转换为睡莲。欧洋的画作中间距洒脱明快和粗放、自然天成和沉着凝练实现了有机组合直接感悟和理性分析的目的。20世纪中国油画家一直追求的目标就是实现油画语言的东方性,这也是表面化题材处理转化为标本化符号象征内在艺术深层次语言、继而开展观念价值的文化思考的历程。总的来说,尝试综合两种历史性的艺术语言构建出独特的表达方法是鸥洋油画作品中关注的核心课题,中国油画新内容和活力正是来源于像鸥洋这样优秀画家作品的独特经验和价值。

通过以上内容可知中国艺术要发展不可一味的排外,应当深入的了解和掌握西方艺术,并且在此基础上引入中国传统艺术,通过巧妙地设计和运用创造出更加优秀的表现形式。所以中国油画发展应当引入中国元素,这样不仅能够增加创作元素还能够赋予作品新的生命力。本文对油画中中国传统艺术元素的运用,以求为提升我国油画创作水平贡献绵力。但本文还存在一定局限,希望行业人员能够加强重视,通过中国本土元素的运用推动油画的中国化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全社.破茧成蝶与涅槃重生之美——浅议中西方油画色彩审美的互相借鉴与融入[J].美与时代(中),2012(12):31-32.

[2]吴志刚.论风景油画创作中的艺术表现形式[J].中国艺术,2012(10):116-117.

[3]代亭.海市蜃楼——19世纪欧洲画坛的“东方主义”现象[J].世界美术,2011(09):103-110.

段静,毕业院校:河南大学艺术学院,学历:硕士研究生,职称:河南大学濮阳工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美术学。

作者简介:

猜你喜欢
中国化油画
万类霜天(油画)
再论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三个维度①
试论藏传佛教中国化历史进程
正确认识和把握藏传佛教中国化的几个问题
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概论》
杜芊荭油画作品选
油画去哪了
《岁月长又长》(油画)